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6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沿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箱体的正面上下两端左侧均铰接有箱门,且所述箱门的前侧内嵌有玻璃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顶端左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腔前后两侧左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延伸出滑道的内腔焊接有第二矩形板。该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可打开单独一侧的箱门,从而不会影响另一个培养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使其他需继续培养的细胞的生长环境保持不变,增加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成功。

A carbon dioxide cell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37℃)、稳定的CO2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其广泛应用于细胞、组织培养和某些特殊微生物的培养,常见于细胞动力学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物的收集、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致癌或毒理效应、抗原的研究和生产、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抗体、体外授精(IVF)、干细胞、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当打开培养箱内室门时,培养箱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会相对降低,培养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也会下降,导致其他培养皿内的细胞培养环境受到破坏,降低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沿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箱体的正面上下两端左侧均铰接有箱门,且所述箱门的前侧内嵌有玻璃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顶端左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腔前后两侧左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延伸出滑道的内腔焊接有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左侧与第一矩形板的内腔左侧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条,所述第一矩形板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外环,且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前侧延伸出第一矩形板的前侧表面并焊接有圆形柱,所述圆形杆的外壁前后两侧均键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和第二矩形板的内腔右侧前后两端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块,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四角和第一矩形板的顶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焊接有第三矩形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侧表面与箱体的前侧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矩形孔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大小与第一矩形孔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用,当圆形杆转动时,齿轮会带动齿条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矩形板在滑块与滑道的作用下水平移动,可使第二矩形孔与第一矩形孔位置错开,当第一矩形孔被第二矩形板完全隔断时,可打开单独一侧的箱门,从而不会影响另一个培养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使其他需继续培养的细胞的生长环境保持不变,增加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矩形板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矩形板的正面剖视图。图中:1、箱体,2、第一矩形板,3、箱门,4、玻璃板,5、第一矩形孔,6、滑道,7、滑块,8、第二矩形板,9、永磁条,10、第二矩形孔,11、圆形杆,12、圆形柱,13、齿轮,14、齿条,15、永磁块,16、立柱,17、第三矩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箱体1的正面上下两端左侧均铰接有箱门3,且箱门3的前侧内嵌有玻璃板4,使用者可通过玻璃板4对箱体1内腔的培养皿或培养板进行观察,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左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左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滑道6,滑道6的内腔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滑块7,滑块7的内侧延伸出滑道6的内腔焊接有第二矩形板8,通过第二矩形板8的左右移动可控制第一矩形孔5的内腔打开或关闭,第二矩形板8的左侧与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左侧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条9,当第二矩形板8移动到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左侧时,通过永磁条9的磁性相吸作用,可以使第二矩形板8的位置固定,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孔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孔10,因此可以使第一矩形孔5和第二矩形孔10的内腔相通,当第二矩形板8向右侧移动时,可使第二矩形孔10与第一矩形孔5的位置错开,从而对第一矩形孔5进行阻挡封闭,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外环,且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形杆11,圆形杆11的前侧延伸出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表面并焊接有圆形柱12,转动圆形柱12可使圆形杆11绕自身轴线转动,圆形杆11的外壁前后两侧均键连接有齿轮13,第二矩形板8的右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与齿轮13啮合连接的齿条14,齿轮1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齿条14向右或向左移动,齿条14的右侧和第二矩形板8的内腔右侧前后两端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块15,当齿条14移动到右侧时,通过永磁块15的磁性相吸作用,可以使齿条14的位置固定,箱体1的内腔底端四角和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16,立柱16的顶端焊接有第三矩形板17,可将培养板或培养皿放在第三矩形板17上。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表面与箱体1的前侧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箱门3可对箱体1的内腔封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两个第二矩形孔1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矩形孔5的宽度,当第二矩形板8向右侧移动后可确保第二矩形板8对第一矩形孔5的内腔阻挡封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矩形孔10的大小与第一矩形孔5的大小相同,通过第二矩形孔10的内腔可确保第一矩形孔5的内腔相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道6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可滑块7与滑道6的配合更加稳固。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使用时,可将培养板或培养皿放在第三矩形板17上,可通过玻璃板4对箱体1内的培养板或培养皿进行观察,当使用者需要对培养板或培养皿取用时,顺时针转动圆形柱12,可使圆形柱12带动齿轮13顺时针转动,由于齿轮13与齿条14啮合,从而使齿轮13带动齿条14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矩形板8向右侧移动使第二矩形孔10与第一矩形孔5位置错开,当齿条14的右侧与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右侧接触时,永磁块15相吸使齿条14的位置固定,此时第二矩形板8将第一矩形孔5的内腔完全隔断,从而将箱体1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封闭空间,使用者此时可打开箱门3对培养板或培养皿进行取用,取用结束后可逆时针转动圆形柱12,从而使第二矩形板8的右侧与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左侧接触,使永磁条9相互吸引将第二矩形板8的位置固定,此时通过第二矩形孔10的内腔使第一矩形孔5的内腔相通,可实现对箱体1的内腔细胞的生长环境进行调节,本技术对培养板或培养皿取用时避免了其他正在培养的细胞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减轻了使用者培养细胞的困难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所述箱体(1)的正面上下两端左侧均铰接有箱门(3),且所述箱门(3)的前侧内嵌有玻璃板(4),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左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左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滑道(6),所述滑道(6)的内腔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内侧延伸出滑道(6)的内腔焊接有第二矩形板(8),所述第二矩形板(8)的左侧与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左侧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条(9),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孔(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孔(10),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外环,且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形杆(11),所述圆形杆(11)的前侧延伸出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表面并焊接有圆形柱(12),所述圆形杆(11)的外壁前后两侧均键连接有齿轮(13),所述第二矩形板(8)的右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与齿轮(13)啮合连接的齿条(14),所述齿条(14)的右侧和第二矩形板(8)的内腔右侧前后两端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块(15),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四角和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16),所述立柱(16)的顶端焊接有第三矩形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所述箱体(1)的正面上下两端左侧均铰接有箱门(3),且所述箱门(3)的前侧内嵌有玻璃板(4),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左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左端沿左右方向均开设有滑道(6),所述滑道(6)的内腔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内侧延伸出滑道(6)的内腔焊接有第二矩形板(8),所述第二矩形板(8)的左侧与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左侧均粘接有磁性相吸的永磁条(9),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孔(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孔(10),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外环,且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形杆(11),所述圆形杆(11)的前侧延伸出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表面并焊接有圆形柱(12),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博杰朱江英陈亚蓓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