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堆积安全带D环和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413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和安全带装置。防堆积安全带D环包括:第一本体,其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供安全带织带穿过的条形槽;第二本体,其与所述第一主体枢转连接,并设有第二安装孔;枢转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至车身,而第一本体能够绕所述枢转轴旋转;以及驱动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并安装于第二本体上,当发生碰撞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本体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堆积安全带D环有效防止安全带织带蜷曲堆积在条形槽一端,保证安全带织带在条形槽内的自由运动,从而降低了安全带D环的负荷,避免了安全带织带因摩擦力过大而阻滞使得安全性降低的风险。

Anti accumulation safety belt D ring and safety bel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堆积安全带D环和安全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车辆安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和具有该安全带D环的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上普遍采用具有限力功能的安全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在乘员向前运动的惯性力作用下,启动安全带的限力功能。安全带上通常设有D环,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其中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D环通常包括本体21,本体21上设有安装孔22和开槽23。通过固定装置30可将D环本体与车身枢转连接,以使得D环能够根据受力方向的不同而转动,方便抽动安全带织带,安全带织带10则能够通过D环上的开槽23自由运动并作用于乘员的胸部。由此,安全带的限力功能能够减小其对乘员胸部的作用力,进而减小对乘员胸部的伤害。然而,已经意识到,发生碰撞时,由于佩戴安全带织带的乘员向前急速移动,安全带织带也被拉着向前移动。安全带织带碰到D环开槽23前端边缘的时候被阻碍,有可能会反向回卷,导致安全带织带堆积于开槽的前端,使得安全带织带不能通过D环上的开槽自由运动,于是安全带织带摩擦力增大进而导致乘员胸部受到织带拉力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安全带D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及安全带装置,以有效避免车辆碰撞时安全带织带的堆积,保证乘员使用安全。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包括:第一本体,其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供安全带织带穿过的条形槽;第二本体,其与所述第一主体枢转连接,并设有第二安装孔;枢转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至车身,而第一本体能够绕所述枢转轴旋转;以及驱动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并安装于第二本体上,当发生碰撞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本体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优选形式。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由气体发生器驱动的活塞杆,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与车辆中央处理器通信。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包括套设于所述枢转轴上的旋转部,并从旋转部的周边切向延伸出推动部。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凸块,当发生碰撞时,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凸块以驱使所述第一本体旋转。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被设置为扇形板,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小于第一本体且不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条形槽相干涉。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被驱动旋转45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织带和上述的防堆积安全带D环,其中所述安全带织带穿过安全带D带的条形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堆积安全带D环采用可被驱动旋转的形式,在车辆紧急制动时,承载安全带织带的第一本体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有效防止安全带织带蜷曲堆积在条形槽一端,保证安全带织带在条形槽内的自由运动,从而降低了安全带D环的负荷,避免了安全带织带因摩擦力过大而阻滞使得安全性降低的风险。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图1是现有车辆中安全带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示出了现有安全带D环;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D环的第一本体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D环的第二本体的示意图;图5是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图6是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旋转的示意图;图7是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旋转至45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结合图3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D环包括第一本体40、第二本体50和布置在第一本体40和第二本体50之间的驱动组件60。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40和第二本体50分别被设置为扇形板,并且第二本体50的板形面积小于第一本体40的板形面积。具体参见图3,第一本体40包括第一扇形板41,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2和供安全带织带10穿过的条形槽43。第二本体50包括第二扇形板51,如图4所示的,第二扇形板5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2。枢转轴30能够穿过第一安装孔42和第二安装孔52,以使得第二本体50被固定于车身,而第一本体40能够绕枢转轴30旋转。驱动组件60优选安装在第二本体50上,用于在发生碰撞时驱使第一本体40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从而防止安全带织带10在第一本体40的条形槽43的端部堆积。如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60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包括套设于枢转轴30上的旋转部61,并从旋转部61的周边切向延伸出推动部62。驱动组件60还包括气体发生器63,以及由气体发生器63驱动的活塞杆64,其中气体发生器63与车辆中央处理器通信,从而在车辆紧急制动时,通过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来触发气体发生器,进而经由活塞杆64推动凸轮的推动部62。为便于第一本体40被驱动组件的推动部62推动旋转,如图3所示的,优选在第一本体40朝向车辆行进方向一侧的第一扇形板41上设有凸块44。该凸块44可与第一扇形板41一体成型,亦可单独成型后彼此固定。当发生碰撞时,车辆安全系统启动,中央处理器传送信号至气体发生器63,以触发气体发生器起爆,驱动活塞杆64推动凸轮的推动部62使其绕枢转轴30旋转,如图6所示的。一旦推动部62接触第一本体40的凸块44,活塞杆64的进一步推动将促使凸块44沿推动部62的表面移动,使得第一扇形板41沿箭头方向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有利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气体发生器完全充气后,第一本体40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50被驱动旋转45度,如图7所示的,以达到良好的防堆积效果,然而其它角度范围也是可行的。应理解的是,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活塞杆64亦可直接推动第一本体40的凸块44而无需经由凸轮,只要凸块被设置为具有足够的长度。此外,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形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更改,并不限于上述的扇形结构。以上已揭示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其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供安全带织带穿过的条形槽;第二本体,其与所述第一主体枢转连接,并设有第二安装孔;枢转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至车身,而第一本体能够绕所述枢转轴旋转;以及驱动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并安装于第二本体上,当发生碰撞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本体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堆积安全带D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其设有第一安装孔和供安全带织带穿过的条形槽;第二本体,其与所述第一主体枢转连接,并设有第二安装孔;枢转轴,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至车身,而第一本体能够绕所述枢转轴旋转;以及驱动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并安装于第二本体上,当发生碰撞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本体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堆积安全带D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由气体发生器驱动的活塞杆,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与车辆中央处理器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堆积安全带D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景亮黄玉海谢硕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