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透镜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04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光学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透镜增亮膜。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不能兼顾亮度和遮盖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透镜增亮膜。所述增亮膜依次包括微透镜结构层、透明基材层、和背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透镜增亮膜,可以提升亮度增益效果,同时具有好的遮盖效果。

A microlens brighten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透镜增亮膜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光学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透镜增亮膜。
技术介绍
增亮膜是液晶显示器中常用的一种光学膜材料,可以显著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起到提升光效、降低能耗的作用。微透镜增亮膜不仅具有高的光学增益,同时具有散射光线的雾化效果,具备提升亮度和提高遮盖的双重效果。微透镜膜的生产方法,通常是在UV光固化涂布设备上,使用加工好的微结构金属模具涂布光固化胶水成型制成,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金属模具的制备。目前常规的做法是使用激光雕刻的工艺,在金属辊轮上雕刻出不同样式的微透镜结构,但对于高亮高遮盖的微透镜结构仍存在几个问题:1)高亮高遮盖的微透镜通常是直接较小(<30μm)的微透镜,雕刻良率低,时间周期长。2)雕刻成本极高,单只辊轮的制备可高达几十万加工费用,严重超出现有光学膜的单价成本。3)微透镜结构可能与其他棱镜或棱锥形状进行杂化设计,结构辊轮的使用寿命低,也会大幅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不能兼顾亮度和遮盖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透镜增亮膜。本技术提供的微透镜增亮膜,可以提升亮度增益效果,同时具有好的遮盖效果,能够兼顾亮度和遮盖性。并且,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减低微透镜结构的制造成本,更有益于光学膜的批量量产生产;该方法解决了现有微透镜结构雕刻难度大,雕刻及使用成本高的难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微透镜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微透镜结构层、透明基材层、和背涂层。本技术提供一种微透镜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基材层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第一光学面设置有微透镜结构层(简称微结构层),所述第二光学面设置有背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增亮膜依次包括微透镜结构层、透明基材层、和背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半球形透镜和棱锥。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底边为正六边形的半球形透镜和底边为正六边形的棱锥。光线经过第二光学面进入,再经第一光学面射出进入微透镜结构层。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透镜,其底边长为10-70μm,半球形高度为5-35μm。所述棱锥的底边长亦为10-70μm,棱锥高度为5-33μm。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透镜,其底边长为20-50μm,半球形高度为10-25μm。所述棱锥的底边长亦为20-50μm,棱锥高度为10-23μm。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5-10。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透镜,其底边长为25-35μm,半球形高度为12-17μm。所述棱锥的底边长亦为25-35μm,棱锥高度为11-17μm。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8-10。进一步的,所述棱锥的纵向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其三角形的顶角为60-100度。所述半球形透镜与棱锥间隔排列。进一步的,半球形透镜与棱锥为列与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间隔排列。间隔为1排半球形透镜、多排棱锥组合而成。进一步的,半球形透镜与棱锥的间隔排列单元为1排半球形透镜,和1至10排棱锥。即,排列组合为1排半球形透镜,1至10排棱锥组合而成。进一步的,排列组合为1排半球形透镜,1至4排棱锥组合而成。所述半球形透镜的高度要等于或者高于棱锥的高度。进一步的,棱锥的高度约为半球形透镜高度的80-100%。进一步的,棱锥的高度约为半球形透镜高度的85-100%。进一步的,棱锥的高度约为半球形透镜高度的92-100%。