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254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是以煤矸石为基础原料,掺杂低品位磷矿,钾矿,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煤矸石释放其中的有用营养成份,制备煤矸石微生物肥料是煤矸石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是一种绿色化的煤矸石使用方案。

A method of making microbi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用藤黄微球菌解离煤矸石制作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一种以煤炭资源为主导结构,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矸石是在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炭量低固体废弃物,约占原煤炭产量的15%-20%。多年来的生产积累,国内各产煤区估计有数十亿吨煤矸石废弃。废弃的煤矸石多以露天形式堆积,形成无数个煤矸石山。露天堆放的煤矸石,经雨水冲淋后,煤矸石会逐渐风化,其中有害物质会被逐渐溶解,并随雨水流进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矸石中由于含有碳、硫、磷、钾、有机质等成份,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用来制备硫酸,其中的硫含量又太低,成本高;用来制砖由于硫、磷等,后期泛霜严重,影响砖的强度;用来铺设道路,由于这些成份的氧化,导致道路鼓包。由于各种原因,至今煤矸石未得到有效利用。煤炭根据硫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硫煤和低硫煤,硫含量在煤炭中含量的变化幅度很大,最高为8%,最低为0.12%。煤矸石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份,如含有有机质、磷、钾、硅、氮等。其中的所含的磷、钾等多以难溶的矿物形式存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由此可见,本领域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出更多可解离煤矸石中的钾、磷、硅、钙和/或硫的新菌株,应用于微生物肥料的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煤矸石释放其中的有用营养成份,制备煤矸石微生物肥料是煤矸石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是一种绿色化的煤矸石使用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以煤矸石为原料,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肥料。前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是以用煤矸石为基础原料,掺杂低品位磷矿、钾矿,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复合肥料。前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将煤矸石、低品位磷矿和钾矿破碎过40-200目筛,藤黄微球菌GZU-Mi02菌液浓度控制在:5.5×1016-6.0×1016cfu/mL,GZU-Mi02菌液与煤矸石的用量比例为1:1,在连续搅拌下,喷撒藤黄微球菌GZU-Mi02菌液,搅拌均匀,每间隔2-3小时翻动一次,温度控制在30-35℃,解离3-4天,凉干,得到粉状产品,经再造粒机造粒,控制粒度在3-4mm,得到粒状产品,即肥料。前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所述煤矸石、掺杂低品位磷矿和钾矿的重量比为(85-75):(5-10):(10-15)。前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所述煤矸石、掺杂低品位磷矿和钾矿的重量比为85:5:10。前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菌株命名为藤黄微球菌GZU-Mi02MicrococcusLuteusGZU-Mi02,于2017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751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GZU-Mi02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煤矸石,可以有效地解离高硫、低硫不同类型煤矸石中的不溶性的钾、磷、硅、钙、硫等成分,将其变成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硅、交换性钙、有效硫等植物能吸收的营养成分。2、本专利技术利用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GZU-Mi02解离煤矸石释放其中的营养成分,工艺简单可靠,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是一种绿色利用煤矸石的新方案。通过GZU-Mi02解离煤矸石,释放其中植物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创制以煤矸石为基础的微生物矿物复合肥料,可大量的消耗煤矸石,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新途径。3、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煤矸石为基本原料,在其中掺杂磷矿开采废弃的低品位磷矿,难溶性钾矿,以提升肥料中的磷钾比例,用GZU-Mi02解离,制备微生物矿物复合肥料。4、GZU-Mi02菌株生存能力强,在土壤中施用微生物复合肥料后,能给土壤中引入GZU-Mi02菌株,该菌株存活后,能不断地解离土壤中的难溶性磷、钾等,持续提供肥力,同时实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用GZU-Mi02菌株,可以有效处理废弃的煤矸石,缓解煤矸石带来的环境危害,让煤矸石变废为宝,成为能再利用的有效资源。此外,在煤矸石中掺杂磷矿、钾矿,进行解离,将会进一步提升复合肥中的磷、钾含量。利用煤矸石创制的微生物矿物复合肥料施于土壤,不仅可以缓解土壤中缺磷、缺钾问题,由于引入了GZU-Mi02菌株,还可能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带来的如土壤板结、磷素固化等环境问题,更好地促进磷钾资源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GZU-Mi02菌株生长曲线;图2是GZU-Mi02菌株菌落外观图;图3是GZU-Mi02菌体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GZU-Mi02菌株的序列见序列表,GZU-Mi02菌株的生长曲线的绘制包括:1)种子液的制备。取该菌株一接种环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条件下,培养至对数期。2)接种。取上述种子液的10mL接种于装有200mL的液体LB培养基中,混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分别装于上有标记的18支无菌试管中。3)培养。将已接种的试管置30℃,170r/min的摇床中培养,分别培养相应的时间取出。4)测量。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做空白,在600nm波长下与待测样一起进行光电比浊。测定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知,0-23h为延滞期,23-40h为对数期,40h-45h为稳定期,45h以后为衰亡期。2.GZU-Mi02菌株外观形态及革兰氏染色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现黄色,不透明圆形,稍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菌落大小约为2mm,详见图2。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如图3,GZU-Mi02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单个或成对排列。3.GZU-Mi02菌株的培养1)在无菌条件下,将保种的GZU-Mi02菌株置于室温下解冻。2)解冻后,在无菌条件下,摇匀,用移液枪吸取GZU-Mi02菌液于LB固体培养基中,涂布涂匀,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3)将上一步培养得到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用划线法接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中,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4)待细菌长好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将培养基中长好的细菌洗脱,得到菌液,菌液浓度范围控制在:5.5×1016-6.0×1016cfu/mL。4.煤矸石原料准备煤矸石经过逐级破碎,达到所需粒度后,待用,逐级破碎如下:1)煤矸石经过粗破,获得粒径为:2~0.5mm煤矸石2)煤矸石经过中破,获得粒径过0.425mm(40目)煤矸石3)煤矸石经过细破,获得粒径过0.0750mm(200目)煤矸石5.用GZU-Mi02菌株解离高硫煤矸石制备肥料实施例一1)所用高硫煤矸石主要成份为:C8.64%,SiO239.52%,Al2O319.34%,Fe2O314.61%,TiO24.20%,CaO3.42%,MgO2.55%,K2O1.72%,Na2O0.61%,P2O51.62%,S2.01%,H0.98%,N0.74%,灰分80.75%。2)取已破碎过40目的高硫煤矸石1kg,于控温搅拌器中,GZU-Mi02菌液浓度控制在:5.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煤矸石为原料,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煤矸石为原料,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肥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煤矸石为基础原料,掺杂低品位磷矿、钾矿,用藤黄微球菌GZU-Mi02解离后制作成微生物复合肥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煤矸石、低品位磷矿和钾矿破碎过40-200目筛,藤黄微球菌GZU-Mi02菌液浓度控制在:5.5×1016-6.0×1016cfu/mL,GZU-Mi02菌液与煤矸石的用量比例为1:1,在连续搅拌下,喷撒藤黄微球菌GZU-Mi02菌液,搅拌均匀,每间隔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卫高弦钟艳王应兰张景宁刘一思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