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LED黑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99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黑光灯需单手握持不便于检测人员的检测动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内部设置有发光组件的壳体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手柄,所述壳体临近手柄一侧末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末端固定有支撑部,壳体临近手柄一侧末端水平延伸有供支撑杆抵触对支撑杆的转动动作进行限位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检测人员对黑光灯的使用与检测动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LED黑光灯
本技术涉及无损检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64785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LED紫外线灯,包括:灯体、设置于灯体底部的手柄和设置于灯体头部的灯头;其中,所述灯体内设有紫外光源发生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灯体顶部设有白光灯头;所述紫外光源发生组件通过散热连接支架与所述灯体相连,所述紫外光源发生组件由紫外线LED灯珠、透镜、支架、控制电路铝基板和DC-DC降压或升压电路板组成;所述手柄上设有紫外光源发生组件控制开关,所述手柄底部还设有白光灯头控制开关;所述灯头内设有滤色片及密封件。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黑光灯,其散热连接支架安装在灯体上与灯体相连。当手持式LED紫外线灯工作时,控制电路铝基板上的工作热量将通过散热连接支架传导到灯体上进行自然散热。现有的黑光灯其通常包括灯体与手柄,在使用黑光灯进行检测时需要一只手拿持手柄,但由于在日常检测中可能出现需要双手进行记录等动作的情况,而黑光灯手柄的握持设置不便于检测人员的检测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其优点在于方便检测人员对黑光灯的使用与检测动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包括内部设置有发光组件的壳体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手柄,所述壳体临近手柄一侧末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末端固定有支撑部,壳体临近手柄一侧末端水平延伸有供支撑杆抵触对支撑杆的转动动作进行限位的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黑光灯进行检测作业时,手握手柄并通过壳体的照射端照射待检测位置。当出现如需要一手持笔一手拿本对检测进行记录等需要双手进行动作的情况时,将支撑杆向远离壳体一侧转动并抵触于定位板的板面上,之后将支撑杆夹于腋下并配合支撑部紧贴于手肘,从而保证在黑光灯仍处于照射检测状态的前提下,解放双手进行如记录检测情况等双手动作,从而方便了检测人员对黑光灯的使用与检测动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位于壳体末端的侧壁上成对设置,且其远离手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成对设置用以增强支撑杆与壳体的结构强度以及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保证支撑杆对黑光灯的稳定支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呈U型板状,所述支撑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支撑部的一对板壁面上,且支撑部临近开口一端的板面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远离其封闭一端一侧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与支撑杆连接端处的延伸板面用于提升支撑部的支撑面积,增大支撑杆使用时支撑部与人体手肘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支撑部与支撑杆对黑光灯的配合支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板面朝向远离手壳体一侧弯折呈弧形板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呈弧形板状设置方便在不使用支撑杆时,支撑杆折叠架设于壳体远离手柄一侧的壳体壁面上,减小支撑杆的占地空间,保证黑光灯的收纳与携带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之间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壳体远离手柄一侧的壳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卡接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之间的限位杆用于在支撑杆转动折叠于壳体上方时卡接于限位槽中,保证支撑杆在壳体上折叠状态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临近壳体灯头一侧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手按槽,所述手按槽的槽底面呈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按槽的设置用以在手握手柄时供手指伸入贴合,提升手部与手柄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手柄握持动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外壁上沿手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的设置用提升握持手柄时手柄侧壁表面与手部之间的贴合作用力,进一步保证手柄的稳定拿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壳体上转动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撑部,在需要时通过支撑杆与支撑部夹于腋下对壳体进行支撑,方便检测人员对黑光灯的使用与检测动作;2、通过支撑部呈弧形设置,减少支撑杆折叠时的占地空间,方便黑光灯的收纳与携带;3、通过手柄侧壁上手按槽配合防滑条的设置,提升手部对手柄的握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定位板;12、限位槽;2、手柄;21、手按槽;22、防滑条;3、支撑杆;31、限位杆;4、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设置有发光组件的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1一侧的手柄2,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末端固定有支撑部4,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水平延伸有供支撑杆3抵触对支撑杆3的转动动作进行限位的定位板11。在需要时转动支撑杆3并抵触于定位板11上,通过手臂对支撑杆3与支撑部4的夹持对壳体1进行支撑。如图1、2所示,壳体1呈圆筒状,支撑杆3位于壳体1上成对间隔设置,一对支撑杆3的端部转动连接于壳体1远离照射端一侧的端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部4。支撑部4呈U型板状设置,支撑杆3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支撑部4的一对板壁面上,且支撑部4临近开口一端的板面沿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向远离其封闭一端一侧延伸设置,同时支撑板朝向远离壳体1一侧弯折呈弧形板状。一对支撑杆3之间垂直固定有限位杆31,限位杆31呈圆杆状;壳体1远离手柄2一侧的壳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且限位槽12同支撑杆3与壳体1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限位杆31同铰接点的距离相同,使得支撑杆3转动折叠时限位杆31卡接贴合于限位槽12中。定位板11呈矩形板状位于支撑杆3与壳体1铰接点下方的壳体1侧壁上水平延伸。如图2所示,手柄2呈矩形块状固定连接于壳体1侧壁上,手柄2临近壳体1灯头一侧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手按槽21,手按槽21的槽底面呈弧形面。手柄2位于一对长边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条22,防滑条2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若干防滑条22沿手柄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使用黑光灯进行检测作业时,手握手柄2并通过壳体1的照射端照射待检测位置。当出现如需要一手持笔一手拿本对检测进行记录等需要双手进行动作的情况时,将支撑杆3向远离壳体1一侧转动并抵触于定位板11的板面上,之后将支撑杆3夹于腋下并配合支撑部4紧贴于手肘,从而保证在黑光灯仍处于照射检测状态的前提下,解放双手进行如记录检测情况等双手动作,从而方便了检测人员对黑光灯的使用与检测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包括内部设置有发光组件的壳体(1)与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末端固定有支撑部(4),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水平延伸有供支撑杆(3)抵触对支撑杆(3)的转动动作进行限位的定位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LED黑光灯,包括内部设置有发光组件的壳体(1)与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末端固定有支撑部(4),壳体(1)临近手柄(2)一侧末端水平延伸有供支撑杆(3)抵触对支撑杆(3)的转动动作进行限位的定位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LED黑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位于壳体(1)末端的侧壁上成对设置,且其远离手柄(2)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部(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LED黑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呈U型板状,所述支撑杆(3)的末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优而特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