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1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包含呈矩形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外部四角设有固定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若干电芯单体,电芯单体间通过汇流排串联成电池组,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可以减少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条状凹槽的方向上形成风道,接触块上设置的通风孔也可形成风道,便于空气流动,避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间接触时因积热过多引发的电池热失控,同时设置的安装板结构可以便于电芯单体的安装和更换,同时在电芯单体间形成热交换风道,避免碰撞干涉,助于空气流通,便于热量散失,保证光伏照明储能模组顶置式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照明储能模组
本技术涉及储能模组
,尤其是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
技术介绍
因太阳能的清洁、再生性能,太阳能电池板广泛应用于路灯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给储能模组充电,再利用储能模组给灯具负载供电。通常储能模组有两种固定形式,一种是地埋式,该方式需要筑基和浇筑,结构复杂且维护性低,如果是采用的类似锂电或铅酸电池类的储能模组,容易因渗水、漫水、地势不稳和开裂等问题,既会导致超容模组失效,也会给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固定方式由地埋式逐渐发展为顶置式,即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储能模组也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这个安装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既有助于环保,又有助于延长储能模组的寿命,还可减低防盗。但是由于储能模组的表面积较大,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时,由于两者均不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容易造成积热过多引发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电池热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包含呈矩形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外部四角设有固定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若干电芯单体,电芯单体间通过汇流排串联成电池组,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固定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下表面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接触块还设有与条状凹槽垂直的通风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接触块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质轻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所以能够加快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防护外壳与支架相接处的两个侧面处设有通风凹腔,通过设置通风凹腔,可以减少光伏照明储能模组与支架间的抵接面积,便于空气流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通风凹腔处安装有散热器,保证光伏照明储能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电芯单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防护外壳内部,所述安装板设有线性均布的安装槽,所述电芯单体和安装槽卡扣相连,可以快速实现电芯单体的安装固定,还可以防止电芯单体间的紧密接触,避免碰撞干涉,助于空气流通,便于热量散失。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板和防护外壳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兼具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既有助于散热也便于缓冲减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电芯单体和汇流排外还罩设有绝缘外壳,起到防护绝缘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接触块的下表面设置的条状凹槽,可以减少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条状凹槽的方向上形成风道,设置的通风孔也可形成风道,从而便于空气流动,避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间接触时因积热过多引发的电池热失控,同时设置的安装板结构可以便于电芯单体的安装和更换,同时在电芯单体间形成热交换风道,避免碰撞干涉,助于空气流通,便于热量散失,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间积热问题,保证了光伏照明储能模组顶置式安装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支架、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外壳,2、固定耳,3、电芯单体,4、汇流排,5、接触块,6、条状凹槽,7、通风孔,8、通风凹腔,9、散热器,10、安装板,10-1、安装槽,11、导热硅胶垫,12、绝缘外壳,13、支架,14、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包含呈矩形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部四角设有固定耳2,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若干电芯单体3,电芯单体3间通过汇流排4串联成电池组,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接触块5,所述接触块5的下表面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6,接触块5还设有与条状凹槽6垂直的通风孔7。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安装的时候通过接触块5与太阳能电池板14的背面接触,然后将固定耳2通过螺栓与支架13固定连接,从而将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固定在支架13上,由于接触块5的下表面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6,可以减少与太阳能电池板14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条状凹槽6的方向上形成风道,此外接触块5上设置的通风孔7也可形成风道,从而便于空气流动,避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14间接触时因积热过多引发的电池热失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接触块5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质轻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所以能够加快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和太阳能电池板14的散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防护外壳1与支架13相接处的两个侧面处设有通风凹腔8,通过设置通风凹腔8,可以减少光伏照明储能模组与支架13间的抵接面积,便于空气流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通风凹腔8处安装有散热器9,散热器9的材质可以是铜或铝,保证光伏照明储能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电芯单体3通过安装板10固定在防护外壳1内部,所述安装板10设有线性均布的安装槽10-1,所述电芯单体3和安装槽10-1卡扣相连,通过设置安装板10,可以快速实现电芯单体3的安装固定,同时由于安装槽10-1存在间隙,可以防止电芯单体3间的紧密接触,避免碰撞干涉,助于空气流通,便于热量散失。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板10和防护外壳1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11,导热硅胶垫11兼具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既有助于散热也便于缓冲减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电芯单体3和汇流排4外还罩设有绝缘外壳12,起到防护绝缘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未提及的安装固定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焊接、铆接及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而汇流排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芯单体3的极柱相连。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包含呈矩形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部四角设有固定耳(2),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若干电芯单体(3),电芯单体(3)间通过汇流排(4)串联成电池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接触块(5),所述接触块(5)的下表面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6),接触块(5)还设有与条状凹槽(6)垂直的通风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包含呈矩形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部四角设有固定耳(2),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若干电芯单体(3),电芯单体(3)间通过汇流排(4)串联成电池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接触块(5),所述接触块(5)的下表面设有线性均布的条状凹槽(6),接触块(5)还设有与条状凹槽(6)垂直的通风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块(5)的材质为铝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照明储能模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外壳(1)与支架相接处的两个侧面处设有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康宋勃田超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