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65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09
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阻尼环、阻尼扭簧、阻尼器座;阻尼扭簧套设于阻尼环,阻尼扭簧的两末端沿径向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容纳阻尼扭簧的凹槽,阻尼器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抵接、均与凹槽相通的限位槽,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阻尼环一端部插入的定位圆孔;阻尼环穿过定位圆孔并与阻尼器座卡接。旋转阻尼器结构紧凑,可靠性强,装配简单,轴向占用空间小,能在少量增加撑杆轴向尺寸的情况下给撑杆增加适当的旋转阻尼力矩,大幅增加撑杆设备的运行平稳性,还可安装在马达等旋转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端,用于各种负载变化较大的电动控制设备以平衡其负载不均衡度,使设备运转更平稳。

Rotary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尾门电动撑杆,一般用带减速箱的直流马达作为动力源,带动螺杆与传动螺母结构运动,实现电动撑杆的伸缩动作,从而带动汽车尾门的升降。在电动撑杆的结构中,一般会设置弹簧用以平衡门的重量,电动撑杆带动汽车尾门达到开启状态时,汽车尾门一般受汽车尾门重力力矩、电动撑杆的弹簧弹力的力矩、电动撑杆自身阻力(传动系统、减速系统、电机组成自身阻力来源)的力矩共同作用。但是,汽车尾门重力力矩与电动撑杆内弹簧的弹力产生的力矩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二者不能总是保持平衡,存在重力矩与弹簧弹力矩的力矩差,且在汽车尾门打开的各个角度位置,力矩差数值是会发生变化。当此力矩差超过电动撑杆自身阻力的力矩时,则可能造成汽车尾门在开启至最高位置时自行掉落、在中段位置又因弹簧弹力力矩过大而无法设置汽车尾门悬停、开关汽车尾门的运行速度也会不平稳等现象。另外,若车辆处于不平路面(上坡或下坡),汽车尾门重心偏移,也会影响弹簧弹力的力矩与汽车尾门重力矩的平衡,而造成汽车尾门自行掉落、在中段无法设置汽车尾门悬停或汽车尾门的运行速度不平稳现象。因此需要在电动撑杆的内部设置一种特殊的阻尼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结构紧凑,实用可靠,制造成本低,易于装配,旨在解决重力矩与汽车尾门电动撑杆弹力力矩不平衡造成的汽车尾门自行掉落、在中段无法设置尾门悬停或尾门的运行速度不平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阻尼环、阻尼扭簧、阻尼器座;所述阻尼扭簧套设于阻尼环,阻尼扭簧的两末端沿径向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容纳阻尼扭簧的凹槽,阻尼器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抵接、均与所述凹槽相通的限位槽,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阻尼环一端部插入的定位圆孔;所述阻尼环穿过定位圆孔并与阻尼器座卡接。所述的旋转阻尼器中,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旋转阻尼器中,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的旋转阻尼器中,所述凹槽沿其外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槽。所述的旋转阻尼器中,所述阻尼环包括圆柱状的阻尼环本体、定位圆柱体;所述定位圆柱体的轴线与阻尼环本体的轴线重合,定位圆柱体设置在阻尼环本体一端部;所述阻尼扭簧过盈套接于阻尼环本体;所述定位圆柱体的穿过定位圆孔的部分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套设有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的底面抵接于阻尼器座。所述的旋转阻尼器中,所述阻尼环本体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在阻尼环上过盈套接有阻尼扭簧,阻尼环带着阻尼扭簧直接嵌入安装于阻尼器座的凹槽内,阻尼环穿过定位圆孔后与阻尼器座进行卡接;阻尼扭簧的两端部沿径向朝外弯折,形成了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放置于限位槽的两侧面之间的空腔;当穿设于阻尼环的轴杆(如电动撑杆)转动时,带着阻尼环同时转动,与阻尼环过盈配合连接的阻尼扭簧也将同步转动,但是在阻尼扭簧转动时限位槽侧面将对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施以的作用力以阻碍其转动,进而使得阻尼扭簧发生弹性形变,以及阻尼环相对阻尼扭簧转动,此时阻尼环与阻尼扭簧之间的摩擦力发生作用,产生阻尼力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装配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竖直方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中,阻尼环