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捕焦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876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捕焦油装置,涉及化工环保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煤气中的杂质堵塞气体分布板上的通孔,提高煤气的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捕焦油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分布板、电场部和收集部;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分布板均布有多个通孔,分布板设置于筒体内;电场部位于上筒体内;收集部包括多个音叉部件、多个通气管和导流板,导流板设置于分布板和电场部之间,导流板的边缘和上筒体的侧壁之间存有缝隙,多个通气管均布于导流板且贯穿导流板,多个音叉部件均安装于下筒体的内壁,每一个音叉部件接触于分布板边缘的其中一个通孔,用于清理通孔。

Electric tar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捕焦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电捕焦油装置。
技术介绍
电捕焦油器,是一种利用高压电场使煤气中的粉尘焦油等杂质荷电,在电场作用下分离以达到收集粉尘、焦油等杂质的工业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负高压经过绝缘箱接入电晕极,电晕极与沉淀极之间因为高压而产生强电场。通过电场的煤气中的焦油、粉尘等颗粒物在强电场中荷电,荷电后的颗粒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沉淀极运动。到达沉淀极后,由于沉淀极属于阳极,带负电的颗粒物与带正电的沉淀极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后的颗粒物首先吸附于沉淀极,然后依靠自身重力沿沉淀极板下落。从而煤气中的焦油、粉尘等颗粒物从煤气中分离。现有三种不同结构的电捕焦油器:同心圆电捕焦油器、管式电捕焦油器、蜂窝式电捕焦油器。三种结构均是要使气体经过气体再分布板,到达电场,进行分离。在执行上述---方法时,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中和后的颗粒物沿沉淀极板下落至气体分布板后,往往会堵塞气体分布板上的部分通孔,使自煤气进口进入电捕焦油器内的煤气不能顺利通过气体分布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捕焦油装置,主要目的是避免煤气中的杂质堵塞气体分布板上的通孔,提高煤气的净化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捕焦油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分布板、电场部和收集部;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分布板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分布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用于将所述筒体分隔成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电场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用于产生电场;所述收集部包括多个音叉部件、多个通气管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分布板和所述电场部之间,所述导流板的边缘和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之间存有缝隙,用于将经所述电场部分离出来的煤气杂质引导至所述分布板的边缘,多个所述通气管均布于所述导流板且贯穿所述导流板,用于引流待分离煤气至所述电场部,多个所述音叉部件均安装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每一个所述音叉部件接触于所述分布板边缘的其中一个所述通孔,用于清理所述通孔。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所述音叉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形端、连杆和刷毛端,所述连杆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所述刷毛端接触于所述通孔。可选的,所述刷毛端包括刷毛和空心球,所述刷毛自所述空心球的中心贯穿所述空心球。可选的,自所述导流板的中心向所述导流板的边缘,所述导流板存在俯角。可选的,所述电场部由多个钢管和多个电晕线构成,每个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和每个所述钢管的下端错开。可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内、外两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形成循环水腔室,所述循环水腔室设有上出口和下进口。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设有电绝缘层。可选的,所述下筒体的侧壁连接有排污管,用于将富集于所述下筒体内的煤气杂质排出。可选的,所述下筒体的侧壁连接有防爆阀,用于防止所述下筒体超压。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待处理煤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筒体,再依次通过多个所述通孔、多个所述通气管,到达所述电场部。待处理的煤气在所述电场部的作用下,分离出杂质;分离出的杂质逐渐在电场部累积,最终因为自重脱离所述电场部,并沉降至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并沿所述导流板流至导流板的边缘,再次沉降至分布板的边缘通孔处,经所述通孔下降至所述下筒体内;伴随杂质通过通孔,同时,音叉部件清理通孔处的大粒径杂质,避免大粒径杂质在所述分布板边缘的通孔处架桥,避免所述通孔堵塞。