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杯盖的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1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3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杯盖的茶杯,包括盖体,茶漏和杯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所述茶漏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收纳于所述外盖的内部,且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茶杯通过双杯盖的内盖完成了对茶水的防尘,又通过双杯盖的外盖解决了茶漏的放置问题,并通过结构设计上的改善,实现了外盖、内盖、茶漏及杯体的一体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A tea cup with two l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杯盖的茶杯
本申请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杯盖的茶杯。
技术介绍
茶杯是作为盛茶用具,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用玻璃制作的。用玻璃杯直接冲泡茶叶,有极高的观赏性。现有茶杯一般使用茶漏架设在茶杯杯口用于浸泡茶叶,泡完后将茶漏取出,茶杯里的茶水可以直接饮用。但在饮用茶水时,茶漏无处安放,直接放在桌面上会污染茶叶,而且茶漏中残留的茶水也会沾湿桌面,但若一直将茶漏放在杯子里,将导致茶叶浸泡过久,影响味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双杯盖的茶杯,包括:包括盖体,茶漏和杯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所述茶漏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收纳于所述外盖的内部,且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的顶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盖呈下凹型,其盖底为水平状,其边部以弧状与所述盖底连接并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杯体的开口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盖为内空圆柱体,其内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外盖的内径的大小相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手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内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茶漏的顶端架设在所述阶梯状内凹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茶漏的开口边部还设置一弧形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以可转动部件与所述边部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提手的大小与所述茶漏的开口大小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的外壁上还设有一杯把。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双杯盖的茶杯,包括盖体,茶漏和杯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所述茶漏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收纳于所述外盖的内部,且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杯通过改善结构上的设计,实现了外盖、内盖、茶漏及杯体的一体化,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杯盖茶杯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杯盖茶杯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杯盖茶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杯盖茶杯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杯盖茶杯,如图1-4所示,包括盖体1,杯体2和茶漏3;所述盖体1覆盖于所述杯体2的顶端,所述茶漏3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2的开口处;所述盖体1包括外盖11和内盖12,所述内盖12收纳于所述外盖11的内部,且所述内盖12的外径与所述杯体2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2的顶端。在应用例中,所述内盖12呈下凹型,其盖底为水平状,其边部以弧状与所述盖底连接并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杯体的开口相适配,使所述内盖12正好能够覆盖在所述杯体2的开口之上,同时所述内盖12的外径大小也与所述外盖11的内径相一致,以使得所述内盖12可以被被收纳于所述外盖11之内。具体地,所述外盖11为内空圆柱体,其内径与所述杯体2的外径的大小相一致,使得所述外盖11与所述杯体2的开口相互扣合,以封闭茶杯,避免茶水的散漏。本实施例公开的双杯盖茶杯使得所述内盖12的外径与所述外盖11的内径的大小相一致,所述外盖11的内径与所述杯体2的外径相一致,所述内盖12的外径与杯体2的外径相一致,这种设计既实现了内盖12将杯体2完全覆盖,又实现了内盖12位于外盖11之中,同时所述外盖11对所述杯体2起到了封闭作用。通过改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外盖11,内盖12、茶漏3及杯体2的一体化。具体地,所述内盖12上设有一个手持部121,根据人的抓取习惯及力的平衡原理,一般将手持部121设计在所述内盖外表面的中央位置。参照图2,所述杯体2包括外壳21和内胆22,所述内胆22的开口处设置有阶梯状内凹221,所述茶漏3的顶端架设在所述阶梯状内凹221处。参照图3,所述茶漏3的开口边部还设置一弧形提手31,所述提手31的两端以可转动部件与所述边部相连接。并且,所述弧形提手31的大小与所述茶漏3的开口大小相适配。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所述提手31将茶漏3从茶杯中拿出来,放置于倒放的外盖上或者将茶漏3放进茶杯中。通过可转动部件的连接,在闭合茶杯时,可以将所述提手31旋转至所述杯体2的边侧,然后盖上内盖12和外盖11,不影响茶杯的一体化设计。参照图1可知,所述杯体2的外侧壁上还装有一杯把4。在一应用例中,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双杯盖茶杯的完整状态。具体地,用户使用所述茶杯时,首先打开所述茶杯的外盖,并将所述外盖倒放于桌面上,手持所述内盖的手持部,将其拿起,放至倒放在桌面上的外盖之中,往所述杯体的茶漏中加入茶叶,倒入开水;将所述内盖放至所述茶杯的开口上,封闭茶杯,实现防尘作用,让茶叶浸泡;在茶叶浸泡完毕之后,取下内盖,将所述茶漏从所述茶杯中取出,放置于倒放在桌面上的外盖上,这样既避免了对茶漏的污染,又避免了茶漏弄湿桌面,同时茶漏也不用一直在茶杯中浸泡,使茶水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在用户喝茶的过程中,所述内盖可以放在所述茶杯的开口上,对所述茶杯起到封闭作用,既实现了防尘,又实现了保温。本实施例公开的双杯盖茶杯,通过结构设计上的改善,使外盖的内径与内盖的外径相一致,内盖的外径与杯体的开口的大小相一致,茶漏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实现了外盖、内盖、茶漏及杯体的一体化。本实施例公开的双杯盖茶杯,通过外盖的设计解决了泡茶完成后的茶漏的放置问题及过程中茶水的分离问题,通过内盖的设计实现了防尘效果,同时又将双杯盖、茶漏及杯体进行一体化的结构设计,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杯盖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茶漏和杯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所述茶漏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收纳于所述外盖的内部,且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杯盖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茶漏和杯体;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杯体的顶端,所述茶漏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收纳于所述外盖的内部,且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适配以便于可扣合于所述杯体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呈下凹型,其盖底为水平状,其边部以弧形与所述盖底连接并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杯体的开口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为内空圆柱体,其内径与所述杯体的外径的大小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外径与所述外盖的内径的大小相一致。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索瓦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