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机构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4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机构及吸尘器,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的后端重量较大导致使用者手腕压力过大的问题。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仓、电池仓和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位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连接有线缆,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过滤仓连通。所述吸尘机构应用于吸尘器,由于电池仓和电机分别位于吸尘机构的两端,因此使得吸尘机构整机重量更为均匀,压力更为分散,从而减轻吸尘机构尾端对于使用者手腕的压力。

Vacuum mechanism and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机构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机构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吸尘器作为一种便捷省力的家用电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接纳并使用。吸尘器可以替代传统的扫把,具有清洁室内尘土的功能。吸尘器内安装有具有抽风功能的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风叶轮,通电后,风叶轮转动产生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电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从而将携带灰尘的气体吸入。气体经过吸尘器内的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出,过滤出的灰尘等杂物留在吸尘器的尘杯中。现有的吸尘器中,电机安装于过滤装置和电池之间,电池位于电机后侧的位置,由于电池与电机重量均较大,因此使得在使用吸尘机构过程中使用者手腕压力较大,长时间使用将导致手腕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尘器的后端重量较大导致使用者手腕压力过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吸尘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仓、电池仓和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位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连接有线缆,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过滤仓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有所述过滤仓的区域的外侧设置有走线通道,所述线缆布设于所述走线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以及所述壳体设置有过滤仓的区域外壁,所述隔板、所述进风管道外壁和所述壳体外壁共同围成所述走线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弧形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两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至少有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手柄滑动装配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锁止件可拆卸连接,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锁止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呈U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仓包括具有开口的主体,以及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的盖体,所述主体与所述盖体卡合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吸尘机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吸尘机构应用于吸尘器中,由于电池仓和电机仓分别位于吸尘机构的前后两端,过滤仓位于电池仓与电机仓之间,因此吸尘器机身的整体重量更为均衡。在将吸尘机构与吸尘器的清洁端连接后,电池仓的部分重量作用于清洁端,从而进一步减轻对于使用者手腕的压力,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尘器的后端重量较大导致使用者手腕压力过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吸尘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吸尘机构中的进风管道连接的清洁端。所述吸尘器与上述吸尘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0-通风管道;20-电机仓;30-电池仓;40-过滤仓;50-走线通道;60-隔板;7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中均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中混合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中混合风门的俯视图。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尘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进风管道,壳体内设置有电机仓20、电池仓30和过滤仓40,过滤仓40位于电池仓30和电机仓20之间,电池仓30和电机仓20之间连接有线缆,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过滤仓40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吸尘机构应用于吸尘器中,由于电池仓30和电机仓20分别位于吸尘机构的前后两端,过滤仓40位于电池仓30与电机仓20之间,因此吸尘器机身的整体重量更为均衡。在将吸尘机构与吸尘器的清洁端连接后,电池仓30的部分重量作用于清洁端,从而进一步减轻对于使用者手腕的压力,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具体地,在电机仓20内设置有用于抽风的电机,在过滤仓40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过滤海帕,过滤网围成筒状,一端设置有堵盖,过滤海帕安装于另一端。携带灰尘的风经由进风管道进入过滤仓40,并进入过滤网的内腔,在风进入过滤网的内腔时,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或杂质被阻隔在过滤仓40位于过滤网外侧的区域,从而实现初步过滤,风带着剩下的颗粒较小的灰尘或者杂质经过过滤海帕后进入电机仓20,过滤海帕对于携带灰尘与杂质的风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将颗粒较小的灰尘、杂质与风分离,提高过滤效率。电池仓30与电机仓20之间通过线缆连通,具体地,电池仓30内设置有正负极板,线缆的一端与正负极板连接,另一端与电池仓30内安装的电机连接,当将电池安装于电池仓30后,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正负极板对应接触,从而通过线缆将电量传输至电机。为便于布设线缆,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设置有过滤仓40的区域的外侧设置有走线通道50,线缆布设于走线通道50。或者,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进风管道的部分区域设置于壳体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仓、电池仓和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位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连接有线缆,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过滤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仓、电池仓和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位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所述电池仓和所述电机仓之间连接有线缆,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过滤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所述过滤仓的区域的外侧设置有走线通道,所述线缆布设于所述走线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以及所述壳体设置有过滤仓的区域外壁,所述隔板、所述进风管道外壁和所述壳体外壁共同围成所述走线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弧形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