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其兴专利>正文

皮带涨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40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涨紧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涨紧油井抽油机用皮带的涨紧器。具有底架,底架上设置有电动机、传动机构和辊轮,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丝杆和中框架,丝杆和中框架螺纹连接,底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框架通过中心轴与底架相连接,辊轮通过上框架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上,上框架与中框架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油井抽油机最大限度避免丢转现状,提高了油产量,减少皮带的损失,并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涨紧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涨紧油井抽油机用皮带的涨紧器。
技术介绍
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和工业血液,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并提高其产量。我国从现在起到2010年也将投入100亿美元用于石油开采设备的技术改造。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将融入世间经济的大环境中,要想使中国的石油与国际市场接轨,降耗高产,提高原油产量势在必行。对于采油厂来说,必须提高采油能力,保证采油的高产、稳产。目前油田的抽油机,因负荷大,皮带的使用时间不多长就将皮带拉长变松,造成抽油机空转,直接影响油田的采油能力,并且皮带的损失浪费严重,特别是油井深,石油的粘度大,含蜡量高的油井更加存在以上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一旦皮带打滑空转,油井的抽油泵无法及时将原油抽出,发生抽油管堵塞使井下抽油设备损坏,造成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损失。要清理维修井下设备将费时耗财,势必使原油减产。现在国内解决皮带的松紧程度,主要是靠定时巡检和人工调整电机来调整皮带的松紧,这样就增加了劳动强度,遇到夜间、雨雪天,人工调整也就特别困难,由于油井分布分散、范围广,油井空转只能靠人工循回检查才能得知,所以,调整也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皮带涨紧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皮带涨紧器,具有底架,底架上设置有电动机、传动机构和辊轮,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丝杆和中框架,丝杆和中框架螺纹连接,底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框架通过中心轴与底架相连接,辊轮通过上框架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上,上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销轴,上框架与中框架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地还具有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控制箱和传感器组成,传感器设置在上框架与中框架间,检测上框架与中框架的销轴部位的间距。更进一步地还具有始行程开关和终行程开关,始行程开关设置在中框架的左端,终行程开关设置在上框架的右端。工作时辊轮与抽油机皮带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即抽油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辊轮也处于旋转状态,当皮带拉松后,皮带与辊轮的压力小于弹簧的压力时,传感器送到控制箱,指挥电机的转动,即上、中框架一起绕中心轴转动,旋转至一定范围后,传感器传送到控制箱指挥电机停止工作,这过程完成一次对皮带涨紧的工作,由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自锁性,所以辊轮始终被固定在这次皮带涨紧的位置,如皮带再次拉长,则涨紧器重复上述的运作。本技术使原抽油机皮带滑差率由较高改善为理论滑差率接近于零,最大限度避免丢转现状,提高了油产量,又能减少皮带的损失,并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循回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减速器,3、电动机,4、弹簧,5、中框架,6、丝杆,7、传感器,8、中心轴,9、上框架,10、控制箱,11、辊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皮带涨紧器,具有底架1,底架1上设置有电动机3、传动机构和辊轮11,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2、丝杆6和中框架5,丝杆6和中框架5螺纹连接,底架1上设置有中心轴8,中框架5通过中心轴8与底架1相连接,辊轮11通过上框架9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9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5上,上框架9的顶端设置有销轴,上框架9与中框架5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9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5间设置有弹簧4;还具有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控制箱10和传感器7组成,传感器7设置在上框架9与中框架5间,检测上框架9与中框架5的销轴部位的间距;还具有始行程开关和终行程开关,始行程开关设置在中框架5的左端,终行程开关设置在上框架9的右端。使用时,将皮带涨紧器的底架1安装在抽油机皮带的下方地面或框架上,并将辊轮11尽量靠近皮带,启动电动机3通过减速器2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的转动带动中框架5以中心轴8为支点逆时针转动,由于上框架9与中框架5在左端用销轴连接,所以上框架9也以中心轴8为支点逆时针转动,辊轮11对皮带实现压紧,当皮带越涨越紧时,对辊轮11的下压力也越来越大,大于上框架9以中心轴8为支点逆时针转动的转动力,上框架9相对于中框架5以中心轴8为支点顺时针转动,由于上框架9的顶端设置有销轴,上框架9与中框架5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9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5间设置有弹簧4,与上框架9固定为一体的销轴相对于中框架5向上运动,并通过凸肩压紧弹簧4,上框架9与中框架5的销轴部位的间距越来越大,传感器7检测上框架9与中框架5的销轴部位的间距大于设计要求时,即弹簧4的压力大于设计要求,也即辊轮11感受到的皮带压力达到要求时,也即皮带已经处于涨紧状态时,控制箱10通过电路控制,使电机3停止工作。工作时辊轮11与抽油机皮带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即抽油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辊轮11也处于旋转状态,当皮带拉松时,皮带与辊轮11的压力小于弹簧4设定的压力时,传感器7将信号送到控制箱10,并通过程序设计控制,电动机3的转动,电动机3通过减速器2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的转动带动中框架5以中心轴8为支点逆时针转动,由于上框架9与中框架5在左端用销轴连接,所以上框架9也以中心轴8为支点逆时针转动,辊轮11对皮带实现压紧,旋转至一定范围时(皮带与辊轮11的压力等于弹簧4设定的压力),传感器7传送到控制箱10指挥电机3停止工作,这过程完成一次对皮带涨紧的工作,由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自锁性,所以辊轮11始终被固定在这次皮带涨紧的位置,如皮带再次拉长,则涨紧器重复上述的运作。该皮带涨紧器还具有始行程开关和终行程开关,始行程开关设置在中框架(5)的左端,终行程开关设置在上框架(9)的右端,以控制该皮带涨紧器的工作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涨紧器,具有底架(1),底架(1)上设置有电动机(3)、传动机构和辊轮(11),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2)、丝杆(6)和中框架(5),丝杆(6)和中框架(5)螺纹连接,底架(1)上设置有中心轴(8),中框架(5)通过中心轴(8)与底架(1)相连接,辊轮(11)通过上框架(9)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9)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5)上,上框架(9)的顶端设置有销轴,上框架(9)与中框架(5)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9)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5)间设置有弹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涨紧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控制箱(10)和传感器(7)组成,传感器(7)设置在上框架(9)与中框架(5)间,检测上框架(9)与中框架(5)的销轴部位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带涨紧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始行程开关和终行程开关,始行程开关设置在中框架(5)的左端,终行程开关设置在上框架(9)的右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涨紧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涨紧油井抽油机用皮带的涨紧器。具有底架,底架上设置有电动机、传动机构和辊轮,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丝杆和中框架,丝杆和中框架螺纹连接,底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框架通过中心轴与底架相连接,辊轮通过上框架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上,上框架与中框架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涨紧器,具有底架(1),底架(1)上设置有电动机(3)、传动机构和辊轮(11),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2)、丝杆(6)和中框架(5),丝杆(6)和中框架(5)螺纹连接,底架(1)上设置有中心轴(8),中框架(5)通过中心轴(8)与底架(1)相连接,辊轮(11)通过上框架(9)与传动机构连接,上框架(9)的一端搁置在中框架(5)上,上框架(9)的顶端设置有销轴,上框架(9)与中框架(5)销轴连接,销轴上端与上框架(9)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凸肩,凸肩与中框架(5)间设置有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兴周小平徐岳建
申请(专利权)人:刘其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