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3258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2:44
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属于门型拉线塔升级改造技术领域,该提升方法包括:1)连接临时拉线Ⅰ,将临时拉线Ⅰ连接在地面上,将两立柱固定;2)运用临时拉线Ⅱ将立柱和横担锁紧相连,使门型拉线塔受力平衡;3)运用锁紧绳将两个地线架端部锁紧连接;4)将中相导线提升至中横担的底平面附近;5)拆开中横担,同时调整临时拉线Ⅱ使中横担在张开后受力平衡;6)将中相导线穿过中横担后提升至中横担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操作方便省力,保留了原门型拉线塔或同时进行新塔组立与原门型拉线塔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而且降低了工作强度,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型拉线塔升级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输电线路在门型拉线塔的升高改造中,新塔组立与原门型拉线塔配合或保留原门型拉塔时,随着新塔组立逐步升高,原门型拉线的中相导线将受原门型拉线塔呼高的限制无法继续升高,此时对旧塔进行拆除,当旧塔拆除完毕再组立新塔,最后附件安装。该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导线落地甚至过夜对导线本体不安全;2、导线落地后对交叉跨越中的低压线路及通行道路产生影响;3、组立新塔和拆除旧塔不能同时作业,工作效率低,停电时间长,供电可靠性低;4、无法原地保留原门型拉线塔,增加了施工强度,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如何在保留原门型拉线塔的基础上组建新塔,同时原门型拉线塔上的导线无需落地处理,组立新塔和拆除旧塔可同时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是目前门型拉线塔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主要解决了由于在原拉线塔上组立新塔时,由于呼高的原因,使中相导线提升困难,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施工强度增大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受力转移的方法将整体受力的门型拉线塔转移至两个立柱受力,使两个立柱受力平衡后,拆除中横担的可拆卸连接处,通过调整门型拉线塔在中横担部位的受力,使中横担部位打开大于中相导线的直径的宽度,然后将中相导线提升至中横担之上,然后将中横担合拢复原,可保留原门型拉线塔或同时进行新塔组立与原门型拉线塔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而且降低了工作强度,无需将中相导线落地处理,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拉线塔包括中横担及其两端的边横担,中横担的上下横梁分别通过拼接可拆卸方式相连,中横担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中横担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中横担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所述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中横担与立柱的连接处连接临时拉线Ⅰ,并将临时拉线Ⅰ连接在地面上,将两立柱牢固固定;2)运用多根临时拉线Ⅱ将立柱和中横担、边横担锁紧固定相连,使中横担可拆卸连接处两侧的门型拉线塔受力平衡;3)运用锁紧绳将两个地线架端部锁紧连接;4)使用承力工具将中相导线提升至中横担的底平面附近;5)拆开中横担的拼接连接处,同时调整临时拉线Ⅱ使中横担在张开后受力平衡稳定;6)使用承力工具将中相导线穿过中横担的张开部位将其提升至中横担之上,合拢中横担,使原门型拉线塔复原。进一步地,所述地线架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所述边横担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进一步地,所述中横担的上下横梁之间分别设置有断口,所述断口设置在所述中横担的一端,所述断口处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有角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临时拉线Ⅱ设置有3条,分别包括连接在边相导线挂点和立柱之间的拉线Ⅰ、连接在中相导线挂点和立柱之间的拉线Ⅱ以及连接在另一个边相导线挂点和另一个立柱之间的拉线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锁紧绳连接在两个地线挂点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承力工具包括手扳葫芦和滑车组,所述手扳葫芦滑动连接在所述中横担的下横梁上,所述滑车组包括悬挂在中横担的下横梁上的两个起重滑车,两个起重滑车设置在手扳葫芦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通过在门型拉线塔上安装临时拉线和锁紧绳,将整体受力的门型拉线塔转移至两个立柱受力,使两个立柱受力平衡后,拆除中横担的可拆卸连接处,通过调整门型拉线塔在中横担部位的受力,使中横担部位打开大于中相导线的直径的宽度,然后将中相导线提升至中横担之上,合拢中横担,使原门型拉线塔复原,保留了原门型拉线塔或同时进行新塔组立与原门型拉线塔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而且降低了工作强度,无需将中相导线落地处理,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2、具体地,运用两个起重滑车将中相导线的两端起吊定位,再运用两个起重滑车中间的手扳葫芦将中相导线的中部提升至中横担的底平面附近,然后从中横担上下横梁的断口处穿过,提升到中横担之上,运用手扳葫芦和滑车组提升中相导线,提升更加方便省力。