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充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299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充气针,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所述充气槽上段与针管内部连通,充气槽下段与针管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将瓶颈内壁残留的药液吹落,保证封装后的药品质量等优点。

Filling air fi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装充气针
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灌装充气针。
技术介绍
药液在灌入包装瓶后,需要往瓶内充入惰性气体,减少瓶体内氧气含量,防止封口后瓶体内药物氧化,从而增强保质时间。目前充气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充气针对瓶体内充入惰性气体(常见的诸如氮气),但有时充气针气流过大容易导致瓶体内液面溅起,药液附着在瓶壁上,影响灌装质量;另一方面,在进行药液灌装时药液也有可能残留在瓶体瓶颈上,尤其是在对安瓿瓶进行药液灌装时,由于安瓿瓶瓶颈细长,药液特别容易残留在瓶颈内壁,灌装后进行高温熔融拉丝封口时,瓶颈在高温灼烧过程中残留在瓶颈内壁的药液会产生化学变化,同时安瓿瓶封口处容易因高温灼烧产生黑色的物质粘覆在表面,大大影响封装后的药品质量。为了防止充气针下端气流过大导致液面溅起,同时利用气流将瓶颈内壁的药液吹落,现有的充气针大都在针管的管壁上开设充气孔,充气孔轴线水平布置。这种结构的充气孔气体并不能喷出,相反会产生负压吸气现象,导致防液面溅起效果不明显,也不能确保将瓶颈内壁残留的药液吹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将瓶颈内壁残留的药液吹落的灌装充气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灌装充气针,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所述充气槽上段与针管内部连通,充气槽下段与针管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槽设有三个,沿所述针管的轴向投影,三个所述充气槽呈120°夹角均匀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针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10°≤β≤7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β=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管为中空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槽由电火花加工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灌装充气针,在针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充气槽一方面与针管内部连通,另一方面与针管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当惰性气体自上而下进入针管后,能够保证气体倾斜向下喷出,而不会出现负压吸气现象,同时从充气槽喷出的倾斜向下的气流配合重力作用,有利于将瓶体内壁残留的药液向下吹落,避免高温熔融拉丝封口时残留在瓶颈内壁的药液产生化学变化,也不会产生黑色的物质粘覆在表面,保证封装后的药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灌装充气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灌装充气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灌装充气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灌装充气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针管;2、充气槽;21、导向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灌装充气针,包括针管1,针管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2,充气槽2上段与针管1内部连通,充气槽2下段与针管1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21。该灌装充气针,在针管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2,充气槽2一方面与针管1内部连通,另一方面与针管1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21,当惰性气体自上而下进入针管1后,能够保证气体倾斜向下喷出,而不会出现负压吸气现象,同时从充气槽1喷出的倾斜向下的气流配合重力作用,有利于将瓶体内壁残留的药液向下吹落,避免高温熔融拉丝封口时残留在瓶颈内壁的药液产生化学变化,也不会产生黑色的物质粘覆在表面,保证封装后的药品质量。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充气槽2设有三个,沿针管1的轴向投影,三个充气槽2呈120°夹角均匀布置。这样能够保证瓶体瓶颈内壁周向都能够被充气槽2喷出的气流吹到。进一步地,导向斜面21与针管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10°≤β≤70°。夹角β在该范围内,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残留药液的吹落效果,另一方面也便于充气槽2的机械加工,降低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β=30°,使得充气槽2喷出的气流具有足够的强度,残留药液吹落效果良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针管1为中空结构,也即针管1下端开口,而非封闭结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充气槽2能够有效减弱针管1内的气流强度,针管1下端即便开口,喷出的气流强度也不会过大,不会导致药液溅起;进一步地,针管1采用下端开口结构,有利于提高瓶体内气体排出的速度,进而提高灌装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针管1下端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封闭结构,只是瓶体内气体排出的速度较慢。由于充气针本身为直径较细而长度较长的细长型中空零件,在其上加工出上述的充气槽2难度较大,成品率偏低。为此,本实施例中,充气槽2由电火花加工成型。具体加工成型时,根据刀具的位置将针管1装夹在机床上,刀具从侧面沿垂直针管1轴线方向进给,通过电火花成型的方式在管壁上切出上述充气槽2及导向斜面21,得到的充气槽2分流的气体多、流量大,同时去除的材料较少。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充气针,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2),所述充气槽(2)上段与针管(1)内部连通,充气槽(2)下段与针管(1)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充气针,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槽(2),所述充气槽(2)上段与针管(1)内部连通,充气槽(2)下段与针管(1)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体倾斜向下喷出的导向斜面(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充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槽(2)设有三个,沿所述针管(1)的轴向投影,三个所述充气槽(2)呈120°夹角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锋刘望军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