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321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对第一电极层图案化,以使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三电极;在子像素区域之间、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以及子像素区域和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形成像素定义层;在第三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在第一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发光层和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减少了精密掩膜版或者高精度的喷墨打印设备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全面屏的趋势到来,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将逐渐被淘汰,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逐步成为主流。现有技术中,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光学式指纹识别。在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中,光学式指纹识别探测器一般位于显示面板的屏下。显示面板的光线照射指纹,指纹返回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照射至光学式指纹识别探测器,光学式指纹识别探测器对光线进行分析,实现指纹识别。当光学式指纹识别探测器设置于显示面板内部时,可以减小显示屏的厚度,有利于显示屏的超薄、超轻设计。但是,光学式指纹识别探测器设置于显示面板内部时,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太高,不利于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和至少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位于子像素区域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发光器件;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包括位于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光敏二极管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功能层和第四电极;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图案化,以使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三电极;在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以及所述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形成像素定义层;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lift-off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可选地,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在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光刻胶层;对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图案化,使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覆盖所述子像素区域,并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以及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相邻的像素定义层形成开口区;所述第一光刻胶层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去除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可选地,所述开口区为倒梯形。可选地,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在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层;对所述第二光刻胶层图案化,使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位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去除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外的生物特征识别单元的功能层;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层。可选地,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活性层。可选地,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电极修饰层。可选地,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子像素区域形成像素驱动晶体管,以及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形成开关晶体管;所述像素驱动晶体管中的各膜层与所述开关晶体管中对应的各膜层同层设置。可选地,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覆盖所述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区域。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薄膜封装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准直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可接收光线的角度。可选地,所述准直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子像素区域无交叠;所述准直结构包括微球和/或黑色矩阵;所述微球覆盖所述光敏二极管,所述黑色矩阵围绕所述光敏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光敏二极管的第三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避免在形成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时使用精密掩膜版或者高精度的喷墨打印设备进行光敏二极管功能层的图案化,从而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5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6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07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105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106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107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505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506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507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508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薄膜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准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0,以及多个像素单元120和至少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单元130,设置在基板110的一侧;像素单元120包括多个子像素121,子像素121包括发光器件1211。生物特征识别单元130包括光敏二极管1311。发光器件1211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11、发光层12和第二电极13。光敏二极管1311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21、功能层22和第四电极23。具体地,发光器件1211的第一电极11和光敏二极管1311的第三电极21可以同层设置,发光器件1211的第二电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和至少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位于子像素区域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发光器件;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包括位于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光敏二极管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功能层和第四电极;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图案化,以使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三电极;在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以及所述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形成像素定义层;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和至少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位于子像素区域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发光器件;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包括位于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光敏二极管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功能层和第四电极;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图案化,以使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的第一电极层为第三电极;在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以及所述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之间形成像素定义层;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lift-off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包括:在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光刻胶层;对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图案化,使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覆盖所述子像素区域,并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以及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区域相邻的像素定义层形成开口区;所述第一光刻胶层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功能层;去除所述第一光刻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华陶洪刘本昌徐苗李民徐华王磊彭俊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