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上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3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上油器,包括同轴装配于上油辊上并伸出上油辊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具有布油腔的弧形板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上油辊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于所述弧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连通所述布油腔的通孔,于所述弧形板至少一侧形成有向所述上油辊表面延伸的刮油板,于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连有用于调节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转动的调节组件,所述布油腔连通有注油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确保纱线吸油均匀且线油均匀地吸附于上油辊外表面上的特点,适用于纱线的上油。

A yarn 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上油器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纱线上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纱线上油器是在油槽中安装有一个上油辊,当纱线从上油辊上经过时,将线油便吸附到了纱线上。然而,当油槽内油位过高或者过低时,附着在上油辊表面上的油过多或者过少,进而无法确保纱线吸油均匀;且油槽油量过大,在上油辊在油槽内滚动时,经常会产生线油飞溅的情况,大大浪费线油,且增加了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确保纱线吸油均匀且线油均匀地吸附于上油辊外表面上的纱线上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纱线上油器,包括同轴装配于上油辊上并伸出上油辊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具有布油腔的弧形板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上油辊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于所述弧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连通所述布油腔的通孔,于所述弧形板至少一侧形成有向所述上油辊表面延伸的刮油板,于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连有用于调节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转动的调节组件,所述布油腔连通有注油箱。进一步的,于所述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两端分别形成有防溢板,各所述防溢板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进一步的,各所述刮油板靠近所述上油辊周向表面的一端的端部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为两个,两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的端部处,包括抱紧于固定于所述转轴上轴承的抱紧件,所述抱紧件的一端端部通过第一螺栓固连于所述弧形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抱紧件具有两个相对设于所述轴承两侧的弧形的弹性抱板,两所述弹性抱板远离所述弧形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固连。进一步的,于所述抱紧件与所述轴承相贴合的表面上嵌设有一层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轴线两侧的弹性支撑柱和伸缩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和伸缩支撑柱二者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板底面和地面固连。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柱与所述伸缩支撑柱分别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所述弹性支撑柱分设于所述弧形板的两端的端部处。进一步的,于所述注油箱与所述弧形板之间安装有具有均布腔的均布器,所述注油箱、均布腔及布油腔相连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所述注油箱内的线油流入所述弧形板的布油腔内,由于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上油辊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且于所述弧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连通所述布油腔的通孔,所述布油腔内的线油通过这些通孔均匀地涂抹于转动的所述上油辊的周向表面上;操作人员可根据纱线吸附线油的量,调节所述调节组件,使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转动,进而使设于所述弧形板一侧的刮油板靠近或者所述上油辊的周向表面,将多余的线油刮离所述上油辊,或者减小所述刮油板对所述上油辊上的线油刮离;且由于所述刮油板的设计,能够防止线油飞溅出所述弧形板,避免线油的浪费和后续的清洁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去除注油箱和均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侧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弧形板与调节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上油辊的径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均布器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上油辊,101-转轴,102-轴承,103-辊本体,104-吸附棉层,105-塑胶网,2-弧形板,201-刮油板,202-防溢板,203-通孔,3-弹性支撑柱,301-第一柱体,302-第二柱体,303-硬质弹簧,4-伸缩支撑柱,401-第三柱体,402-第四柱体,403-螺纹套,5-转动组件,501-弹性抱板,502-第一螺栓,503-第二螺栓,504-橡胶垫,6-均布器,601-接头,602-控制阀门,603-连接管,7-注油箱,8-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纱线上油器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纱线上油器,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注油箱7、均布器6及弧形板2。上油辊1安装在弧形板2上方,弧形板2的上表面为与上油辊1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且上油辊1的周向表面的下部紧紧地贴近弧形板2的上表面。弧形板2具有布油腔,如图5所示,在弧面上均匀地开有多干连通布油腔的通孔203,以使由布油腔内流出的线油均匀地吸附在上油辊1的周向表面上并形成油膜。注油箱7通过软管8通过焊接在均布器6上的接头601与均布器6连通,如图7所示,均布器6通过三根均匀焊接在其上的连接管603与弧形板2的布油腔连通。本实施例为了控制流入均布器6的线油的流量,在接头60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602,以便于由均布器6进入布油腔内的线油满足充分地涂覆在上油辊1表面上。如图1-4所示,在上油辊1上安装有转轴101,且转轴101与上油辊1的轴线重合并伸出上油辊1两端,转轴101的两端分别装配有轴承102。本实施例为了使线油均匀地吸附于上油辊1表面上,如图6所示,上油辊1包括辊本体103,在辊本体103的周向表面上沿上油辊1的径向向外依次包覆有吸附棉层104和纵横交织的塑胶网105,其中,吸附棉层104选用化工用吸附棉制成的层状结构。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控制上油辊1周向表面上的油膜厚度,即控制纱线吸附的线油量,且防止线油在上油辊1转动过程中造成飞溅,如图3所示,在弧形板2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向上油辊1表面延伸的刮油板201,本实施例刮油板20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弧形板2的两侧。每个刮油板201靠近上油辊1周向表面的一端的端部为弧形结构,用以防止刮油板201与上油辊1接触时对上油辊1表面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为了防止线油由弧形板2与上油辊1之间的间隙中溢出,如图5所示,在弧形板2沿上油辊1的轴线两端分别形成有防溢板202,且两个防溢板202均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为了调节刮油板201与上油辊1周向表面的间隙,以实现对形成在上油辊1表面上的油膜厚度的控制,如图3所示,转轴101通过轴承102转动有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为两个,两个转动组件5分别与两个轴承102相紧固。在弧形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弧形板2沿上油辊1的轴线转动,用以实现刮油板201与上油辊1周向表面间隙的调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转动组件5的具体结构为:转动组件5包括抱紧在相对应的轴承102上的抱紧件,抱紧件下端的端部通过第一螺栓502紧固在弧形板2上。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抱紧件拆卸和安装在轴承102上,抱紧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的弹性抱板501,两个弹性抱板501夹持在相对应的轴承102的周向两侧,两个弹性抱板501远离弧形板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503紧固,进而使两个弹性抱板501抱紧轴承102。本实施例为了防止弹性抱板501与轴承102硬接触,在每个弹性抱板501与轴承102相贴合的表面上黏贴有一层橡胶垫504。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调节组件的具体结构为: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弧形板2沿上油辊1轴线两侧的弹性支撑柱3和伸缩支撑柱4,弹性支撑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上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装配于上油辊上并伸出上油辊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具有布油腔的弧形板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上油辊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于所述弧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连通所述布油腔的通孔,于所述弧形板至少一侧形成有向所述上油辊表面延伸的刮油板,于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连有用于调节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转动的调节组件,所述布油腔连通有注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上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装配于上油辊上并伸出上油辊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具有布油腔的弧形板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为与所述上油辊相对应的周向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于所述弧面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连通所述布油腔的通孔,于所述弧形板至少一侧形成有向所述上油辊表面延伸的刮油板,于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连有用于调节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转动的调节组件,所述布油腔连通有注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油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弧形板沿所述上油辊的轴线两端分别形成有防溢板,各所述防溢板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油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刮油板靠近所述上油辊周向表面的一端的端部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为两个,两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的端部处,包括抱紧于固定于所述转轴上轴承的抱紧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旗刘冲刘占荣贾鹏飞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利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