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嘉修专利>正文

远红外线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19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线杯垫,包括主体与远红外线块,且主体是两件式壳体组合而成,碳化硅块则藏设于两件式壳体之中,不易被水气影响,远红外线块是以碳化硅粉通过烧结等处理而成,本身自然产生远红外线效果,且烧结而成的远红外线块具有一定体积,因此能产生一定的远红外线效果,进而影响杯子中盛装的液体分子。

Far infrared co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红外线杯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垫,尤其是一种内部具有能自然产生远红外线效果的远红外线杯垫,远红外线块是藏设于杯垫的内部,且杯垫具有可更换的盖板。
技术介绍
一般人在饮用饮料时,在装盛饮料的杯体下方多会放置有一杯垫,借由杯垫来提供杯体与桌面阻隔的功能,此动作是为了避免装盛冷/热饮的杯体周缘产生凝结水而流向桌面,也可避免杯体滑动使得所盛装的饮料产生溢出的情形发生。然而传统杯垫仅具有上述的单一功能,并无其他附加价值,许多杯垫在使用后也只有丢弃一途径,因此十分浪费,若可增加杯垫的附加价值,不仅可让杯垫的功能多样化,更可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感受到全新的产品气息。现有加热杯垫的专利,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M435887的冷、热双面两用杯垫所示,所述专利前案说明一种冷、热双面两用杯垫,其包含:一封盖、一杯垫座及一冷热装置,其中,冷热装置容设于杯垫座的容置空间,具有一致冷芯片,所述致冷芯片在旁侧连接有二导电线,借此连接于一供电部,并将电流导入致冷芯片,而两端面分别形成有一冷端及一热端;借由上述结构,让用户可透过翻转杯垫,对杯具的饮料进行加冷或加热,而得以让饮料维持于高温或低温状态,以便于随时取得温热或冰凉的饮料,并得以保持饮料原有的风味,使达成增进使用方便性的功能。另一现有加热杯垫的专利,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M435887的远红外线加热杯垫所示,所述专利前案说明一种远红外线加热杯垫,包括:一杯垫本体,有至少一加热面,所述杯垫本体包含至少一电热单元,所述至少一电热单元对应所述至少一加热面,以提供所述至少一加热面一热能;一远红外线材,设置在所述杯垫本体的加热面,使所述远红外线材受所述热能影响而辐射一远红外线,并借所述远红外线辐射所述热能,借以产生加热的效果。然而使用时,杯子就直接放在远红外线材上,远红外线材容易有水痕,也不能排除水气有机会进入杯垫内部的可能性;此外,远红外线材是在加热面涂布或添加远红外线材料,且远红外线材只能于加热时才可辐射出远红外线,因此不加热时并无法自然产生远红外线效果,且远红外线材只有薄薄的一层,就算经加热,所产生的远红外线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然产生远红外线效果的杯垫,且远红外线块是藏设于杯垫主体的内部,因此不会被水气直接影响,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远红外线杯垫主要包括主体跟远红外线块,且主体主要是用两件式壳体相组而成,远红外线块则藏设两件式壳体中,其中,远红外线块是碳化硅块、陶瓷块或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基材。远红外线块是以高纯度的碳化硅粉材烧结而成,实施的初始,碳化硅粉材与低温结合剂各呈特定比例以进行混合,并拌搅成碳化硅浆料,碳化硅浆料再经过造粒、塑坯等步骤,最后烧结成本技术所称的远红外线块。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远红外线块的远红外线效果,因此在底座12及远红外线块3之间进一步设置电热组件,透过电热组件的热能提升远红外线效果,更有效影响杯子中液体的分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使杯垫承载杯子等容器的部分能重复清洗或更换,因此在杯垫主体的顶面上设置盖板,盖板还可做成可拆卸式,因此能取出清洗,也更换有各种不同图案或者不同材质的盖板,兼具功能性及产生不同美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使杯垫具有防滑效果,因此还设置防滑垫片在杯垫主体的底面,使杯垫在光滑平面上不会任意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远红外线杯垫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远红外线杯垫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远红外线杯垫1主体11罩壳12底座13容置槽14锁孔15凸柱17凸肋3远红外线块5电热组件7盖板8防滑垫片51USB电源连接线1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标及组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所述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远红外线杯垫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的远红外线杯垫100,主要包含主体1与远红外线块3,远红外线块3本身能产生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块3配置于主体1的内部空间,主体1可供如杯子等的容器放置。