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中,阻尼扭簧的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中,阻尼器座的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阻尼环1、阻尼扭簧2、阻尼器座3;阻尼扭簧2套设于阻尼环1,阻尼扭簧2的两末端沿径向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一扭臂21和第二扭臂22;阻尼器座3开设有适于容纳阻尼扭簧2的凹槽33,阻尼器座3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扭臂21、第二扭臂22抵接、均与凹槽33相通的限位槽32,阻尼器座3开设有适于阻尼环1一端部插入的定位圆孔31;阻尼环1穿过定位圆孔31并与阻尼器座3卡接。在旋转阻尼器安装过程中,将阻尼扭簧2直接套入阻尼环1上,然后将阻尼扭簧2和阻尼环1置于阻尼器座3的凹槽33内,并使得阻尼扭簧2上的第一扭臂21、第二扭臂22放置于限位槽32内,而且,将阻尼环1的一端部直接穿过定位圆孔31,并使得阻尼环1与阻尼器座3进行卡接,使得阻尼环能够相对阻尼器座旋转的同时,也避免阻尼环与阻尼器座分离。在旋转阻尼器工作时,与阻尼环配合连接的传动杆旋转,带动阻尼环转动,与阻尼环过盈连接的阻尼扭簧也随之同步转动;可是转动一定角度后,在限位槽的侧面对第一扭臂、第二扭臂进行限位及阻碍的情况下,阻尼环随着传动杆不停旋转,而阻尼扭簧将发生弹性形变,且相对阻尼环转动,此时阻尼环与阻尼扭簧之间摩擦力发挥作用,产生了阻尼力矩。当阻尼器座的限位槽对阻尼扭簧的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所产生的作用力矩等于阻尼环与阻尼扭簧之间的摩擦力矩时,则阻尼扭簧开始相对阻尼环旋转,在此过程中,阻尼扭簧的直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阻尼扭簧与阻尼环之间存在定值压力,而这两者之间发生滑动时,则产生定值摩擦力和定值摩擦力矩。具体地,凹槽33的横截面为圆形,与阻尼扭簧基本相吻合。具体地,限位槽32的横截面为扇形。限位槽32的两侧面均是作用力面,在阻尼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将抵接于限位槽的同一侧面。具体地,如图5所示,凹槽33沿其外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槽。具体地,阻尼环1包括圆柱状的阻尼环本体11、定位圆柱体12;定位圆柱体12的轴线与阻尼环本体11的轴线重合,定位圆柱体12设置在阻尼环本体11一端部,定位圆柱体12与阻尼环本体11一体成型;阻尼环本体11的另一端部一体成型有限位部15,该限位部与阻尼扭簧相抵接,防止阻尼扭簧沿着轴线方向发生移动而导致其与阻尼环分离;阻尼扭簧2过盈套接于阻尼环本体11;定位圆柱体12的穿过定位圆孔31的部分开设有限位环槽13,限位环槽13套设有弹性挡圈4,弹性挡圈4的底面抵接于阻尼器座3。阻尼环本体11的外周面与阻尼扭簧相接触,为摩擦力作用面。阻尼扭簧设置的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是为了在阻尼扭簧随阻尼环转动时让阻尼器座对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施以作用力,以阻碍阻尼扭簧继续转动,进而使得其发生形变,及阻尼环与阻尼扭簧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具体地,阻尼环本体1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带齿的连接孔14。该连接孔用于配合连接传动杆、电动撑杆的传动轴等,如图3所示,该连接孔的内壁面设置有直齿,与传动杆啮齿连接,使得传动杆能够带动阻尼环一起转动,当然,也可以是斜齿。另外,传动杆与阻尼环也可以通过销、键等进行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在阻尼环上过盈套接有阻尼扭簧,阻尼环带着阻尼扭簧直接嵌入安装于阻尼器座的凹槽内,阻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环、阻尼扭簧、阻尼器座;所述阻尼扭簧套设于阻尼环,阻尼扭簧的两末端沿径向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容纳阻尼扭簧的凹槽,阻尼器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抵接、均与所述凹槽相通的限位槽,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阻尼环一端部插入的定位圆孔;所述阻尼环穿过定位圆孔并与阻尼器座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环、阻尼扭簧、阻尼器座;所述阻尼扭簧套设于阻尼环,阻尼扭簧的两末端沿径向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容纳阻尼扭簧的凹槽,阻尼器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抵接、均与所述凹槽相通的限位槽,阻尼器座开设有适于阻尼环一端部插入的定位圆孔;所述阻尼环穿过定位圆孔并与阻尼器座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宏裕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