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书延专利>正文

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23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5:42
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旋转连接有后视镜,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弯曲处旋转连接有转接轴,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的贯穿有衔接盘,所述衔接盘的上方的一侧焊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和转接轴的表面均缠绕有传动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遮光布、转换箱以及操作板,使得在行车的过程中出现强光的照明时,即可快速安全的将光源进行屏蔽,转换箱内部的绕线盘和绕线柱成比例分布,从而在按动操作板,在有限的距离下能够将遮光布向下拉动与镜面包裹,同时该种操作只需通过指头的按压即可将其放下,增加了行车的安全。

An anti glare device for rear view mirror of non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防炫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从原先的步行转换为各种代步工具,其中摩托车使用的频率较高,但是生活中还是会频繁的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进行行驶,车辆不仅会面对来方车辆车灯的照明,而且后方车辆的车灯也会通过后视镜折射到驾驶者的眼部,强光的照射容易导致短暂的失明,从而导致了车祸的发生。现有的方式是将人体上半身进行移动,避免灯光的直射,但是在后方车辆较多时,无法避开后方的照明,并且在行驶的过程中移动身体,容易造成车辆的重心不稳而导致出现摔倒的情况,同时还采用对后视镜进行调整方向,在行驶过程必须空出一只手进行调整,该种方式对行车的安全造成了隐患,并且将后视镜调整到原先的位置也不方便。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避光不够方便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包括后视镜、支撑杆、转接轴、转向轴、传动绳、衔接盘、转换箱、绕线盘、绕线柱、收纳柱、固定夹、回收柱、遮光布、操作板、固定杆、旋转轴、套环,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旋转连接有后视镜,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弯曲处旋转连接有转接轴,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的贯穿有衔接盘,所述衔接盘的上方的一侧焊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和转接轴的表面均缠绕有传动绳;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套接有转换箱,所述转换箱的内侧中部旋转连接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前方中部焊接有绕线柱;所述后视镜的顶部套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前端镶嵌有收纳柱,所述收纳柱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回收柱,所述回收柱的表面缠绕有遮光布;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衔接盘之间镶嵌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方焊接有操作板。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绳设置有两截,其中一条传动绳的一端与绕线盘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板的端部连接,另一条传动绳的一端与绕线柱连接,另一端与遮光布的底端中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板、转接轴、转向轴和传动绳形成三角形的轨迹,且传动绳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传动绳。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盘的周长为绕线柱周长的4倍。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柱的长度比后视镜最宽长度长0.5cm。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布的内侧一端与回收柱的上方粘合。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板的一端为圆柱状与旋转轴连接,且端部与传动绳连接。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遮光布、转换箱以及操作板,使得在行车的过程中出现强光的照明时,即可快速安全的将光源进行屏蔽,转换箱内部的绕线盘和绕线柱成比例分布,从而在按动操作板,在有限的距离下能够将遮光布向下拉动与镜面包裹,同时该种操作只需通过指头的按压即可将其放下,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收纳柱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换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操作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视镜、101-支撑杆、102-转接轴、103-转向轴、104-传动绳、105-衔接盘、2-转换箱、201-绕线盘、202-绕线柱、3-收纳柱、301-固定夹、302-回收柱、303-遮光布、4-操作板、401-固定杆、402-旋转轴、403-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5,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包括有:后视镜1、支撑杆101、转接轴102、转向轴103、传动绳104、衔接盘105、转换箱2、绕线盘201、绕线柱202、收纳柱3、固定夹301、回收柱302、遮光布303、操作板4、固定杆401、旋转轴402、套环403,支撑杆10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后视镜1,支撑杆101的底部弯曲处旋转连接有转接轴