较佳的,远红外线块是碳化硅块、陶瓷块或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基材。远红外线块3的制作是先由一高纯度的碳化硅粉材烧结而成,实施的初始,碳化硅粉材与一低温结合剂各呈特定比例以进行混合,并拌搅成一碳化硅浆料,碳化硅浆料再经过造粒、塑坯等步骤,最后烧结成本技术所述的远红外线块3,所述远红外线块3的详细制作方式,为现有专利技术,在此不予赘述。主体1概呈上窄下宽的态样,主体1至少包括罩壳11及底座12,罩壳11及底座12经过组接而成为能置放杯子等容器的主体1,杯子放置于罩壳11的顶面(外侧面)上,主体1与现有技术的杯垫虽然都具有一定厚度,但本技术的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一空间,因此能容置远红外线块3或其他能产生远红外线的材料。罩壳11或底座12的内侧面上还形成有容置槽13,容置槽13具有一定深度以容置远红外线块3在内部,而使远红外线块3保持在固定位置;罩壳11与底座12之间可透过锁接方式而组接成一体,比如罩壳11的内侧面上形成具有锁孔的凸柱15,底座12在对应凸柱15处也设置有锁孔14,凸柱15与锁孔14配置于容置槽13的外侧,凸柱15与锁孔14的配置数量与配置位置仍视实际需要而有不同调整。罩壳11如以侧视观看,罩壳11的横切面概呈“ㄇ”形状,考虑罩壳11的结构强度,罩壳11还设置有多个凸肋17,多个凸肋17设置于罩壳的上板与侧板的交汇处,借以强化罩壳11的结构;底座12概呈板体状。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除了容置槽13的结构,其余结构大致与图1相同,在图2中,还进一步设置多个容置槽13,或者可视为一个容置槽13分隔成多个小隔间,为方便说明,后续说明都称作多个容置槽13,其中多个容置槽13具有许多排列配置形态,虽然图2所示的是数组型排列,但不以此为限;其中各容置槽13的尺寸可配合远红外线块的大小设置。远红外线块3可以透过黏合或嵌合的方式固定于容置槽13中;此外,当所述容置槽13形成于所述罩壳11的内侧面时,且当所述底座12组接于所述罩壳11时,使所述底座12大致靠近或靠抵于所述容置槽13的开放侧,以限制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远红外线块3的位置;因此组装时可先将罩壳倒置,也就是使容置槽13的开口侧朝上,此时远红外线块3能被轻易放入容置槽13,再把底座12覆盖于容置槽13上并锁接于罩壳11上,因此组装方便且可以只透过底座就盖住容置槽,使远红外线块3不掉出,其中底座不必实质接触容置槽的顶部,原则上靠近容置槽的顶部使远红外线块3不掉落的位置即可,当然也可以使底座将容置槽封盖起来。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所示的结构是在图1或图2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设置电热组件5,较佳的,电热组件5是设置于底座12及远红外线块3之间,为了说明电热组件的实施方式,因此图3中是以USB电源供电作为示例,当然也能用常规电池来供电,其中USB电源连接线51的一端与电热组件5构成电性连接,因此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线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内部具有一空间,所述主体至少由一罩壳及一底座组接而成;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远红外线块,用以产生远红外线,并配置所述主体内部的空间中,所述远红外线块是碳化硅块或陶瓷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线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内部具有一空间,所述主体至少由一罩壳及一底座组接而成;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远红外线块,用以产生远红外线,并配置所述主体内部的空间中,所述远红外线块是碳化硅块或陶瓷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或所述底座的内侧面上还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供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远红外线块配置其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线杯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容置槽,所述多个容置槽呈数组型排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线杯垫,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容置槽是形成于所述罩壳的内侧面时,且当所述底座组接于所述罩壳时,所述底座大致靠近或靠抵于所述容置槽的开放侧,以限制至少一个以上的碳化硅块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修庄明信
申请(专利权)人:张嘉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