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72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风设备,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所述送风设备包括相互独立旋转的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所述外环风叶(2)包括外轮毂(21)和从所述外轮毂(21)的外周壁伸出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外叶片(22),所述中心风叶(1)包括内轮毂(11)和多个内叶片(12),多个所述内叶片(12)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从所述内轮毂(11)的外周壁朝向所述外轮毂(21)的内周壁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风设备通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旋转的风叶,通过外轮毂21将中心风叶1产生的气流进行聚拢,从而能提供更集中、强劲的风力,并且中心风叶与外环风叶两者可组合同时旋转,也可只使用其中一者进行旋转,满足用户各种不同的送风需求。

Air supp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送风设备。
技术介绍
在炎炎夏日,现代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用户对于电风扇的风力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希望风力尽可能大从而能达到消暑降温的效果。但在春夏、夏秋季节的过渡时期或者空调房中,气温相对缓和,用户又希望电风扇能提供相对柔和的风力,减少因过度吹风带来的健康问题。面对不同时节、不同的使用场景,用户对应有各种不同的吹风需求,但越来越多品类的风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占用空间大,购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送风设备,能提供多种送风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包括相互独立旋转的中心风叶和外环风叶,所述外环风叶包括外轮毂和从所述外轮毂的外周壁伸出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外叶片,所述中心风叶包括内轮毂和多个内叶片,多个所述内叶片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从所述内轮毂的外周壁朝向所述外轮毂的内周壁伸出。可选地,所述送风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中心风叶和所述外环风叶旋转。可选地,所述内轮毂与所述外轮毂同轴布置且沿径向间隔,所述送风设备包括外驱动电机和用于连接驱动所述中心风叶旋转的内驱动电机,所述外环风叶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外轮毂的后部的环形齿轮,所述外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环形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可选地,所述外轮毂形成有向后伸出的连接套筒部,所述环形齿轮套装于所述连接套筒部的外侧或内侧。可选地,所述外轮毂呈套筒状,所述中心风叶容纳于所述外轮毂的套筒腔中,沿所述外轮毂的轴向上,所述外轮毂的前端沿位于所述内叶片的前方。可选地,所述外轮毂的前端沿与所述内叶片的最前端之间的轴向间隔不小于50mm。可选地,所述送风设备包括前网罩,所述前网罩包括相互独立旋转的内圈网罩和外圈网罩,所述内圈网罩通过所述内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可选地,所述外圈网罩包括沿周向划分的多个扇环区,每个所述扇环区包括间隔布置且可枢转开合的多个百叶格栅。可选地,在各个所述扇环区内,多个所述百叶格栅沿径向间隔布置且通过径向连接杆一体连接,所述外圈网罩包括百叶电机,所述百叶电机通过所述径向连接杆驱动多个所述百叶格栅一体摆动。可选地,所述径向连接杆连接于多个所述百叶格栅的边缘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送风设备通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旋转的风叶,通过外轮毂21能避免中心风叶1产生的气流过早地发散到外围区域,从而能提供更集中、强劲的风力,并且通过中心风叶与外环风叶组合同时运转或者只取其中一者运转来获得多种的送风模式,满足用户各种不同的送风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风扇的风扇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风扇头的剖面图;图3为图1的风扇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扇头外部的网罩已被拆除;图4为图1的风扇头的装配爆炸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电风扇的外圈网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外圈网罩中的其中一个扇形区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心风叶11内轮毂12内叶片2外环风叶21外轮毂22外叶片23环形齿轮24支撑筋3内驱动电机31内电机传动轴4外驱动电机41主动齿轮5前网罩51内圈网罩52外圈网罩521百叶格栅522径向连接杆523第一枢转机构524第二枢转机构525支撑筋526第一连杆机构527第二连杆机构53百叶电机6外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其中,“前”和“后”是相对于用户的使用角度而言的,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供更集中、强劲的风力的新型送风设备,以下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送风设备均为电风扇,但也可通用于例如取暖器等其他产品中。