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可选择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厚度可选择自50-300μm。所述微结构层选择UV固化的丙烯酸类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结构层的材料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联苯甲醇丙烯酸酯、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或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微结构层UV树脂的液体折射率选择自1.44-1.60。进一步的,所述微结构层UV树脂的液体折射率选择自1.46-1.56。进一步的,UV树脂的折射率选择自1.48-1.52。本技术还提供所述的微透镜增亮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微透镜结构的雕刻:在金属辊轮上雕刻设计的微透镜结构组合,此结构为凹状的结构样式(阴模);(2)翻模复制软膜母版:对步骤(1)得到的微结构辊轮,通过热压印或UV固化压印的方式,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凸状的微透镜结构层(阳模);(3)第一代金属母版电铸:将步骤(2)得到的软膜母版,先将母版表面微结构镀上一层薄导电层;然后以上述表面镀有导电层的微结构母版为阴极,在电铸槽中进行电铸以得到第一代金属母版;(4)第一代金属母版作为原始版,进行清洗活化后,可以按上述步骤3)的电铸方法,再经过第二次电铸,得到第二代金属母版(阳膜);将第二代金属母版经过第三次电铸,得到第三代金属母版,也称为工作子版(阴模);工作子版经清洗烘干后,用于压制微结构层。本技术还提供微透镜增亮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微透镜结构的雕刻:在圆柱状的金属辊轮上雕刻设计的微透镜结构组合,此结构为凹状的结构样式(阴模);(2)翻模复制软膜母版:对步骤(1)得到的微结构辊轮,通过在基材的表面进行UV胶水涂布、微结构压印、UV光源固化,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凸状的微透镜结构层(阳模);(3)第一代金属母版电铸:将步骤(2)得到的软膜母版,先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将母版表面微结构镀上一层薄导电层;然后以上述表面镀有导电层的微结构母版为阴极,以镍片作为阳极,在电铸槽中进行电铸以得到第一代镍质金属母版;(4)第一代金属母版作为原始版,进行超声波清洗活化后,可以按上述步骤3)的电铸方法,再经过第二次电铸,得到第二代金属母版(阳膜);将第二代金属母版经过第三次电铸,得到第三代金属母版,也称为工作子版(阴模);工作子版经过去离子水清晰烘干后,用于压制微透镜增亮膜的微透镜结构层。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微透镜结构的雕刻:通过激光雕刻的方式,在圆柱状的金属辊轮上雕刻设计的微透镜结构组合,此结构为凹状的结构样式(阴模)。雕刻的辊轮表面材质可以选用铜,镍,铬等金属材质。进一步的,金属辊轮的直径可以选择200-300mm。(2)翻模复制软膜母版:对前述微结构辊轮,通过UV胶水涂布、微结构压印、UV光源固化,在透明基材的表面形成凸状的微透镜结构层(阳模)。进一步的,基材可以选用双向拉伸PET,表面需经过化学处理,厚度可选择自250-300μm。(3)第一代金属母版电铸:将上述软膜母版,先通过磁控溅射方式将母版表面微结构镀上一层薄导电层。导电层可以选用铜、镍或银金属材质。导电层的厚度控制在100-1000nm。然后以上述表面镀有导电层的微结构母版为阴极,以镍片作为阳极,在电铸槽中进行电铸以得到第一代镍质金属母版。进一步的,金属母版的厚度控制在100-300μm之间。进一步的,软膜母版为平面状,根据不同的液晶模组尺寸,裁切成相应的大小,长度在800mm-2200mm之间,宽度在600mm-1400mm之间。(4)第一代金属母版作为原始版,进行超声波清洗活化后,可以按上述步骤3)的电铸方法,再经过第二次电铸,得到第二代金属母版(阳膜)。将第二代金属母版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透镜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包括微透镜结构层、透明基材层、和背涂层;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半球形透镜和棱锥,所述半球形透镜与棱锥为列与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间隔排列,所述半球形透镜的高度等于或者高于棱锥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包括微透镜结构层、透明基材层、和背涂层;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半球形透镜和棱锥,所述半球形透镜与棱锥为列与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间隔排列,所述半球形透镜的高度等于或者高于棱锥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底边为正六边形的半球形透镜和底边为正六边形的棱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透镜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透镜,其底边长为10-70μm,半球形高度为5-35μm;所述棱锥的底边长亦为10-70μm,棱锥高度为5-33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余洋张毅顾春红于振江朱建辉宋庆欢叶群张彦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