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箱和设备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34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箱和设备箱装置。所述设备箱具有侧部和顶盖,设备箱包括发热设备、制冷设备和吊顶构件,吊顶构件沿长度方向贯穿设备箱的箱体内部,吊顶构件的一侧通过侧部连接件支撑在侧部上,另一侧支撑在发热设备和/或制冷设备上,吊顶构件、发热设备和制冷设备将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制冷设备的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进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箱,集成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吊顶构件、发热设备和制冷设备将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制冷设备的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进风口,能够降温节能,结构简单,减少制作难度,便于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维护更换和检修。

Equipment box and equipment box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箱和设备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箱和设备箱装置。
技术介绍
设备箱由于具有较高集成度、较好的保温结构、优越的运输便利性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在工厂内可以将设备提前预制在设备箱的箱体内,能够有效降低现场工作量。如图1所示,设备箱1中设置有设备,在设备箱1的架空空间内设置有风机,风机可以将热区的热风抽入架空层,使得热风提前经过降温隔墙,实现降温,同时风机又可以将冷风送入设备箱1的冷区,由此循环往复工作,实现对设备的降温,但该设备箱的冷区和热区之间的密封性差。现有的设备箱还可以在箱体中设置空调以用于降温,但这样的结构对后续架设照明系统、监控及布设消防管路产生障碍,制造难度大,效率低,同时不利于后续的维护更换。因此,需要一种设备箱和设备箱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箱,具有侧部和顶盖,所述设备箱包括:发热设备;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发热设备均沿所述设备箱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制冷设备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朝向所述设备箱的两侧;以及吊顶构件,所述吊顶构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设备箱的箱体内部,所述吊顶构件的一侧通过侧部连接件支撑在所述侧部上,另一侧支撑在所述发热设备和/或所述制冷设备上,所述吊顶构件、所述发热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将所述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所述制冷设备的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所述进风口。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设备箱,集成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吊顶构件、发热设备和制冷设备将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制冷设备的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进风口,能够降温节能,结构简单,减少制作难度,便于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维护更换和检修。可选地,还包括顶部连接件和与所述顶部连接件相接且位于所述顶部连接件下方的底部连接件,所述顶部连接件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顶盖并从所述顶盖向下延伸,所述底部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吊顶构件。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加强梁,所述顶部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加强梁。可选地,所述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型、T字型、h字型、L字型或Z字型。可选地,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顶部连接件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吊顶构件至少部分地可开启地连接至所述侧部连接件和/或所述底部连接件。可选地,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设备和/或所述制冷设备上并抵靠所述吊顶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设备箱的箱体内部。可选地,所述吊顶构件由隔热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吊顶构件位于与所述制冷设备的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所述区域的上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设备箱装置,所述设备箱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侧部设置有开口,相邻的两个所述设备箱拼接在一起且彼此的所述开口相对,相邻的两个所述设备箱各自的所述吊顶构件之间设置有附加吊顶构件,所述吊顶构件和所述附加吊顶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设备箱装置,相邻的设备箱拼接在一起,隔绝了相邻的设备箱之间的缝隙与箱体的内部的空气的导通,能够有效保温,避免空气中湿度过大产生凝露而造成的对设备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耗能。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设备箱的主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箱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箱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如图3所示的设备箱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图5为如图4所示的局部示意图的一种变形,其中,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h字型;图6为如图4所示的局部示意图的另一种变形,其中,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L字型;图7为如图4所示的局部示意图的再一种变形,其中,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Z字型;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箱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其中,连接组件的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h字型;图9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箱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连接组件的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以及图10为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箱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连接组件的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型。附图标记说明:1、100:设备箱111:第一侧部112:第二侧部113:底架114:上层板115:下层板116:保温材料117:顶侧梁120:制冷设备121:制冷设备的出风口122:制冷设备的进风口123:制冷设备的上表面140:顶盖141:加强梁151:顶部连接件152、152a、152b、152c、152d:底部连接件153:顶部连接件的上端160:吊顶构件161:活动板162:固定板163:吊顶构件的第一侧164:吊顶构件的第二侧165:侧部连接件171:第一区域172:第二区域173:支撑构件180:连接组件181:第一连接件182:第二连接件183:附加吊顶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技术。如图2和图3所示,设备箱100的箱体构造为六面体形状,其包括顶盖140、两个侧部、底架113和两个端部,两个侧部(第一侧部111和第二侧部112)相对布置,顶盖140位于上方且分别与两个侧部连接,底架113位于下方且分别与两个侧部连接,两个端部相对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箱,具有侧部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包括:发热设备;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发热设备均沿所述设备箱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制冷设备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朝向所述设备箱的两侧;以及吊顶构件,所述吊顶构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设备箱的箱体内部,所述吊顶构件的一侧通过侧部连接件支撑在所述侧部上,另一侧支撑在所述发热设备和/或所述制冷设备上,所述吊顶构件、所述发热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将所述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所述制冷设备的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所述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箱,具有侧部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包括:发热设备;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发热设备均沿所述设备箱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制冷设备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朝向所述设备箱的两侧;以及吊顶构件,所述吊顶构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设备箱的箱体内部,所述吊顶构件的一侧通过侧部连接件支撑在所述侧部上,另一侧支撑在所述发热设备和/或所述制冷设备上,所述吊顶构件、所述发热设备和所述制冷设备将所述箱体分割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以阻碍所述制冷设备的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动至所述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连接件和与所述顶部连接件相接且位于所述顶部连接件下方的底部连接件,所述顶部连接件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顶盖并从所述顶盖向下延伸,所述底部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吊顶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加强梁,所述顶部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加强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件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志许磊郭光荣祝佳利蔡光辉黄文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