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93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具有十二片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构成调焦透镜组,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构成变倍透镜组;光阑设置在补偿透镜组和变倍透镜组之间,并对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的屈光率和面型进行相应限定,且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中至少有两个透镜相互胶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大通光,光圈值最小达到1.4,传递函数的管控好,解析度高,焦距段跨度大,视场角跨度大,红外共焦性好,可见光时色差管控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使用非常便捷。但目前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的变焦镜头还存在着以下缺陷:通光较小,低照特性不好,在光线不好情形下,不可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对传递函数管控不好,分辨率低,低解析,图像锐度差,图像不均匀;焦距段跨度小,视场角跨度小,切换灵活性差;红外共焦性不好,在切换可见红外的时候离焦量大,需要切换片或滤光片补偿;红外共焦镜头在可见光时色差会偏大,色彩还原不准确,容易产生蓝紫边现象。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的变焦镜头进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焦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光阑以及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构成调焦透镜组;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十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构成变倍透镜组;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中至少有两个透镜相互胶合,该变焦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二片。进一步的,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进一步的,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更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vd3-vd4>28,其中,vd3和vd4分别为该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更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vd6-vd7>30,其中,vd6和vd7分别为该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更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vd11-vd12>30,其中,vd11和vd12分别为该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vd3>56,vd6>60,vd11>60,其中,vd3、vd6和vd11分别为该第三透镜、第六透镜和第十一透镜在d线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nd8>1.8,nd9>1.8,nd12>1.8,其中,nd8、nd9和nd12分别为该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二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0.3<fw/BFLw<0.4,其中,fw为最短焦距(即广角位置时的焦距),BFLw为最短焦距时的后焦距。进一步的,该变焦镜头更满足:0.7<ft/BFLt<0.8,其中,ft为最长焦距(即长焦位置时的焦距),BFLt为最长焦距时的后焦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光大,低照特性好,在光线不好情形下,亦可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本专利技术对传递函数管控好,高分辨率,高解析,图像锐度高,图像均匀。本专利技术焦距段跨度大,视场角跨度大,切换灵活性强。本专利技术红外共焦性好,广角模式下切换可见红外的时候离焦量小(可小于3μm)。本专利技术可见光时色差管控较好(小于5.5μm),色彩还原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可见光0.435-0.656μm的离焦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红外850nm的MTF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红外线850nm的离焦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纵向像差图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可见光0.435-0.656μm的离焦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红外850nm的MTF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红外线850nm的离焦曲线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纵向像差图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可见光0.435-0.656μm的离焦曲线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红外850nm的MTF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红外线850nm的离焦曲线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纵向像差图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可见光0.435-0.656μm的离焦曲线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红外850nm的MTF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红外线850nm的离焦曲线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处于最长焦距时的纵向像差图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处于最短焦距时的可见光0.435-0.656μm的离焦曲线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处于最短焦距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光阑以及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构成调焦透镜组;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十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构成变倍透镜组;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中至少有两个透镜相互胶合,该变焦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二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光阑以及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构成调焦透镜组;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十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至第十二透镜构成变倍透镜组;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中至少有两个透镜相互胶合,该变焦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二片。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光王世昌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