102,支撑杆101的底部的贯穿有衔接盘105,衔接盘105的上方的一侧焊接有转向轴103,转向轴103和转接轴102的表面均缠绕有传动绳104;支撑杆101的中部套接有转换箱2,转换箱2的内侧中部旋转连接有绕线盘201,绕线盘201的前方中部焊接有绕线柱202,绕线盘201的周长为绕线柱202周长的4倍;后视镜1的顶部套接有固定夹301,固定夹301的前端镶嵌有收纳柱3,收纳柱3的长度比后视镜1最宽长度长0.5cm,收纳柱3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回收柱302,回收柱302的表面缠绕有遮光布303,遮光布303的内侧一端与回收柱302的上方粘合;支撑杆101的底部与衔接盘105之间镶嵌有套环403,套环403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401,固定杆401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轴402,旋转轴402的上方焊接有操作板4,操作板4的一端为圆柱状与旋转轴402连接,且端部与传动绳104连接,传动绳104设置有两截,其中一条传动绳104的一端与绕线盘201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板4的端部连接,另一条传动绳104的一端与绕线柱202连接,另一端与遮光布303的底端中部连接,操作板4、转接轴102、转向轴103和传动绳104形成三角形的轨迹,且传动绳104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传动绳104。其中,传动绳104设置有两截,其中一条传动绳104的一端与绕线盘201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板4的端部连接,另一条传动绳104的一端与绕线柱202连接,另一端与遮光布303的底端中部连接,两者分开进行缠绕,利用转速差将遮光布303快速的取下。其中,操作板4、转接轴102、转向轴103和传动绳104形成三角形的轨迹,且传动绳104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传动绳104,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的将操作板4进行移动,从而避免的在行驶中出现大幅度的动作。其中,绕线盘201的周长为绕线柱202周长的4倍,使得在旋转时,能够快速的将遮光布303取下。其中,收纳柱3的长度比后视镜1最宽长度长0.5cm,避免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将镜面进行遮挡。其中,遮光布303的内侧一端与回收柱302的上方粘合,能够将遮光布303进行支撑。其中,操作板4的一端为圆柱状与旋转轴402连接,且端部与传动绳104连接,通过杠杆原理将遮光布303快速取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时,首先将该种装置的固定夹301从后视镜1的上方向下移动,并将固定夹301的两端与后视镜1前端的边缘扣紧,接着将转换箱2安装在支撑杆101的上端,安装时确保传动绳104不会将收纳柱3内部扯处,并将操作板4嵌入在支杆杆101的底部,使用时,向下按压操作板4,通过杠杆原理将传动绳104向上拉扯,带动绕线盘201进行旋转,带动绕线柱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1)、支撑杆(101)、转接轴(102)、转向轴(103)、传动绳(104)、衔接盘(105)、转换箱(2)、绕线盘(201)、绕线柱(202)、收纳柱(3)、固定夹(301)、回收柱(302)、遮光布(303)、操作板(4)、固定杆(401)、旋转轴(402)、套环(403),所述支撑杆(10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后视镜(1),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弯曲处旋转连接有转接轴(102),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的贯穿有衔接盘(105),所述衔接盘(105)的上方的一侧焊接有转向轴(103),所述转向轴(103)和转接轴(102)的表面均缠绕有传动绳(104);所述支撑杆(101)的中部套接有转换箱(2),所述转换箱(2)的内侧中部旋转连接有绕线盘(201),所述绕线盘(201)的前方中部焊接有绕线柱(202);所述后视镜(1)的顶部套接有固定夹(301),所述固定夹(301)的前端镶嵌有收纳柱(3),所述收纳柱(3)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回收柱(302),所述回收柱(302)的表面缠绕有遮光布(303);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与衔接盘(105)之间镶嵌有套环(403),所述套环(403)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旋转轴(402),所述旋转轴(402)的上方焊接有操作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后视镜防炫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1)、支撑杆(101)、转接轴(102)、转向轴(103)、传动绳(104)、衔接盘(105)、转换箱(2)、绕线盘(201)、绕线柱(202)、收纳柱(3)、固定夹(301)、回收柱(302)、遮光布(303)、操作板(4)、固定杆(401)、旋转轴(402)、套环(403),所述支撑杆(10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后视镜(1),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弯曲处旋转连接有转接轴(102),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的贯穿有衔接盘(105),所述衔接盘(105)的上方的一侧焊接有转向轴(103),所述转向轴(103)和转接轴(102)的表面均缠绕有传动绳(104);所述支撑杆(101)的中部套接有转换箱(2),所述转换箱(2)的内侧中部旋转连接有绕线盘(201),所述绕线盘(201)的前方中部焊接有绕线柱(202);所述后视镜(1)的顶部套接有固定夹(301),所述固定夹(301)的前端镶嵌有收纳柱(3),所述收纳柱(3)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回收柱(302),所述回收柱(302)的表面缠绕有遮光布(303);所述支撑杆(101)的底部与衔接盘(105)之间镶嵌有套环(403),所述套环(403)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401),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延
申请(专利权)人:王书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