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祺专利>正文

液力变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19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矩器,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包括油缸、变矩控制装置、连接油路,该油缸是由受控叶片、缸体、转摆式活塞、调控活塞、定子块构成的其有效作用面积可调节的转摆式液压缸,转摆式活塞上开有一细长槽,受控叶片插入转摆式活塞的槽中、右端面与调控活塞滑动配合,并通过与受控叶片相连的拉力器跟随调控活塞作同步轴向移动,调控活塞同轴套在转摆式活塞的小端、其外圆与缸体内圆滑动配合,定子块固定在缸体上,所述的变矩器的转摆式活塞左端可以连接一单向变转装置,还可以在单向变转装置的左端再连接一换向机构,该变矩器具有调矩范围宽,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的特点,适于用作汽车、摩托车和各类机床及自行车等机械的变速传动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矩器,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矩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汽车上的变矩器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变矩器,另一种是自动变矩器,其中手动变矩器以滑移齿轮变矩机构和多片离合器以及相关装置构件组成。当需要变矩时,先操纵多片离合器使发动机动力传递切断,然后操纵变矩机构,待变矩工作完毕后松开多片离合器的操作,使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变矩机构驱动汽车行驶。它有以下缺点1、驾驶员工作量大,特别是在路况复杂的条件下行驶,驾驶员需频繁操作变矩工作程序,加快精力消耗,容易造成疲劳驾驶,以致发生交通事故;2、故障率及维修费用高,由于多片离合器是易磨损件,严重磨损时可使发动机动力传递不良甚至不传递,影响到汽车的正常工作,随之而来的是误工损失和维修费的开支;3、由于受发动机输出轴位置的限制,不利于整车的布局和安装;自动变矩器是以液力变矩器和机械变速机构以及相关装置构件组成,它最典型的功能是利用自动齿轮换档方法增大或减小由发动机产生的转矩,无需驾驶员进行离合器的操作。但它仍存在缺点1、结构复杂,不易于制造,成本偏高,且修理困难;2、由于装置及配件数量多,体积重量大;3、由于受到发动机输出轴位置的限制,布局安装的灵活性小,不利于造车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的汽车变矩器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大、不利于整车的布局和安装、制造成本高、故障率及维修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调矩范围宽的液力变矩器,该变矩器方便实现自动或手动调矩,可靠性强,结构紧凑,功能较完善,且易于制作。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力变矩器,包括油缸、变矩控制装置、连接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是其有效作用面积可调节的转摆式液压缸,该转摆式液压缸由受控叶片、缸体、位于缸体内的转摆式活塞、调控活塞、定子块构成,转摆式活塞一端大、一端小,大端外圆与缸体内圆滑动配合,中间开有一细长槽,受控叶片插入转摆式活塞的槽中、右端面与调控活塞左端面滑动配合,受控叶片通过与其相连的拉力器可跟随调控活塞作同步轴向移动,该调控活塞同轴套在转摆式活塞的小端、其外圆与缸体内圆滑动配合,调控活塞左边部分由里到外开有装定子块的槽,定子块套入该槽内与调控活塞槽滑动配合,定子块固定在缸体上、其内弧面与转摆式活塞小端滑动配合,左端面与转摆式活塞大端右端面滑动配合,转摆式活塞左端与缸体之间有挡推力器;所述的拉力器由连杆、推力轴承组成,推力轴承安装于调控活塞右部,其转圈套着转摆式活塞小端,推力轴承挡盖固定于调控活塞上,连杆插入转摆式活塞槽中并可在其中滑动、左端与受控叶片连成一体,另一端卡在推力轴承的转圈上;所述的变矩控制装置可以是由依次位于阀体内的阀芯、弹簧、调节螺钉构成的液压控制阀,该液压控制阀位于与液控缸G2相通的液压缸进油路、出油路与主油路和回油路之间,所述液控缸G2是调控活塞与缸体之间形成的液压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变矩控制装置;作为本技术的液力变矩器又一特征是上述液力变矩器的转摆式活塞左端部连有一单向变转装置,该单向变转装置的所有构件均位于筒体内,该筒体是缸体的延长部份;筒体内的构件有套在单向输出转轴上并固定于转摆式活塞上的主动太阳轮I,与主动太阳轮I啮合的行星轮组I,与行星轮组I啮合的从动倒向太阳轮I,固定在筒体上的行星轮轴架I和挡盖,单向输出转轴穿过端盖,在单向输出转轴与主动太阳轮I和从动太阳轮I之间分别设有超越离合器I和超越离合器II。