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31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重锻炼器,包括呈工字形的底座、两侧立杆、呈U形的转动杆以及两连接件。两侧立杆的一端间隔地立设于底座上,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立杆的另一端,连接件包括块体、枢接杆以及卡接块,枢接杆和卡接块间隔地垂直连接于块体的同一侧,枢接杆枢接于侧立杆上。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绕于两侧立杆的一端转动180度,再将连接件的枢接杆绕于侧立杆转动直至卡接块与转动杆相对应,并且卡接于转动杆的自由端,这样,使用者可利用转动杆的封闭端作为横杆,做引体向上或者直立卷腹的运动。该自重锻炼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使用者可通过自身重量进行上肢以及腹部锻炼。

Self weight exerc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重锻炼器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尤其提供一种自重锻炼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许多人利用早晚进行体育锻炼,各种各样健身器材的出现,为希望通过锻炼得到健康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目前,针对上肢和腹部锻炼的健身器材结构大多结构复杂、笨重、占地空间大,并且需要通过增加额外的重物才能完成锻炼,不适合在家庭中使用。因此,亟需解决现有针对上肢和腹部锻炼的健身器材因结构复杂且需增加额外的重物才能进行锻炼而不适合在家庭中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锻炼器,旨在解决现有针对上肢和腹部锻炼的健身器材因结构复杂且需增加额外的重物才能进行锻炼而不适合在家庭中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重锻炼器,包括呈工字形的底座、两侧立杆、呈U形的转动杆以及两连接件,两所述侧立杆的一端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所述侧立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块体、枢接杆以及卡接块,所述枢接杆和所述卡接块间隔地垂直连接于所述块体的同一侧,所述枢接杆枢接于所述侧立杆上,所述卡接块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所述侧立杆枢接转动且沿所述侧立杆的中轴线延伸时卡接于所述转动动杆的自由端。具体地,所述卡接块开设有卡接缺口,所述卡接缺口卡接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自重锻炼器还包括两第一把手,两所述第一把手间隔地设有所述转动杆的封闭端且位于两所述侧立杆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把手包括竖直段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水平段,所述竖直杆段垂直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封闭端。优选地,所述水平段上设有防滑纹路。进一步地,所述自重锻炼器还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两所述侧立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自重锻炼器还包括两第二把手,两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侧立杆上。具体地,所述侧立杆沿轴向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把手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工字形座体以及四个支撑座,各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工字形座体对应的一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重锻炼器,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底座固定于在地面上,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绕于两侧立杆的一端转动180度,直至转动杆的自由端与侧立杆的中轴线重合,再将连接件的枢接杆绕于侧立杆转动直至卡接块与转动杆相对应,并且卡接于转动杆的自由端,这样,转动杆相对侧立杆展开且临时固定在一起,使用者可利用转动杆的封闭端作为横杆,做引体向上或者直立卷腹的运动。收纳时,将连接件的块体沿远离转动杆的自由端的方向向外拉动,使得卡接块从转动杆上脱出,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则可分别绕于两侧立杆的一端转动180度,恢复至初始位置。该自重锻炼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使用者可通过自身重量进行上肢以及腹部锻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重锻炼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重锻炼器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重锻炼器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底座的俯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连接件10竖直段51转动杆20水平段52侧立杆30防滑纹路521底座40座椅60块体11第二把手70枢接杆12安装孔31卡接块13工字形座体41卡接缺口131支撑座42第一把手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重锻炼器包括呈工字形的底座40、两侧立杆30、呈U形的转动杆20以及两连接件10。两侧立杆30的一端间隔地立设于底座40上,转动杆20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立杆30的另一端,连接件10包括块体11、枢接杆12以及卡接块13,枢接杆12和卡接块13间隔地垂直连接于块体11的同一侧,枢接杆12枢接于侧立杆30上,卡接块13于转动杆20的自由端相对侧立杆30枢接转动且沿侧立杆30的中轴线延伸时卡接于转动动杆的自由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重锻炼器,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底座40固定于在地面上,转动杆20的两自由端分别绕于两侧立杆30的一端转动180度,直至转动杆20的自由端与侧立杆30的中轴线重合,再将连接件10的枢接杆12绕于侧立杆30转动直至卡接块13与转动杆20相对应,并且卡接于转动杆20的自由端,这样,转动杆20相对侧立杆30展开且临时固定在一起,使用者可利用转动杆20的封闭端作为横杆,做引体向上或者直立卷腹的运动。收纳时,将连接件10的块体11沿远离转动杆20的自由端的方向向外拉动,使得卡接块13从转动杆20上脱出,转动杆20的两自由端则可分别绕于两侧立杆30的一端转动180度,恢复至初始位置。该自重锻炼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使用者可通过自身重量进行上肢以及腹部锻炼。具体地,请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块13开设有卡接缺口131,卡接缺口131卡接于转动杆20的自由端。优选地,卡接缺口131呈圆弧形,并与转动杆20的自由端相匹配。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自重锻炼器还包括两第一把手50,两第一把手50间隔地设有转动杆20的封闭端且位于两侧立杆30之间。这样,使用者的双手可握于两第一把手50,方便使用者发力来完成引体向上或直立卷腹来锻炼上肢和腰腹部。具体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50包括竖直段51以及垂直连接于竖直段的水平段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工字形的底座、两侧立杆、呈U形的转动杆以及两连接件,两所述侧立杆的一端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所述侧立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块体、枢接杆以及卡接块,所述枢接杆和所述卡接块间隔地垂直连接于所述块体的同一侧,所述枢接杆枢接于所述侧立杆上,所述卡接块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所述侧立杆枢接转动且沿所述侧立杆的中轴线延伸时卡接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工字形的底座、两侧立杆、呈U形的转动杆以及两连接件,两所述侧立杆的一端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所述侧立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块体、枢接杆以及卡接块,所述枢接杆和所述卡接块间隔地垂直连接于所述块体的同一侧,所述枢接杆枢接于所述侧立杆上,所述卡接块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所述侧立杆枢接转动且沿所述侧立杆的中轴线延伸时卡接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开设有卡接缺口,所述卡接缺口卡接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锻炼器还包括两第一把手,两所述第一把手间隔地设有所述转动杆的封闭端且位于两所述侧立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重锻炼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胃平曾澎魏智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