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2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39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形成于其中的腔体以及形成于腔体边缘的环形部;以及内胆,在内胆的外侧壁的顶端形成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适于被环形部支撑,从而在无需内胆的底部被主体支撑的情况下,将内胆固定在主体内。该烹饪器具的内胆支撑方式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可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烹饪器具,尤其是烹饪时压力较高的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煲等),主要通过以下这些方式来使得烹饪器具在烹饪时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第一种方式是通过锅盖与内胆相扣合而形成封闭的压力空间;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将内胆支撑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来形成压力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第一种方式,内胆为了保证可靠的扣合,需要较厚的内胆壁,由此相应地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和加工时的能耗。对于上述第二种方式,需要在烹饪器具的底部设置弹性元件。由于长期承受烹饪时的较高的压力,该弹性元件容易老化,导致压力控制不稳定甚至失效,产品故障率较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烹饪器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者其他潜在问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形成于其中的腔体以及形成于腔体边缘的环形部;以及内胆,在内胆的外侧壁的顶端形成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适于被环形部支撑,从而在无需内胆的底部被主体支撑的情况下,将内胆固定在主体内。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内胆在外侧壁的顶端处被支撑在主体的环形部上。通过该支撑方式,内胆与烹饪器具主体之间的压力支撑部位由现有的烹饪器具的底部改变为外侧壁的顶端处。由此,烹饪时的压力能够被均匀地传递并且分布到外侧壁顶端的周边以及环形部,具有可承受的压力高,受力均匀等优势。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支撑部位与设置在烹饪器具底部的内胆加热装置相分离。由此,烹饪器具的装配结构更为简单,简化了生产工序。特别是对于采用感应加热的电压力煲等烹饪时压力较高的烹饪器具,由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无法承受较高的压力,采用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使得内胆的底部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分离,从而避免烹饪时压力对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的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形成在外侧壁的顶端的凸缘。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内胆通过外侧壁的顶端的凸缘而被环形部支撑,避免了内胆底部与主体之间形成实质性的支撑力。同时,该支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部分,在外侧壁的外侧,并且与外侧壁相平行地延伸;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并且与凸缘相接触地远离外侧壁延伸;以及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并且远离外侧壁延伸,第三部分适于被环形部支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内胆通过外侧壁的顶端的凸缘以及支撑架而被环形部支撑。在这样的支撑方式中,支撑力由凸缘传递到支撑架,并且进一步传递到环形部,实现了稳定可靠的支撑。而且,用户的手或者工具能够进入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围绕的空间,从而能够通过提起支撑架而十分方便地将内胆从主体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还包括罩体,至少包围凸缘的端部以及第二部分的端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凸缘的端部以及第二部分的端部通过包覆罩体,能够防止端部的氧化。此外,罩体还具有美观以及防止用户在操作时被端部划伤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通过点焊和/或过盈配合而被耦接于内胆。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壁上形成有膨胀部或突起部,支撑架被耦接于凸缘与膨胀部或突起部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支撑架能够通过上述的各种方式或者结构而被可靠的固定在内胆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与内胆一体形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架与内胆一体形成,减少了烹饪器具整体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组装工艺,同时提高了支撑架与内胆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环绕外侧壁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支撑架环绕外侧壁的顶端而设置,增大了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环绕外侧壁的顶端的多个独立的支撑架分段。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支撑架分段设置,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的底部远离外侧壁的顶端而突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内胆的底部通过向外侧突出而形成了预变形结构,提高了内胆承受烹饪时压力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还包括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主体中并且适于对内胆内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其中在内胆的底部与感应加热装置之间存在间隙。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内胆的底部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分离,从而避免烹饪时压力对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的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还包括电阻发热盘,设置在主体中并且适于对内胆内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电阻发热盘通过至少一个弹性元件与主体连接,并且电阻发热盘与内胆的底部接触但无需为内胆提供支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电阻发热盘由弹性元件的压力而被压靠在内胆的底部。电阻发热盘与内胆的底部仅需接触以形成热传导而加热食物,但无需为内胆提供支撑,由此避免了弹性元件长期承受烹饪压力而导致的老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为电压力煲、电饭煲或者多功能煲。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尤其对于电压力煲,由于烹饪时压力较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内胆支撑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可靠的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本公开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烹饪器具的正向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支撑结构;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架与内胆的一种耦接方式;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架与内胆的另一种耦接方式;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架与内胆的又一种耦接方式;图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架与内胆的一种结构形式;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种支撑结构;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烹饪器具的正向剖视图。贯穿附图,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原理。如上文已经简述的,专利技术人注意到,现有的烹饪器具,尤其是烹饪时压力较高的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煲等),其内胆的支撑结构存在缺陷。对于通过锅盖与内胆相扣合的结构而言,内胆为了保证可靠的扣合,需要较厚的内胆壁,由此相应地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和加工时的能耗。对于将内胆支撑在烹饪器具的底部的结构而言,烹饪器具底部设置的弹性元件由于长期承受烹饪时的压力容易老化,导致压力控制不稳定甚至失效,产品故障率较高。此外,对于采用感应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由于感应加热装置的表面无法承受较高的压力,这也限制了感应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包括形成于其中的腔体(2)以及形成于所述腔体(2)边缘的环形部(3);以及内胆(4),在所述内胆(4)的外侧壁(41)的顶端形成有支撑结构(40),所述支撑结构(40)适于被所述环形部(3)支撑,从而在无需所述内胆(4)的底部(42)被所述主体(1)支撑的情况下,将所述内胆(4)固定在所述主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包括形成于其中的腔体(2)以及形成于所述腔体(2)边缘的环形部(3);以及内胆(4),在所述内胆(4)的外侧壁(41)的顶端形成有支撑结构(40),所述支撑结构(40)适于被所述环形部(3)支撑,从而在无需所述内胆(4)的底部(42)被所述主体(1)支撑的情况下,将所述内胆(4)固定在所述主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包括形成在所述外侧壁(41)的顶端的凸缘(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还包括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包括:第一部分(53),在所述外侧壁(41)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外侧壁(41)相平行地延伸;第二部分(51),与所述第一部分(53)的一端连接,并且与所述凸缘(43)相接触地远离所述外侧壁(41)延伸;以及第三部分(52),与所述第一部分(53)的另一端连接,并且远离所述外侧壁(41)延伸,所述第三部分(52)适于被所述环形部(3)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0)还包括:罩体(6),至少包围所述凸缘(43)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部分(51)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通过点焊和/或过盈配合而被耦接于所述内胆(4)。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李海桦朱明梅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浦嘉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