因为导流板的覆盖作用,煤气杂质不会沉降至分布板中部的通孔,该部分通孔保证待处理煤气的顺利上升,而分布板边缘的通孔保证煤气杂质顺利沉降至所述下筒体,相对于现有的电捕焦油器,本装置提高了煤气净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捕焦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筒体1、分布板2、出气口3、进气口4、通孔5、下筒体6、通气管7、导流板8、引电绝缘子箱9、放散管10、U形端11、连杆12、刷毛13、空心球14、钢管15、电晕线16、循环水腔室17、排污管18、防爆阀19。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捕焦油装置,其包括:筒体、分布板2、电场部和收集部;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3,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4;分布板2均布有多个通孔5,分布板2设置于筒体内,用于将筒体分隔成上筒体1和下筒体6;电场部位于上筒体1内,用于产生电场;收集部包括多个音叉部件、多个通气管7和导流板8,导流板8设置于分布板2和电场部之间,导流板8的边缘和上筒体1的侧壁之间存有缝隙,用于将经电场部分离出来的煤气杂质引导至分布板2的边缘,多个通气管7均布于导流板8且贯穿导流板8,用于引流待分离煤气至电场部,多个音叉部件均安装于下筒体6的内壁,每一个音叉部件接触于分布板2边缘的其中一个通孔5,用于清理通孔5。电捕焦油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待处理煤气经进气口4进入筒体,再依次通过多个通孔5、多个通气管7,到达电场部。待处理的煤气在电场部的作用下,分离出杂质;分离出的杂质逐渐在电场部累积,最终因为自重脱离电场部,并沉降至导流板8的表面,并沿导流板8流至导流板8的边缘,再次沉降至分布板2的边缘通孔5处,经通孔5下降至下筒体6内;伴随杂质通过通孔5,同时,音叉部件清理通孔5处的大粒径杂质,避免大粒径杂质在分布板2边缘的通孔5处架桥,避免通孔5堵塞。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导流板8的覆盖作用,煤气杂质不会沉降至分布板2中部的通孔5,该部分通孔5保证待处理煤气的顺利上升,而分布板2边缘的通孔5保证煤气杂质顺利沉降至下筒体6,相对于现有的电捕焦油器,本装置提高了煤气净化效率。具体的,通气管7在导流板8上的分布轨迹呈同心圆,将待处理煤气均匀的引流至电场部中作为沉淀极的钢管15下端,因为现有技术中作为沉淀极的钢管15的排列轨迹也是同心圆,所以通气管7很好的对接了钢管15。具体的,上筒体1的上端设有引电绝缘子箱9,用于将电流引流至电场。具体的,上筒体1的上端还连接有放散管10,泄出上筒体1内的超压气体,用于避免由于出气口3堵塞,而造成的上筒体1超压。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音叉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形端11、连杆12和刷毛13端,连杆12通过支架连接于下筒体6的内壁,刷毛13端接触于通孔5。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进气口4进入下筒体6的待处理煤气高速冲击U形端11,U形端11共振,带动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杆12和刷毛13端共振,共振的刷毛13端摩擦分布板2边缘的通孔5,避免大粒径的煤气杂质架桥于通孔5,从而保证通孔5的通畅。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刷毛13端包括刷毛13和空心球14,刷毛13自空心球14的中心贯穿空心球14。在本实施方式中,刷毛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捕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分布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用于将所述筒体分隔成上筒体和下筒体;电场部,所述电场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用于产生电场;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包括多个音叉部件、多个通气管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分布板和所述电场部之间,所述导流板的边缘和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之间存有缝隙,用于将经所述电场部分离出来的煤气杂质引导至所述分布板的边缘,多个所述通气管均布于所述导流板且贯穿所述导流板,用于引流待分离煤气至所述电场部,多个所述音叉部件均安装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每一个所述音叉部件接触于所述分布板边缘的其中一个所述通孔,用于清理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捕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分布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用于将所述筒体分隔成上筒体和下筒体;电场部,所述电场部位于所述上筒体内,用于产生电场;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包括多个音叉部件、多个通气管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分布板和所述电场部之间,所述导流板的边缘和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之间存有缝隙,用于将经所述电场部分离出来的煤气杂质引导至所述分布板的边缘,多个所述通气管均布于所述导流板且贯穿所述导流板,用于引流待分离煤气至所述电场部,多个所述音叉部件均安装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每一个所述音叉部件接触于所述分布板边缘的其中一个所述通孔,用于清理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捕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叉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形端、连杆和刷毛端,所述连杆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所述刷毛端接触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聪兰志宾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山盈达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