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23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属于医用更衣柜领域,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嵌于将更衣室分隔为进人区和出人区的墙体内,所述柜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柜门,所述柜体内部连通且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柜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配合医疗净化区与手术室的设计布局,避免已进入手术室与未进入手术室的就医者在更衣室内直接接触而产生交叉感染的效果。

A locker for medical purific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
本技术涉及医用更衣柜的
,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
技术介绍
对于净化区的医疗场所,为了节省空间,对就医者更衣的地方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细节,比如IVF行业中更衣室会将就医者进、退的区域均设计于同一地方,即就医者进入更衣室换上手术服(或检查服)将自己的衣服放置于更衣室的柜子里,手术后(或检查后)原路返回再次回到更衣室才能换上自己的衣服。这样就会导致术后或检查后的病人与位于更衣室内的待检查的人群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故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具有可配合医疗净化区与手术室的设计布局,避免已进入手术室与未进入手术室的就医者在更衣室内直接接触而产生交叉感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嵌于将更衣室分隔为进人区和出人区的墙体内,所述柜体内部连通且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柜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柜体前后的两侧均设置有柜门,其内部连通,当就医者从进人区进入更衣室更换好衣物后便可直接进入手术室。当人从手术室内走出时可从出人区离开,并打开更衣柜的另一侧柜门取出衣物,从而避免了已进入手术室与未进入手术室的就医者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交叉感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内竖直阵列有若干置物板,相邻置物板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就医者将随身衣物放置于置物板上,同时置物板之间的间距可调也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物品的容纳要求,增加了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内左右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壳,所述滑槽壳的相对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定位缺口;所述置物板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与滑槽壳滑移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定位缺口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一端嵌入至定位缺口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容纳槽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用于将定位柱回缩至容纳槽内的牵引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缩弹簧将定位柱弹入至不同高度的定位缺口内,以此实现调节并固定置物板位置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件为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定位柱朝向容纳槽槽底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穿出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绳可以带动定位柱回缩至容纳槽内,从而可以方便对置物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绳穿出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能够方便牵扯牵引绳,从而便于对定位柱的伸缩状态进行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内的左右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搭接块,所述置物板沿其宽度的两端搭设于搭接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置物板与搭接块的搭接配合可固定与调节置物板的高度,进而调节相邻置物板之间的间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接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置物板宽度相等的限位槽,所述置物板嵌设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搭接块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可固定置物板的位置,使其不易沿着搭接板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滑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隔墙将更衣室分隔为进人区和出人区,并将柜门设置为双开的模式嵌入至隔墙内,从而可对净化区整体进行布局,使得从手术室内走出的人与未进入手术室的人进行隔离后,依然能够取出自己的衣物,避免了交叉感染;2.通过将置物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可调,能够放置不同高度的物品,增加了柜体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置物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定位柱、压缩弹簧与容纳槽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手术室与更衣室平面布局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11、滑槽壳;111、定位缺口;2、置物板;3、柜门;4、固定块;41、容纳槽;411、定位柱;412、压缩弹簧;413、牵引绳;4131、拉环;5、搭接块;51、限位槽;6、手术室;7、更衣室;71、进人区;72、出人区;8、隔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包括柜体1,柜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可启闭的柜门3。在柜体1内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水平的置物板2,相邻的置物板2之间的距离可调。柜体1内左右侧壁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滑槽壳11,滑槽壳11的断面呈匚形;置物板2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嵌入至滑槽壳11并可进行上下滑移。如图2所示,在固定块4朝向滑槽壳11两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41,容纳槽41内设置有定位柱411和压缩弹簧412,压缩弹簧412的一端与定位柱41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容纳槽41的槽底固定。如图3所示,在固定块4内还设置有牵引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牵引件为牵引绳413,牵引绳413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41内并与定位柱411的底部固定,另一端延伸出固定块4的下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4131,拉动牵引绳413,定位柱411可完全回收至容纳槽41内。如图1所示,在滑槽壳11的相对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还开设有与定位柱411配合的定位缺口111。当压缩弹簧412不受外力作用时,定位柱411可部分嵌入至定位缺口111内。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参见图4,在设计更衣室7与手术室6的整体平面布局时,首先在更衣室7内设置隔墙8将其分隔为进人区71和出人区72。进人区71可与手术室6的进口连通,出人区72可与手术室6的出口连通,柜体1并排嵌设于隔墙8的墙体内。在柜体1前后两侧的柜门3(参见图1)上均设置有相同的感应锁,就医者进入进人区71时先领取与感应锁配套使用的感应手牌,利用感应手牌打开感应锁后,将衣物放置于置物板2(参见图1)上,之后进入手术室6;当检查或手术结束后就医者进入出人区72,再次打开感应锁取回衣物,并从出人区72离开,对感应手牌进行回收,从而实现将进人区71的待检查就医者与检查后的就医者隔离,避免了交叉感染。当需要根据就医者的随身携带衣物如较高的靴子,需要对置物板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才能放入时,先拉动拉环4131使定位柱411完全回收至容纳槽41内,再移动对应的置物板2,由于定位柱411后压缩弹簧412的反力作用,当其移动至对应高度的定位缺口111时便会自动弹入,以此固定置物板2的位置。实施例2: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柜体1内的左右侧壁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多个水平的搭接块5,搭接块5的顶壁且靠近柜体1内部中心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的长度与置物板2的宽度相等,且限位槽51的长度小于搭接块5的长度。当需要调节置物板2的高度时,只需将其抬起并嵌入至对应高度的限位槽51内即可。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嵌于将更衣室(7)分隔为进人区(71)和出人区(72)的隔墙内(8),所述柜体(1)内部连通且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柜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嵌于将更衣室(7)分隔为进人区(71)和出人区(72)的隔墙内(8),所述柜体(1)内部连通且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柜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竖直阵列有若干置物板(2),相邻置物板(2)之间的距离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净化区用更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左右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壳(11),所述滑槽壳(11)的相对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定位缺口(111);所述置物板(2)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与滑槽壳(11)滑移连接的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朝向定位缺口(111)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槽(41),所述容纳槽(41)内设置有一端嵌入至定位缺口(111)内的定位柱(411),所述定位柱(411)与容纳槽(41)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明张昌运孙艳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德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