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40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贴胶组件、切胶组件,压实组件;贴胶组件包括送料传输机,预上胶辊轮,第一胶盒,胶带上胶辊轮,第二胶盒,卷胶带轮和若干送胶带小轮。书本经进料组件传送至送料传输机上,送料传输机带动书本沿间隙移动,胶带由送胶带小轮传送至间隙下方与经预上胶辊轮后的书本背部接触。压实组件包括出料传输机,及依次设置在出料传输机上方的压料感应器,压料气缸和定位气缸。压实后的书本由出料的传输机输出,完成一个周的贴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稳定,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还可以避免因员工主观因素产生大量不良产品,而出现返工或者报废现象。

Automatic adhesive device for back of book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胶带装置。
技术介绍
书本包背贴胶是由人工粘贴,在贴胶被大量需求的今天,为了达到胶带产品的产量,不得不扩大操作人员的数量,同时也增大了手工粘贴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要求比较高的时候或者由于人劳累的时候,往往就出现了大量不良产品,这就会出现返工或者报废,给生产客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产品信誉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稳定的书本包背贴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贴胶组件、切胶组件,压实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送料传输机,预上胶辊轮,第一胶盒,胶带上胶辊轮,第二胶盒,卷胶带轮和若干送胶带小轮。书本经进料组件传送至送料传输机上,所述的送料传输机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供书本伸出的间隙。所述的送料传输机带动书本沿间隙移动。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间隙下方与书本背部接触。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第一胶盒上方。所述的卷胶带轮用于存储胶带。所述的卷胶带轮设于第二胶盒上方,胶带与胶带上胶辊轮接触并缠绕于送胶带小轮上,胶带由送胶带小轮传送至间隙下方与经预上胶辊轮后的书本背部接触。贴胶后的书本经切胶组件切断胶带并通过送料传输机传送至压实组件。所述的压实组件包括出料传输机,及依次设置在出料传输机上方的压料感应器,压料气缸和定位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切胶组件包括切刀电机、刀片、切料感应器。刀片固定于电机上,刀片与送料传输机垂直,所述的切料感应器安装在出料传输机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凸伸出一活动支架,所述的送料传输机设置在活动支架上。所述的活动支架与机架之间形成有供书本伸出的间隙,所述的活动支架与机架通过一调节开关调节间隙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组件包括进料传输机、进料档板,所述的进料档板设置在进料传输机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支架上设有压紧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全自动书本包背贴胶,员工只需将书本放在于进料传输机上即可,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生产稳定,可以避免员工劳累或粗心等其他主观因素产生大量不良产品,而出现返工或者报废现象。3、本技术可持续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紧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使用状态压紧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机架,2、进料传输机,3、调节开关,4、送料传输机,5、预上胶辊轮,6、压紧轮,7、送胶带小轮,8、切刀电机,9、胶带上胶轮,10、刀片,11、卷胶带轮,12、出料传输机,13、压料感应器,14、压料气缸,15、定位气缸,16、切料感应器,17、书本,18、胶带,19、第一胶盒,20、第二胶盒,21、进料挡板,22、活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贴胶组件、切胶组件,压实组件。贴胶组件包括送料传输机4,预上胶辊轮5,第一胶盒19,胶带上胶辊轮9,第二胶盒20,卷胶带轮11和若干送胶带小轮7。书本17经进料组件传送至送料传输机4上。送料传输机4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供书本2伸出的间隙。送料传输机4带动书本2沿间隙移动,预上胶辊轮5设于间隙下方与书本2背部接触,预上胶辊轮5设于第一胶盒19上方。卷胶带轮11用于备用存储胶带18,卷胶带轮11设于第二胶盒20上方。胶带18与胶带上胶辊轮9接触并缠绕于送胶带小轮7上,胶带18由送胶带小轮7传送至间隙下方与经预上胶辊轮5后的书本17背部接触。贴胶后的书本17经切胶组件切断胶带18并通过送料传输机4传送至压实组件。压实组件包括出料传输机12,及依次设置在出料传输机上方的压料感应器13,压料气缸14和定位气缸15。切胶组件包括切刀电机8、刀片10、切料感应器16,刀片10固定于电机8上,刀片10与送料传输机4垂直,切料感应器16安装在出料传输机12上方。机架1凸伸出一活动支架22,送料传输机4设置在活动支架22上,活动支架22与机架1之间形成有供书本17伸出的间隙,活动支架22与机架1通过一调节开关3调节间隙的距离。活动支架上22还设有压紧轮6,使送料传输机4履带更紧绷。进料组件包括进料传输机2、进料档板21,进料档板21设置在进料传输机2一侧。启动机器前采用上下互换绕法使胶带处于绷紧状态。使用调节开关3自由调节送料传输机4与书本17的距离,调节至送料传输机4与书本17紧密贴合。如图3、图4所示,启动设备后,员工将书本放置于进料部分进料传输机2中,顺着进入贴胶组件。书本17紧贴送料传输机4相对静止跟随向前移动,先在预上胶辊轮5上预上胶,随后与由胶带上胶轮9上过胶的胶带18贴合。当切料感应器16感应到书本17走到合适的位置时开始启动切刀电机8带动刀片10顺时针旋转一周并将胶带18切断,一本贴了胶带的书本17流入到压实部分。当压料感应器感应到书本16到达指定位置后,启动定位气缸15向前伸出,将书本16定位在该位置上,延迟0.5秒后启动压料气缸13向前弹出打压在书本16上,反复3-4次,缩回定位气缸15和压料气缸13,压实后的书本16由出料传输机输出12完成一个周期的贴胶。然后按此周期不断循环。为配合压实动作,进料传输机2,出料传输机12和送料传输机4配合周期间歇运行。综上,本技术可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贴胶组件、切胶组件、压实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送料传输机,预上胶辊轮,第一胶盒,胶带上胶辊轮,第二胶盒,卷胶带轮和若干送胶带小轮,书本经进料组件传送至送料传输机上,所述的送料传输机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供书本伸出的间隙,所述的送料传输机带动书本沿间隙移动,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间隙下方与书本背部接触,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第一胶盒上方;所述的卷胶带轮用于存储胶带,所述的卷胶带轮设于第二胶盒上方,胶带与胶带上胶辊轮接触并缠绕于送胶带小轮上,胶带由送胶带小轮传送至间隙下方与经预上胶辊轮后的书本背部接触;贴胶后的书本经切胶组件切断胶带并通过送料传输机传送至压实组件;所述的压实组件包括出料传输机,及依次设置在出料传输机上方的压料感应器,压料气缸和定位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化书本包背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组件、贴胶组件、切胶组件、压实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送料传输机,预上胶辊轮,第一胶盒,胶带上胶辊轮,第二胶盒,卷胶带轮和若干送胶带小轮,书本经进料组件传送至送料传输机上,所述的送料传输机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供书本伸出的间隙,所述的送料传输机带动书本沿间隙移动,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间隙下方与书本背部接触,所述的预上胶辊轮设于第一胶盒上方;所述的卷胶带轮用于存储胶带,所述的卷胶带轮设于第二胶盒上方,胶带与胶带上胶辊轮接触并缠绕于送胶带小轮上,胶带由送胶带小轮传送至间隙下方与经预上胶辊轮后的书本背部接触;贴胶后的书本经切胶组件切断胶带并通过送料传输机传送至压实组件;所述的压实组件包括出料传输机,及依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前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宇航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