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27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该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包括平台、固定板、转向装置和刹车装置,所述固定板位于平台的上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前轮,两个所述前轮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向槽。该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配合设置,在动力踏板下压至底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接,将蓄电池的电流与电机接通,通过第一弹簧能在动力踏板下压后使动力踏板具有向上弹性作用力,松开动力踏板后使无人车减速和停车。

Driverless vehicle by wir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
本技术涉及无人车
,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
技术介绍
线控是机电行业特定短语,指机电控制里边的一种物理控制方式,主要是指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线缆或其他动作传到物体进行连接的。随着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线控技术将是未来汽车的发展的趋势,这使得底盘集成控制将成为可能,目前对于汽车线控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转向等方面的理论控制算法研究,而操纵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远程控制方面,但是对于应用于汽车研究并不多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一些人力无法工作的区域则会通过机器设备代替人工在该区域进行探查工作,通过无人驾驶车辆能进入该区域,但是目前的无人车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无人车的周期长,价格昂贵,采购成本大,而且控制工序比较复杂,在通过无人车工作前需要先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在使用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控制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和价格昂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包括平台、固定板、转向装置和刹车装置,所述固定板位于平台的上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前轮,两个所述前轮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的一侧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远离转动球的一端贯穿转向槽并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转向装置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向装置的内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转向装置的前后两侧并与两个前轮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装置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贯穿刹车装置并与前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转动槽内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刹车装置远离第一齿轮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周向上活动安装有刹车带,所述刹车带远离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刹车板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驱动箱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后轮,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后侧活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部与第二连接轴的周向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的内部一侧活动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驱动箱的一侧并与第四齿轮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板的后侧活动安装有动力踏板,所述动力踏板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下表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动力踏板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部贯穿升降槽的顶部并与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升降槽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可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的结构相同,两个所述调节杆相互平行设置。可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两个,两个所述卡槽相互对应。可选的,所述转动板呈水平设置在两个卡槽之间,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卡槽的内部。可选的,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为伞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与第四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可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槽的一侧与刹车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平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电机的开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一方面,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配合设置,在动力踏板下压至底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接,将蓄电池的电流与电机接通,通过第一弹簧能在动力踏板下压后使动力踏板具有向上弹性作用力,松开动力踏板后使无人车减速和停车。(2)、该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另一方面,在无人车需要转向时,通过转动板与卡槽的配合设置,顺逆时针带动转动板转动,能同时对两个前轮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控制该无人车的转向,通过刹车板的设置,在需要对无人车进行减速或驻车时,将刹车板通过滑槽向后滑动,第二齿轮为静置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摩擦将第一齿轮减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驱动箱结构俯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向装置结构俯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刹车装置结构俯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正剖示意图。图中:1、平台;2、固定板;3、转向装置;4、刹车装置;5、第一连接轴;6、前轮;7、转向槽;8、转向板;9、转动球;10、连接筋;11、卡槽;12、转动板;13、调节杆;14、转动槽;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延伸杆;18、刹车带;19、滑槽;20、刹车板;21、动力踏板;22、驱动箱;23、电机;24、第二连接轴;25、后轮;26、第三齿轮;27、第四齿轮;28、底板;29、升降槽;30、压杆;31、第一弹簧;32、第一电极;33、第二电极;34、第二弹簧;35、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包括平台1、固定板2、转向装置3和刹车装置4,固定板2位于平台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3,固定板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刹车装置4;固定板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5,第一连接轴5的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前轮6,两个前轮6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向槽7,转向槽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包括平台(1)、固定板(2)、转向装置(3)和刹车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位于平台(1)的上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3),所述固定板(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刹车装置(4);所述固定板(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前轮(6),两个所述前轮(6)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向槽(7),所述转向槽(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板(8),所述转向板(8)的一侧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球(9),所述转动球(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筋(10),所述连接筋(10)远离转动球(9)的一端贯穿转向槽(7)并与第一连接轴(5)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装置(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11),所述转向装置(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12),所述转向装置(3)的内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3),两个所述调节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转向装置(3)的前后两侧并与两个前轮(6)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装置(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14),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一端贯穿刹车装置(4)并与前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位于转动槽(14)内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刹车装置(4)远离第一齿轮(15)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7),所述延伸杆(17)的周向上活动安装有刹车带(18),所述刹车带(18)远离延伸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板(20),所述刹车板(20)的下方开设有滑槽(19),所述刹车板(20)活动安装在滑槽(19)的内部;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箱(22),所述驱动箱(2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轴(24),所述第二连接轴(24)的两端分别贯穿驱动箱(22)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后轮(25),所述驱动箱(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驱动箱(22)的内部后侧活动安装有第三齿轮(26),所述第三齿轮(26)的中部与第二连接轴(24)的周向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22)的内部一侧活动安装有第四齿轮(27),所述电机(23)的一端贯穿驱动箱(22)的一侧并与第四齿轮(27)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板(20)的后侧活动安装有动力踏板(21),所述动力踏板(21)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升降槽(29),所述升降槽(29)的下表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1),所述动力踏板(21)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30),所述压杆(30)的底部贯穿升降槽(29)的顶部并与第一弹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杆(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32),所述升降槽(29)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线控平台,包括平台(1)、固定板(2)、转向装置(3)和刹车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位于平台(1)的上表面一侧,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3),所述固定板(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刹车装置(4);所述固定板(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前后两端均活动安装有前轮(6),两个所述前轮(6)的一侧均开设有转向槽(7),所述转向槽(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向板(8),所述转向板(8)的一侧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球(9),所述转动球(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筋(10),所述连接筋(10)远离转动球(9)的一端贯穿转向槽(7)并与第一连接轴(5)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装置(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11),所述转向装置(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12),所述转向装置(3)的内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3),两个所述调节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转向装置(3)的前后两侧并与两个前轮(6)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装置(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14),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一端贯穿刹车装置(4)并与前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位于转动槽(14)内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刹车装置(4)远离第一齿轮(15)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7),所述延伸杆(17)的周向上活动安装有刹车带(18),所述刹车带(18)远离延伸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刹车板(20),所述刹车板(20)的下方开设有滑槽(19),所述刹车板(20)活动安装在滑槽(19)的内部;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箱(22),所述驱动箱(2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轴(24),所述第二连接轴(24)的两端分别贯穿驱动箱(22)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后轮(25),所述驱动箱(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驱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如海袁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