如图3所示,该电风扇包括相互独立旋转的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外环风叶2包括外轮毂21和从外轮毂21的外周壁伸出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外叶片22,中心风叶1包括内轮毂11和多个内叶片12,多个内叶片12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从内轮毂11的外周壁朝向外轮毂21的内周壁伸出。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风扇中,内叶片12与外叶片22的数量分别为七个和九个,但本技术的电风扇不限于此,内叶片12与外叶片22的数量还可设置为其他符合本技术的数量,叶片的数量可分别优选为奇数。常见的电风扇,一般是单层叶片,其旋转时产生的风很快就会发散在外围的区域中,导致吹向用户的风力大大减弱,不能很好地消暑降温。为此,本技术的电风扇设置了两个不同尺寸的轮毂,两个轮毂分别带有数扇叶片,尺寸相对较大的风扇风叶套设在尺寸相对较小的风扇风叶的外部并且两者能够相互独立转动。由此,中心风叶1旋转产生的气流可通过外环风力2的外轮毂21进行聚拢,避免中心风叶1产生的气流过早地散发,不仅能集中风力,还能增大送风距离。此外,本技术的电风扇的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相互独立旋转,两者可组合同时旋转,也可只使用其中一者进行旋转。当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同时进行旋转时,在电风扇头的正前中心部可产生更集中、强劲的风力,同时在电风扇头正前中心部的外围区域可产生柔和、发散的风力。当只有中心风叶1进行旋转时,中心风叶1产生的气流通过外环风叶2的外轮毂21进行聚拢,产生集中、强劲的风力。当只有外环风叶2进行旋转时,外环风叶2产生向外围扩散的柔风。由此,本技术的电风扇能提供多种送风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电风扇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旋转。其中,驱动电机可同时驱动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同轴同向转动,或者,驱动电机通过设置同轴对转机构来驱动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实现反向转动,或者,驱动电机通过设置调速机构来驱动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实现差速旋转,或者,驱动电机可同时设置上述驱动机构来驱动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实现多种旋转方式,本技术不限于此。由此,驱动电机通过设置不同的驱动机构,可实现电风扇多种送风模式。进一步地,内轮毂11与外轮毂21同轴布置且沿径向间隔,电风扇还可包括外驱动电机4和用于连接驱动所述中心风叶1旋转的内驱动电机3,外环风叶2包括同轴连接于外轮毂21的后部的环形齿轮23,外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环形齿轮23啮合的主动齿轮41。如图2、图3、图4所示,内轮毂11与外轮毂21同轴布置且沿径向间隔,中心风叶1完全套设于外轮毂21中。电风扇还可包括内驱动电机3和外驱动电机4,并分别用于驱动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其中,内电机传动轴31从内驱动电机3中伸出并固定设置有插销,中心风叶1的内轮毂11中对应设置有与该插销相配合的卡沟槽。内轮毂11的卡沟槽卡接在内电机传动轴31的插销上,当电风扇通电时,内驱动电机3驱动中心风叶1进行旋转。此外,外环风叶2还包括有同轴连接于外轮毂21的后部的环形齿轮23,如图4所示,环形齿轮2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设备包括能够相互独立旋转的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所述外环风叶(2)包括外轮毂(21)和从所述外轮毂(21)的外周壁伸出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外叶片(22),所述中心风叶(1)包括内轮毂(11)和多个内叶片(12),多个所述内叶片(12)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从所述内轮毂(11)的外周壁朝向所述外轮毂(21)的内周壁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设备包括能够相互独立旋转的中心风叶(1)和外环风叶(2),所述外环风叶(2)包括外轮毂(21)和从所述外轮毂(21)的外周壁伸出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外叶片(22),所述中心风叶(1)包括内轮毂(11)和多个内叶片(12),多个所述内叶片(12)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从所述内轮毂(11)的外周壁朝向所述外轮毂(21)的内周壁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中心风叶(1)和所述外环风叶(2)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11)与所述外轮毂(21)同轴布置且沿径向间隔,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外驱动电机(4)和用于连接驱动所述中心风叶(1)旋转的内驱动电机(3),所述外环风叶(2)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外轮毂(21)的后部的环形齿轮(23),所述外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环形齿轮(23)啮合的主动齿轮(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21)形成有向后伸出的连接套筒部,所述环形齿轮(23)套装于所述连接套筒部的外侧或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21)呈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康乐陈俊刁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