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67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条及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结合部、第三连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三卡接部及第四卡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交叉处形成结合部,第二卡条包括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第五卡接部及第六卡接部,结合部包括一吹气件,吹气件呈三角形;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连接部固定连接于一点,第五连接部垂直于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及第六连接部分别呈120°,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拆卸方便,可拆卸使用,可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的理念,提高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Retaining strip fixed structure inside th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卡条作为装饰领域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方便人们的安装,增加了建筑的强度。但是,现有的建筑卡条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建筑卡条结构比较单一,一般无法重复拆卸利用,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及环境污染,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其能解决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条及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结合部、第三连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三卡接部及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交叉处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呈半球状,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接部正对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正对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条包括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第五卡接部及第六卡接部,所述结合部包括一吹气件,所述吹气件呈三角形;所述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连接部固定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五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七连接部与所述第五连接部及所述第六连接部分别呈120°,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呈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结合部。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结合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五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六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卡接部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卡接部卡扣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拆卸方便,可拆卸使用,可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的理念,提高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中一第一卡条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中一第二卡条的立体图。图中:100、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10、第一卡条;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结合部;15、第三连接部;16、第一卡接部;17、第二卡接部;18、第四连接部;19、第三卡接部;191、第四卡接部;20、第二卡条;21、第五连接部;22、第六连接部;23、第七连接部;24、第五卡接部;25、第六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3,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100包括第一卡条10及第二卡条20。所述第一卡条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结合部13、第三连接部15、第一卡接部16、第二卡接部17、第四连接部18、第三卡接部19及第四卡接部191,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交叉处形成结合部13,所述结合部1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连接部15及所述第四连接部18固定于所述结合部13,所述第一卡接部16及所述第二卡接部17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5,所述第一卡接部16及所述第二卡接部17呈半球状,所述第三卡接部19及所述第四卡接部191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卡接部19及所述第四卡接部191均匀分布于所述第四连接部18,所述第三连接部15与所述第四连接部18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接部16正对所述第三卡接部19,所述第二卡接部17正对所述第四卡接部191。所述第二卡条20包括第五连接部21、第六连接部22、第七连接部23、第五卡接部24及第六卡接部25,所述结合部13包括一吹气件,所述吹气件呈三角形,所述吹气件与一控制装置连通,以方便拆卸;所述第五连接部21、第六连接部22及第七连接部23固定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五连接部21垂直于所述第六连接部22,所述第七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五连接部21及所述第六连接部22分别呈120°,所述第五卡接部24及所述第六卡接部25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七连接部23,所述第五卡接部24及所述第六卡接部25凸出于所述第七连接部23,所述第五卡接部24及所述第六卡接部25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连接部15垂直于所述结合部13,所述第四连接部18垂直于所述结合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1平行于所述第五连接部21,所述第六连接部12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五卡接部24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6和所述第三卡接部19之间,所述第六卡接部25卡扣于所述第二卡接部17和所述第四卡接部191之间。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拆卸方便,可拆卸使用,可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的理念,提高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条及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结合部、第三连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三卡接部及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交叉处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呈半球状,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接部正对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正对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条包括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第五卡接部及第六卡接部,所述结合部包括一吹气件,所述吹气件呈三角形;所述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连接部固定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五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七连接部与所述第五连接部及所述第六连接部分别呈120°,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五卡接部及所述第六卡接部呈直角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内侧卡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条及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结合部、第三连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三卡接部及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交叉处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呈半球状,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卡接部及所述第四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接部正对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正对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条包括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第五卡接部及第六卡接部,所述结合部包括一吹气件,所述吹气件呈三角形;所述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雪光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赛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