综上,该提升方法操作方便省力,保留了原门型拉线塔或同时进行新塔组立与原门型拉线塔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而且降低了工作强度,无需将中相导线落地处理,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门型拉线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放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中横担,11.断口,12.连接螺栓,13.角钢,2.边横担,21.边相导线挂点,3.地线架,31.地线挂点,4.立柱,5.中相导线挂点,6.临时拉线Ⅰ,7.临时拉线Ⅱ,71.拉线Ⅰ,72.拉线Ⅱ,73.拉线Ⅲ,8.承力工具,81.手扳葫芦,82.滑车组,9.中相导线,10.锁紧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其中的门型拉线塔包括中横担1及其两端的边横担2,中横担1的上下横梁分别通过拼接可拆卸方式相连,具体地,如图2所示,中横担1的上下横梁之间分别设置有断口11,断口11设置在中横担1的一端,断口11处通过连接螺栓12固定有角钢13,通过角钢13将断口11处拼接相连。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地线架3末端向内弯折并设置地线挂点31,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5,边横担2顶端设置边相导线挂点21,该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中横担1与立柱4的连接处连接临时拉线Ⅰ6,该临时拉线Ⅰ6可设置为对称布置的两条,也可设置为四条,每两条的一端均固定在中横担1与立柱4的连接处且形成人字形,并将临时拉线Ⅰ6的另一端连接在地面上,并运用棘轮式紧线器将临时拉线Ⅰ6锁紧,将两立柱4牢固固定。2)将多根临时拉线Ⅱ7将立柱4和中横担1、边横担2锁紧固定相连,其中的临时拉线Ⅱ7设置有3条,分别包括连接在边相导线挂点21和立柱4之间的拉线Ⅰ71、连接在中相导线挂点5和立柱4之间的拉线Ⅱ72以及连接在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拉线塔包括中横担(1)及其两端的边横担(2),中横担(1)的上下横梁分别通过拼接可拆卸方式相连,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5),所述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中横担(1)与立柱(4)的连接处连接临时拉线Ⅰ(6),并将临时拉线Ⅰ(6)连接在地面上,将两立柱(4)牢固固定;2)运用多根临时拉线Ⅱ(7)将立柱(4)和中横担(1)、边横担(2)锁紧固定相连,使中横担(1)可拆卸连接处两侧的门型拉线塔受力平衡;3)运用锁紧绳(10)将两个地线架(3)端部锁紧连接;4)使用承力工具(8)将中相导线(9)提升至中横担(1)的底平面附近;5)拆开中横担(1)的拼接连接处,同时调整临时拉线Ⅱ(7)使中横担(1)在张开后受力平衡稳定;6)使用承力工具(8)将中相导线(9)穿过中横担(1)的张开部位将其提升至中横担(1)之上,合拢中横担(1),使原门型拉线塔复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拉线塔包括中横担(1)及其两端的边横担(2),中横担(1)的上下横梁分别通过拼接可拆卸方式相连,中横担(1)两端上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地线架(3),中横担(1)两端下平面分别对称连接有立柱(4),中横担(1)中间部位下平面上设置中相导线挂点(5),所述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中横担(1)与立柱(4)的连接处连接临时拉线Ⅰ(6),并将临时拉线Ⅰ(6)连接在地面上,将两立柱(4)牢固固定;2)运用多根临时拉线Ⅱ(7)将立柱(4)和中横担(1)、边横担(2)锁紧固定相连,使中横担(1)可拆卸连接处两侧的门型拉线塔受力平衡;3)运用锁紧绳(10)将两个地线架(3)端部锁紧连接;4)使用承力工具(8)将中相导线(9)提升至中横担(1)的底平面附近;5)拆开中横担(1)的拼接连接处,同时调整临时拉线Ⅱ(7)使中横担(1)在张开后受力平衡稳定;6)使用承力工具(8)将中相导线(9)穿过中横担(1)的张开部位将其提升至中横担(1)之上,合拢中横担(1),使原门型拉线塔复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型拉线塔中相导线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架(3)末端向内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文颖何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