作为本技术的液力变矩器又一种形式,是该液力变矩器带有由单向变转装置和换向机构构成的变转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带单向变转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单向输出转轴左端部连有一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的构件与单向变转装置均位于同一筒体内,该换向机构由固定在单向输出转轴上的主动太阳轮II,与主动太阳轮II啮合的行星轮组II,与行星轮组II啮合的从动倒向太阳轮II,固定在筒体上的行星轮轴架II,换向输出轴及配件,挡盖及端盖、拨叉调控装置组成;换向输出轴穿过端盖和挡盖,键轴左键部套入换向输出轴的长键槽中,右端部套入单向输出轴的键套及空键套和从动太阳轮II键套中,拨叉连杆与键轴的键部固定连接并与和换向输出轴键套连通的槽滑动配合,套在换向输出轴外部的拨叉轮与拨叉连杆固定相连,拨叉轮上有拨叉槽,拨叉卡在该槽内并与位于筒体外侧的拨叉调控装置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液力变矩器与已有汽车变矩器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调矩范围宽,由于可调叶片的有效作用面积调变范围大,可实现大范围的调矩;2、方便实现转速的手动或自动控制,由于转速由叶片有效作用面积控制,叶片有效作用面积由调控活塞位置控制,通过液控缸自动控制调控活塞位置就能控制转速;3、操作方便,在传动过程中可直接实施调速,不需配合其他措施;4、输出方式灵活,可由液压缸直接对外输出摆矩,也可单向输出转矩,还可换向输出转矩;5、安全性能高,由于单向输出轴或换向输出轴在超越离合器机构的作用下有自动防倒车功能,有利于安全行驶;6、结构紧凑,可靠性强,可降低成本;由于液压缸和变转装置采用筒式的整体结构,体积小,坚固耐用,布局安装的灵活性大,并易于制造和安装,可降低生产成本;7、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由于液压传动系统和相关部件均处于油液中,部件运动噪音几乎被油液淹没,并能自动润滑。由于上述优点,本技术之液力变矩器除适用于作汽车变矩器外,还适于用作摩托车和各类机床及自行车等机械的变速传动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液力变矩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之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图1图2的C-C剖视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图1的B-B剖视图; 图4本技术实施例二之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三之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图6图5的D-D剖视图;图7自动调矩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液力变矩器(参见图1、图2、图3),包括油缸、变矩控制装置及其连接油路,所述的油缸是其有效作用面积可调节的转摆式液压缸,该转摆式液压缸由缸体9、位于缸体9内的转摆式活塞10、调控活塞13、受控叶片16、左右端盖18、7构成,转摆式活塞10为一边大、一边小,中间有台阶的圆柱体,大端外圆与缸体9内圆滑动配合,中间开有一细长槽101,受控叶片16插入转摆式活塞10的槽101中、右端面与调控活塞13滑动配合,并通过与受控叶片16相连的拉力器跟随调控活塞13作同步轴向移动,该调控活塞13同轴套在转摆式活塞10的小端、其外圆与缸体9内圆滑动配合,调控活塞13左边部分由里到外开有装定子块14的槽131,定子块14套入该槽内与调控活塞槽131滑动配合,并通过挡圈15固定在缸体9上、其内弧面与转摆式活塞10小端滑动配合,左端面与转摆式活塞10大端右端面滑动配合,转摆式活塞10左端与缸体9之间有挡推力器17,位于转摆式活塞10与调控活塞13之间的液压油缸进油路1、出油路2通过换向阀3分别与主油路4和回油路5连接,为防止液压缸油液从相关部件形成的间隙处泄漏,在间隙处装上密封元件;为加强转摆式活塞10的强度,在其大端的外圆上有一加强圈10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拉力器由连杆11、推力轴承12组成,推力轴承12安装于调控活塞13右部,其转圈套着转摆式活塞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变矩器,包括油缸、变矩控制装置、连接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是其有效作用面积可调节的转摆式液压缸,该转摆式液压缸由缸体(9)、位于缸体内的转摆式活塞(10)、调控活塞(13)、受控叶片(16)、定子块(14)构成,转摆式活塞(10)一端大、一端小,大端外圆与缸体(9)内圆滑动配合,中间开有一细长槽(10↓[1]),受控叶片(16)插入转摆式活塞(10)的槽(10↓[1])中、右端面与调控活塞(13)滑动配合、并通过与受控叶片(16)相连的拉力器跟随调控活塞(13)作同步轴向移动,该调控活塞(13)同轴套在转摆式活塞(10)的小端、其外圆与缸体(9)内圆滑动配合,调控活塞(13)左边部分由里到外开有装定子块(14)的槽(13↓[1]),定子块(14)套入该槽内与调控活塞槽(13↓[1])滑动配合,定子块(14)固定在缸体(9)上、其内弧面与转摆式活塞(10)小端滑动配合,左端面与转摆式活塞(10)大端右端面滑动配合,转摆式活塞(10)左端与缸体(9)之间有挡推力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才林
申请(专利权)人:熊祺黄才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