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62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装置,涉及建筑防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防护主体、保护层和固定连接部;通过防护主体可以将构造柱的受力钢筋完全罩设在防护主体的内部,而且通过固定连接部能够将防护主体固定在构造柱钢筋的外部,最后通过在防护主体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裸露的构造柱的钢筋容易被破坏,还会有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对下一层满堂架在该处的搭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构造柱钢筋的更好防护,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护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预留的钢筋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绊脚或者其他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针对预留的构造柱的钢筋的防护措施,一般是将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采用胶带或绳子在钢筋的顶部将钢筋缠住,或者将钢筋向外弯折至与楼板贴合。但是,现有技术中胶带或者绳子绑扎会造成钢筋裸露,容易被施工人员在施工下一层时破坏,而且还会有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弯折会造成钢筋强度破坏,甚至影响到对下一层满堂架在该处的搭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裸露的构造柱的钢筋容易被破坏,还会有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对下一层满堂架在该处的搭设的技术问题中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保护层和固定连接部;所述防护主体能够罩设于楼板的预留构造柱的外部,且所述固定连接部能够将所述防护主体与所述预留构造柱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与沿着所述防护主体圆周方向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构造柱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连接,以使所述防护主体相对于所述构造柱固定。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构造柱的外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防护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固定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构造柱的外部,且多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卡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构造柱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防护主体的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环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构造柱的外部,且两个所述构造柱的连线与所述防护主体的中心重合,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卡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具有螺帽的一端与所述套环连接,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母连接,以使所述螺母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卡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主体对应所述通孔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螺母的沉头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主体远离所述楼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脚手架的放置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放置槽的水平直径范围为:60-70mm,所述放置槽的深度范围为:160-200mm;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任一种。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保护层和固定连接部;通过防护主体可以将构造柱的受力钢筋完全罩设在防护主体的内部,而且通过固定连接部能够将防护主体固定在构造柱钢筋的外部,最后通过在防护主体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裸露的构造柱的钢筋容易被破坏,还会有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对下一层满堂架在该处的搭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构造柱钢筋的更好防护,更加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构造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构造柱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主体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主体的固定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构造柱;200-防护主体;300-保护层;400-固定连接部;401-连接柱;402-套环;500-螺母;600-脚手架;700-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图1是将构造柱100的竖向受力采用胶带或绳子在钢筋的顶部将钢筋缠住,虽然可以在横向减小钢筋的范围,但是仍然会存在容易被施工人员在施工下一层时破坏,而且还会有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图2是将钢筋向外弯折至与楼板贴合,虽然可以保证钢筋不会造成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但是弯折会造成钢筋强度破坏,甚至影响到对下一层满堂架在该处的搭设;因此,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主体、保护层和固定连接部;所述防护主体能够罩设于楼板的预留构造柱的外部,且所述固定连接部能够将所述防护主体与所述预留构造柱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与沿着所述防护主体圆周方向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主体、保护层和固定连接部;所述防护主体能够罩设于楼板的预留构造柱的外部,且所述固定连接部能够将所述防护主体与所述预留构造柱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与沿着所述防护主体圆周方向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构造柱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连接,以使所述防护主体相对于所述构造柱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构造柱的外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防护主体的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防护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固定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构造柱的外部,且多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杨毅洪云峰羊玲张孟磊许海峰林立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