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47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沉淀区能将污水与污泥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外,同时沉淀区内设置的除浮泥组件还能将污水表面浮设的大部分浮泥进行清除,能避免过多污泥进入膜反应区造成生物膜处理负荷的问题,还能避免浮泥进入膜反应区过多吸附在生物膜上而影响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

An MBR integrate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在城镇污水水污染治理领域,MBR一体化设备是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现有的主要的MBR一体化设备的主要包括厌氧区、好氧区、兼氧区、膜区、清水箱等,将需要处理的原水导入兼氧区,在兼氧区反应之后的废水再依次经过厌氧区与好氧区,在从好氧区出来的水是含有大量污泥的,将含有污泥的水直接导入MBR生物膜区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清水导入清水区暂存,MBR生物膜区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再导入兼氧区与好氧区进行二次反应。由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兼氧区与厌氧区内进行反硝化反应会产生浮泥,产生的浮泥通过好氧区之后会进入MBR生物膜区内,并且在好氧区与MBR生物膜区内均会进行曝气,则产生的浮泥在曝气的作用下会分散在水中,不会一直悬浮在水面上,则不方便将浮泥除去,而如果不将浮泥除去,进入MBR生物膜区内的浮泥容易附着在也MBR生物膜表面影响MBR生物膜的渗透效果。所以现急需一种能有效除去浮泥的MBR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解决了现有MBR一体化设备中不能将浮泥有效去除从而影响MBR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且浮泥板上端与导流板之间形成浮泥通道,所述浮泥通道出料端设有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排空。本技术的运用原理:在好氧区进行处理之后的污水(含有污泥及浮泥)通过进水管进入沉淀区,进入沉淀区的污水逐渐将沉淀区内的空间填满,待将沉淀区储料空间填满之后维持沉淀区内进水与出水的平衡,则沉淀区的污泥就会沉淀与污水进行分层,同时浮泥也会移动到污水表面,通过本技术倾斜设置的浮泥板将网沉淀区水面上方移动的大部分浮泥集聚在浮泥通道导入集泥腔,最后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外排;其中极少部分的浮泥会通过挡板与导流板之间的间歇溢流至膜反应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的沉淀区能将污水与污泥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外,同时沉淀区内设置的除浮泥组件还能将污水表面浮设的大部分浮泥进行清除,能避免过多污泥进入膜反应区造成生物膜处理负荷的问题,还能避免浮泥进入膜反应区过多吸附在生物膜上而影响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好氧区、沉淀区及膜反应区结构示意图。图中,兼氧区1、搅拌器11、原水进料管12、第一溢流管13、厌氧区2、第二溢流管21、好氧区3、进水管31、攀爬扶梯32、悬浮生物填料层33、曝气支管34、曝气单元35、沉淀区4、挡板41、出水三角堰42、浮泥漏斗43、导流板44、浮泥通道45、浮泥板46、集泥腔47、排泥管48、中心筒49、缩口结构410、污泥回流泵411、污泥泵412、污泥回流管413、膜反应区5、生物膜反应器51、曝气管道52、潜污泵53、清水区6、设备区7、曝气主管71、回转风机7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兼氧区1、厌氧区2、好氧区3、沉淀区4、膜反应区5、清水区6及设备区7。所述兼氧区1设有原水进料管12,待处理的原水(含污泥的污水)通过原水进料管12进入兼氧区1内,在兼氧区1内设有搅拌器11,搅拌器11是避免污泥在兼氧区1底部堆积,同时也是方便污泥内的好氧细菌及厌氧细菌在污水中进行移动处理污水及污泥中的有毒物质,降低污水中的COD含量,并进行反硝化反应,在兼氧区1进行初步反应之后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通过通过第一溢流管13溢流至厌氧区2内进行反应。在厌氧区2内设有生物填料架,在生物填料架上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可为改性PE,方便厌氧细菌的培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进行氨化反应及少量的反硝化反应,减少污染。同时为方便对厌氧区2内的检修,在厌氧区2内还设有扶梯。在厌氧区2内反应之后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第二溢流管21进入好氧区3内进行处理。好氧区3主要是就是曝气池,在好氧区3内设有悬浮生物填料层33方便好氧细菌的培养,同时还在好氧区3底部设有多个曝气单元35,多个曝气单元35连接在一个曝气支管34上,曝气支管34连通有曝气主管71,曝气主管71内导入的空气通过设置在设备区7的回转风机72提供。好氧细菌在曝气的作用下对好氧区3内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除去水中的BOD及发生硝化反应。同时为方便好氧区3内设备的检修,在好氧区3内也设有攀爬扶梯32。经过好氧区3处理之后含污泥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1进入沉淀区4。沉淀区4主要是为了将好氧区3导入的带污泥及浮泥的污水进行污泥沉降及浮泥排放处理。具体的,所述沉淀区4与好氧区3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31相通,所述沉淀区4与膜反应区5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41与导流板44相通设置;为方便将沉淀区4内的浮泥排出,所述沉淀区4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44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所述浮泥板46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41上端位置3cm-6cm,沉淀区4与膜反应区5是通过上下错位设置的挡板41与导流板44形成了连通器,当沉淀区4内的水面高度到达挡板41上端高度时污水就会溢流到膜反应区5内,而浮泥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为方便将水面上的浮泥除去,将所述浮泥板46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41上端位置3cm-6cm,通过浮泥板46上端与导流板44之间形成的浮泥通道45将沉淀区4内随水面上升的浮泥集中导出,所述浮泥通道45出料端设有集泥腔47,所述集泥腔47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412的排泥管48排空。在所述挡板41上端靠近膜反应区5的一侧还设有出水三角堰42。出水三角堰42能均衡沉淀区4内导入膜反应区5的水流速度,同时出水三角堰42还能将通过挡板41与导流板44之间间隙穿过的少量浮泥进行阻拦,为将少量浮泥清除,在挡板41、导流板44之间还设有与排泥管48相通的浮泥漏斗43,用于将通过出水三角堰42拦截的少量浮泥排除;避免浮泥对膜反应区5的影响。为方便将污水及污泥进行简单的沉降分离,所述沉淀区4底部呈缩口结构410,所述缩口结构410的下端连通有带污泥回流泵411的污泥回流管413,污泥回流管413与兼氧区1及好氧区3相通;在沉淀区4内沉降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泵411及污泥回流管413至兼氧区1及好氧区3进行二次反应,彻底将污泥中能分解的污染物进行分解,降低后续污泥处理工序的难度,同时污泥内还含有大量的好氧细菌,进行污泥反洗的同时还能为兼氧区1及好氧区3内提供多余的好氧细菌,同时沉淀池4内未回流的多余污泥会通过排泥泵导入污泥处理池(图中未画出)。为降低进水管31导入沉淀区4内水流的影响,避免进水管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且浮泥板上端与导流板之间形成浮泥通道,所述浮泥通道出料端设有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排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且浮泥板上端与导流板之间形成浮泥通道,所述浮泥通道出料端设有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排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兼氧区、厌氧区、清水区及设备区,兼氧区通过第一溢流管与厌氧区相通,厌氧区通过第二溢流管与好氧区相通,其中在膜反应区内处理的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灿辉贺亚玲侯柯源谢朝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