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4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包括全塑壳体、不带屏蔽外壳的USB TYPE‑C接口组件、USB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所述全塑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USB TYPE‑C接口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AF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位于连接端子的一端均为T型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为单个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为若干个设置,并且水平排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加工工艺也及其简单,降低了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USB + type-C two in one all plastic plug-i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
技术介绍
USBTYPE-C是USB接口的四种类型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正反都能插,不用考虑接口方向。其功能和性能都要比目前主流的USBAF强得多,比如在充电方面,USBAFTYPE-C就可以支持高达100W的充电功率,更极端的还能做到双向充电,比如用手机给另一个手机充电。同时,在数据传输方面,也比Micro-USB快了十几倍左右,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子产品普遍都以Micro-USB接口为主,例如手机,而这些手机几乎都是中低端消费人群,并且销量也是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少数使用USBTYPE-C接口的用户那里,如果临时需要借用其他人的充电器充电,则会因为接口不兼容,很难找到可以共用的。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201620909446.0,名称为“二合一母头连接”,其将USBAF接口和USBTYPE-C接口安装至一个壳体内,即将两种接口集于一体,方便不同的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接口使用。但是,由于USBAF接口和USBTYPE-C接口是两个全部独立的接口,各自有各自的外壳,然后通过安装至壳体内的上、下安装槽内制作完成,其占用了较大空间,并且耗费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占用较大空间、耗费材料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直接将USB接口的AF连接端子和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安装于全塑壳体内,从而解决了占用空间大、耗费材料的问题,最终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价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包括全塑壳体、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USBAF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所述全塑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AF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位于连接端子的一端均为T型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为单个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为若干个设置,并且水平排列。进一步地,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部设有与所述T型凹槽相适配的凸台。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包括T型凸台、挂钩凸台和头部平台;所述挂钩凸台位于所述T型凸台“T”字型的侧部;所述头部平台位于所述T型凸台“T”字型的顶部。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两端并且需要短接的pin脚各自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通孔适配的定位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卡勾中间片;所述卡勾中间片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适配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AF连接端子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AF连接端子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进一步地,用作电源正负极的AF连接端子的宽带尺寸比其他AF连接端子的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直接将USBAF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和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同时设置于同一壳体上,并且该壳体是全塑型。其中,所述全塑壳体是预先将待安装所述AF连接端子和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的安装槽一次成型,该种设计不仅满足了不同电子产品各自的接口需求的同时,还使得USBTYPE-C接口组件无需屏蔽外壳,AF连接端子则直接插入安装即可,进而节省了空间和原料,也降低了成本,价格更实惠。另外,由于USBAF连接端子和USBTYPE-C接口组件都是直接安装于各自的安装槽内,因此其加工工艺也及其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的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的反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中全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中USBTYPE-C接口组件和AF连接端子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中USBTYPE-C接口组件和AF连接端子插入全塑壳体的过程分解图;图6、图7和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的截面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插板中的USBTYPE-C接口组件进一步分解图。图中:1:全塑壳体11:第一安装槽12:第二安装槽2: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21:第一绝缘本体22:第一连接端子221:第一连接件222:第二连接件223:通孔224:定位柱225:卡勾中间片23:凸台231:T型凸台232:挂钩凸台233:头部平台24:第二绝缘本体3:AF连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包括全塑壳体1、不带屏蔽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2、USBAF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3,所述全塑壳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所述AF连接端子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其中,所述全塑壳体1是预先给安装至其内的两接口做好的安装槽,并且是一体成型,大大节省了原材料和加工工艺。虽然在结构上看起来只是简单的改进,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常规的做法都是通过类似于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专利公开技术进行改进。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位于连接端子的一端均为T型凹槽,以便安装所述述USBTYPE-C接口组件2和AF连接端子3,另一端则是供USBTYPE-C接口组件2和USBAF接口插接的接口槽,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为单个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12为若干个设置,并水平排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12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不仅限于图示的数目。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2包括第一绝缘本体2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上的第一连接端子2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的两侧部设有与所述T型凹槽相适配的凸台23。所述凸台23包括T型凸台231、挂钩凸台232和头部平台233;所述挂钩凸台232位于所述T型凸台231“T”字型的侧部;所述头部平台233位于所述T型凸台231“T”字型的顶部。其中,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插22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1时,所述T型凸台231给第一绝缘本体21起到导向定位居中的作用;所述挂钩凸台232能挂住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1,使得第一绝缘本体21插入第一安装槽11后的不易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塑壳体、不带外壳的USB TYPE‑C接口组件、USB AF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所述全塑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USB TYPE‑C接口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AF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塑壳体、不带外壳的USBTYPE-C接口组件、USBAF接口的若干AF连接端子;所述全塑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AF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位于连接端子的一端均为T型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为单个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为若干个设置,并且水平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TYPE-C接口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部设有与所述T型凹槽相适配的凸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TYPE-C二合一全塑型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包括T型凸台、挂钩凸台和头部平台;所述挂钩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晟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