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丛针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70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有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丛针集成块和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吊架、第一步进电机、丝杆和组合针支架组成;所述注射给药机构包括注射器、驱动注射器的第二步进电机,其中所述注射器的出口经软管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连通;所述的丛针集成块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模块和设在该模块下表面的一组空心针组成;所述震动按摩机构由电机和设在该电机输出轴上偏心块组成。本装置不仅一次移位可实施多点均匀叩刺并给药,而且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A kind of cluster needle therap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丛针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理疗用的对人体特定反射点加针刺激的装置,该装置还涉及将介质皮下注射输入人体内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丛针浅刺疗法的常用针具有梅花针、七星针和罗汉针,其中梅花针的使用最为普遍。梅花针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临床适应症极为广泛,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传统的梅花针外形似小锤,由针头和有弹性的针柄组成,其中针头是在锤头的端面上嵌设五根排列成梅花状的短针构成的,其效果主要靠使用者的操作技巧来控制针头叩刺到皮肤时的力度和频率,而且要把治疗所用药液浸在棉球里,边叩刺边涂抹,对使用者的操作要求极高,限制了这项中医针灸特色治疗技术的传承、普及和发展。基于以上种种不足,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研究机械装置来结合梅花针的形式,在扣刺的同时将药物注射至皮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2386945U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梅花针”。由该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描述并结合的图1和图2可知,在磁力棒6的控制下,带有磁铁7的空心梅花针10做上下往复运动,实施叩刺。但是,该“自动梅花针”明显存在下述不足:1、储药器9中的药液不知道如何在空心梅花针10做上下往复运动中进入人的皮肤内,就更谈不上定量给药了,因为图1和图2中看不到类似于注射器的结构;2、每叩刺一次操作者就必须作一次移位,这对于疾病反映点(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分布区域较大的病症,如背痛、腰痛来说就得反复移动针灸器械(自动梅花针),尤其是很难保证叩刺位置均匀一致;如果按其说明书第[0015]段的说法,每秒钟叩刺4次,操作者根本就来不及移动针灸器械;3、磁力棒6与磁铁7之间必然会产生撞击的噪声,患者会心生畏惧感;4、由于空心梅花针10的直径较传统梅花针的直径大,患者的疼痛感明显较增强,而该技术的方案又缺少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不仅一次移位可实施多点均匀叩刺并给药,而且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本技术解决上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和该机壳内的丛针集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有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和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吊架、第一步进电机、丝杆和组合针支架组成;其中,所述吊架为中部弯折的杆状,上头固定并悬吊于所述转角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弯折处下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吊架上所设滑槽的上部,所述丝杆设在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组合针支架为由竖杆和横边组成的倒T字形,其中竖杆的横截面为矩形并嵌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组合针支架的竖杆体内沿轴心线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设在该螺纹孔内;所述的吊架以竖向直线为起点的摆转角α不大于45°,且当α>0时,所述模块下表面至所述转角电机输出轴旋转中心的距离较α=0时增加倍;所述注射给药机构包括注射器、驱动注射器的第二步进电机,其中所述注射器的出口经软管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连通;所述的丛针集成块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模块和设在该模块下表面的一组空心针组成,其中,所述模块的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注射液分配腔,所述空心针的针孔均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内连通;所述丛针集成块对称固定于所述倒T字形的组合针支架的横边的下表面;所述震动按摩机构由电机和设在该电机输出轴上偏心块组成。上述方案中,由于所述注射器的出口经软管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连通,因此所述注射给药机构在机壳内的布置就比较自由,其中两种典型的布置方式如下:(1)所述的注射器与第二步进电机相对设在所述吊架的两侧,且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上串设一第二丝杆,该丝杆上套设有推板;所述的推板延伸至位于所述吊架另一侧的注射器的活塞杆头部并驱动该活塞杆实现注射给药;(2)所述的注射器和第二步进电机同轴设在所述吊架的同一侧,且二者之间设有驱动所述活塞杆实现注射给药的螺纹传动机构,该机构由串设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所述第二丝杆和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套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螺套组成。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丛针集成块上的空心针可以是单针沿所述模块的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也可以是五根组成的梅花针沿所述模块的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还可以是多根组成的阵例针沿所述模块的长度方向一字形排列。