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2813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包括保温联箱和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端插入到保温联箱内,所述保温联箱内穿设有一根换热承压导管,所述保温联箱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联箱两端具有与保温联箱内腔连通的连接端管,且连接端管套在所述换热承压导管外,连接端管上连接有双向倒流管件,所述换热承压导管贯穿双向倒流管件,所述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有排气阀或进液阀。通过换热承压导管来加热其内部的自来水,换热承压导管承压运行压力10公斤以上,使本供热系统可直通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热站采暖管网、地源热泵系统、锅炉系统等承压系统,结构简单,承压能力强,降低供热系统的成本。

A kind of heating system with vacuum tub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供热
,涉及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集热器主要以真空管式集热器为主,真空管式集热器在市场流通的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单体家用式,第二类为组合式工程模块,第三类为热管式。上述三类集热器性价比分析:第一类为单体家用式,性价比高,属常压运行模式;第二类为组合式工程模块,性价比高,属常压运行模式,但由于模块的结构决定了其不能承压的缺点;第三类为热管式,性价比低,属承压运行模式。常压与承压的特性概念:真空管式集热模块的常压概念:由于集热联箱内胆与真空管之间的密封是硅胶圈结合的,国家标准运行压力为0.6公斤,而市政自来水管网运行压力为3公斤,采暖管网运行压力为10公斤,因此第二类为组合式工程模块绝对不能与市政自来水管网、采暖管网直接连通运行;承压的特性概念就不难理解了,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热采暖管网均属承压模式。常压与承压设备投入经济分析:在两种设备系统的结构和标准相同的条件下,承压设备系统投入是常压设备系统投入的2.5倍。综上所述:常压系统与承压系统的结合研发,迫在眉睫,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将为国家大面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起到举足轻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自来水在换热承压导管内循环流动,位于保温联箱内的导热液将热量转移到换热承压导管上,通过换热承压导管来加热其内部的自来水,换热承压导管承压运行压力10公斤以上,使本供热系统可直通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热站采暖管网、地源热泵系统、锅炉系统等承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包括保温联箱和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端插入到保温联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联箱内穿设有一根换热承压导管,所述保温联箱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联箱两端具有与保温联箱内腔连通的连接端管,且连接端管套在所述换热承压导管外,连接端管上连接有双向倒流管件,所述换热承压导管贯穿双向倒流管件,所述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有排气阀或进液阀。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承压导管为不锈钢波纹管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包括与连接端管连接的活接套、与活接套连接的三通接头、与三通接头一端连接并将其封闭的锥形隔离套,三通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阀或进液阀,换热承压导管依次穿过活接套、三通接头和锥形隔离套,锥形隔离套内壁与换热承压导管外壁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接套两端分别与连接端管、三通接头螺纹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与锥形隔离套螺纹连接。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包括与连接端管连接的活接套、两端均与活接套连接的四通接头,四通接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排气阀和进液阀。进一步的,所述活接套两端分别与连接端管、四通接头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常压集热模式,保温联箱和真空集热管均在常压状态下工作,技术难度低,运行成本低;采用承压运行模式,高压的自来水在换热承压导管内流动,换热承压导管为不锈钢波纹管,可承受运行压力为10公斤,且可直接与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热采暖管网直通。2.双向倒流管件可套在换热承压导管外与保温联箱的连接端管连通,用于排气和补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三通接头的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三通接头的双向倒流管件连接进液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四通接头的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排气阀和进液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本系统与市政管网直通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联箱;2、真空集热管;3、换热承压导管;4、连接端管;5、双向倒流管件;51、活接套;52、三通接头;53、锥形隔离套;54、排气阀;55、进液阀;56、四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包括保温联箱1和真空集热管2,所述真空集热管2的内端插入到保温联箱1内,所述保温联箱1内穿设有一根换热承压导管3,所述换热承压导管3为不锈钢波纹管制成。所述保温联箱1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联箱1两端具有与保温联箱1内腔连通的连接端管4,且连接端管4套在所述换热承压导管3外,连接端管4上连接有双向倒流管件5,所述换热承压导管3贯穿双向倒流管件5,所述双向倒流管件5连接有排气阀54或进液阀55。如图2所示,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5包括与连接端管4连接的活接套51、与活接套51连接的三通接头52、与三通接头52一端连接并将其封闭的锥形隔离套53,三通接头52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阀54,换热承压导管3依次穿过活接套51、三通接头52和锥形隔离套53。如图3所示,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5包括与连接端管4连接的活接套51、与活接套51连接的三通接头52、与三通接头52一端连接并将其封闭的锥形隔离套53,三通接头52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阀54,换热承压导管3依次穿过活接套51、三通接头52和锥形隔离套53。所述活接套51两端分别与连接端管4、三通接头52螺纹连接,所述三通接头52与锥形隔离套53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5包括与连接端管4连接的活接套51、两端均与活接套51连接的四通接头56,四通接头56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排气阀54和进液阀55,所述活接套51两端分别与连接端管4、四通接头56螺纹连接。本供热系统与市政管网直通运行模式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供热系统由若干个保温联箱1串联而成,保温联箱1之间通过双向倒流管件5连通,可通过双向倒流管件5对整个集热系统进行排气及导热液补液作业。运行单元为一整条换热承压导管3贯穿整个系统,这样承压能力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包括保温联箱和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端插入到保温联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联箱内穿设有一根换热承压导管,所述保温联箱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联箱两端具有与保温联箱内腔连通的连接端管,且连接端管套在所述换热承压导管外,连接端管上连接有双向倒流管件,所述换热承压导管贯穿双向倒流管件,所述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有排气阀或进液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包括保温联箱和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端插入到保温联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联箱内穿设有一根换热承压导管,所述保温联箱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联箱两端具有与保温联箱内腔连通的连接端管,且连接端管套在所述换热承压导管外,连接端管上连接有双向倒流管件,所述换热承压导管贯穿双向倒流管件,所述双向倒流管件连接有排气阀或进液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承压导管为不锈钢波纹管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管式常压集热承压运行为一体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倒流管件包括与连接端管连接的活接套、与活接套连接的三通接头、与三通接头一端连接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星钟同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