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46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块状的基底,在基底上开有若干槽坑,用于填充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及固定的固定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槽坑为去掉球冠的圆球型结构,可以增大固定基质的填充空间,还可防止水流对固定基质的冲刷。在基底内槽坑之间设有互连的贯通孔道,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助于根系之间的交流。并且基底上分布的的空气隙为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移动还可重复利用,适用于利用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富养化水体。

A movable device for remediation of eutrophic water by using aquatic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富营养化修复治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氮、磷的过量输入,使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异常繁殖(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导致出现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中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及一系列水体生态结构破坏和功能退化。国内外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主要采用物理、化学、生物三种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微生物、植物或原生动物)对水体中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盐进行有效吸收、转化或降解的过程,从而使富营养化水体得到净化的生物措施。目前,流速较快的河流,沉积物砂质居多,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很难在沉积物上生长,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较少,导致河流自净能力较差,不能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盐进行有效吸收、转化或降解,进而使得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以解决流速较快的河流,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很难在水体生长,不能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盐进行有效吸收、转化或降解,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包括块状的基底,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上开有若干槽坑,在所述槽坑中填充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及固定的固定基质,在各槽坑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贯通孔道,在所述基底的本体上分布有有助于微生物聚集与生长的空气隙。所述槽坑为去掉球冠的圆球型,所述横向贯通孔道的上沿位于圆球型槽坑的球心以下。本技术表面采用多半球型的槽坑结构设计,可填充更多的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及固定的固定基质,还可防止水流对水生植物根系过度的冲刷,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槽坑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贯通孔道为植物的根系生长提供更多的空间。本技术采用基底上分布的空气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聚集,微生物与植物一起净化水体。本技术还可根据通过设定基底表面积及其表面的槽坑数量,计算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及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移动,还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可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可移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基底;2、槽坑;3、贯通孔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基底1,其是由70%的二氧化硅、1.5%的滑石粉和28.5%的矿物质制成,堆积密度为1.85g/mm3,比表面积为2.08m2/g。在基底1的上表面开有槽坑2,本实施例中基底1上表面开有10个槽坑2,沿基底1的长度方向上呈双排均匀设置,有利于精确估算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及种植数量。使用时,在槽坑2内填充脱脂棉或纤维质高的植物秸秆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固定的固定基质。槽坑2为去掉球冠的圆球型结构,可为固定基质提供更多的填充空间,且可有效的防止水流对其内的固定基质的冲刷。槽坑2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贯通孔道3,横向贯通孔道3的上沿位于圆球型槽坑2的球心以下,有利于植物的根系交流,并为根系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固定。基底1采用二氧化硅、滑石粉和矿物质制成,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且在其上分布有空气隙,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聚集场所,而且在使用本技术时还可根据净化水体的特点,提前在基底1的表面空隙内添加菌剂。本技术适用于水体透明度较高的沉水植物的种植以及水深不超过0.5m的挺水植物的种植。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静止水体及低速流动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而且便于移动还可重复利用。本技术在使用时,在槽坑2内放入水生植物种子或幼苗,然后加入脱脂棉或纤维质高的植物秸秆,沉入水下。本技术给水生植物提供了固定基质,同时基底1表面的空隙和脱脂棉或纤维质高的植物秸秆均为脱氮除磷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起到生物滤料挂膜的作用,机械强度好,密度适中,还可方便长期使用。水生植物萌发后,含水的脱脂棉或植物秸秆对植物根系起到固定作用,微生物对水体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脱脂棉、植物秸秆的存放场所相互连通有助于扩大根系的生长空间。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氧气沿茎进入植物根系,形成氧化根周,使植物根系形成OA微环境,基底1上的空隙作为微生物的聚集地,生存空间的异质性,有益于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同时存在。本技术上生长的水生植物可吸收或降解水中有机物、含氮含磷污染物,其上的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也可吸收及分解水中污染物,联合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块状的基底,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上开有若干槽坑,在所述槽坑中填充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及固定的固定基质,在各槽坑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贯通孔道,在所述基底的本体上分布有有助于微生物聚集与生长的空气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养化水体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块状的基底,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上开有若干槽坑,在所述槽坑中填充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及固定的固定基质,在各槽坑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贯通孔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国姜甜甜李骥翔李洪波田在峰杨媚翟学正王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