本技术丛针治疗装置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先由转角电机驱动丛针集成块在皮肤表面均匀移位,然后再由第一步进电机控制扣刺,因此整个装置移动一次可对一片区域实施多点均匀叩刺并给药,且所述空心针的叩刺深度基本一致;(2)在叩刺前即可先启动所述震动按摩机构对待叩刺治疗区域进行振动按摩,刺激血流,使局部肌肉组织膨胀变得松软,既可便于进针,又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附图说明图1-6为本技术所述丛针治疗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剖视),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仰视图,图6为图4中局部Ⅰ的放大图。图7-10为图1-6所示实施中扣刺进针机构和丛针集成块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为主视图(剖视),图8为左视图,图9为仰视图,图10为图8中D—D剖视放大图。图11为图1-6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丛针治疗装置中扣刺进针机构的五种摆转工作状态图。图12为计算所述转角电机由α=0(所述吊架处于竖直状态)转至α>0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行程的原理图,图中的直线箭头表示模块8的运动量方向。图13-17为本技术所述丛针治疗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主视图(剖视),图14为图1的E—E剖视图,图15为图1的F—F剖视图,图16为图1的G—G剖视图,图17仰视图。图18-22为图13-17所示实施中扣刺进针机构和丛针集成块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7为主视图(剖视),图18为左视图,图20为仰视图,图21为图18中H—H剖视放大图,图22为图18中局部Ⅱ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例1如图1-6所示,整个丛针治疗装置包括机壳1和设在机壳1内的丛针集成块、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和震动按摩机构。参见图1-5,所述的机壳1的下部主体为一矩形的盒体,该盒体上部的两侧向内收缩(见图3)然后向左弯曲并水平延伸(见图1)形成一横截面为矩形的把手16,该把手内设有电池17;所述的机壳1的盒体左头上部向左延伸扩展一横截面为矩形的扩展室18,以便于安放所述的注射给药机构。参见图7-10并结合图1,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2、吊架3、第一步进电机4、丝杆5和组合针支架6组成;其中,所述吊架3为中部弯折的杆状(见图1和7),上头通过半圆孔套设悬吊于所述转角电机2的输出轴上并由螺钉固定,弯折处下部的左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见图7和8);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固定在吊架3上所设滑槽的上部,所述丝杆5设在第一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组合针支架6为倒T字形,且由横截面为矩形的竖杆和横边组成;所述组合针支架6的竖杆嵌设在吊架3上所设的滑槽内,体内沿轴心线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5穿设在该螺纹孔内;所述组合针支架6横边的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有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丛针集成块和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吊架、第一步进电机、丝杆和组合针支架组成;其中,所述吊架为中部弯折的杆状,上头固定并悬吊于所述转角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吊架的中部弯折处下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吊架上所设滑槽的上部,所述丝杆设在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组合针支架为由竖杆和横边组成的倒T字形,其中竖杆的横截面为矩形并嵌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组合针支架的竖杆体内沿轴心线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设在该螺纹孔内;所述的丛针集成块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模块和设在该模块下表面的一组空心针组成;其中,所述模块的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注射液分配腔,所述空心针的针孔均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内连通;所述丛针集成块对称固定于所述倒T字形的组合针支架的横边的下表面;所述的吊架以竖向直线为起点的摆转角α不大于45°,且当α>0时,所述模块下表面至所述转角电机输出轴旋转中心的距离较α=0时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有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丛针集成块和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吊架、第一步进电机、丝杆和组合针支架组成;其中,所述吊架为中部弯折的杆状,上头固定并悬吊于所述转角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吊架的中部弯折处下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吊架上所设滑槽的上部,所述丝杆设在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组合针支架为由竖杆和横边组成的倒T字形,其中竖杆的横截面为矩形并嵌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组合针支架的竖杆体内沿轴心线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设在该螺纹孔内;所述的丛针集成块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模块和设在该模块下表面的一组空心针组成;其中,所述模块的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注射液分配腔,所述空心针的针孔均与所述注射液分配腔内连通;所述丛针集成块对称固定于所述倒T字形的组合针支架的横边的下表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生兵曹奕周美启王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