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音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16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且在低频带的防音性能高的防音结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音结构体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框的一个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孔部的方式层叠于弹性层,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接合于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

Sound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音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音结构体。
技术介绍
就通常的隔音材料而言,质量越重,越能良好地屏蔽声音,因此,为了得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导致隔音材料本身变得大而重。另一方面,尤其很难屏蔽低频分量的声音。通常,已知该区域被称为质量定律,若频率成为2倍,则屏蔽提高6dB。如此,现有的大部分防音结构体通过结构的质量进行隔音,因此结构变得大而重,并且存在低频的屏蔽困难的缺点。相对于此,提出有通过将框粘贴于薄片或薄膜而提高了部件的刚性的防音结构体(参考专利文献1及2)。这种防音结构体与现有的防音结构体相比质量轻且在特定频率中能够得到高屏蔽性能。并且,能够通过改变框的形状和膜的刚性、锭子的质量来控制隔音频率。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吸音体,其具有形成有贯穿开口的框体及覆盖该贯穿开口的一个开口的吸音材料,且吸音材料的储能模量为特定的范围(参考摘要、权利要求1、[0005]~[0007]段、[0034]段等)。另外,吸音材料的储能模量表示通过吸音而在吸音材料产生的能量中保存于内部的分量。专利文献1中,作为框体,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优选树脂等比重较低的材料(参考[0019]段),实施例中使用丙烯酸树脂(参考[0030]段),作为吸音材料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参考[0022]段),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将配合的材料设为树脂或树脂与填料的混合物的吸音材料(参考[0030]~[0034]段),不会导致吸音体的大型化便能够在低频区域实现高吸音效果。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吸音体,其中,膜振动型吸音材料具有膜主体及隔着粘合剂层而接合于膜主体的重心部重叠部件,重叠部件的面积相对于膜主体的面积的比例为1.5%以上(参考摘要、权利要求1、[0008]段等)。专利文献2中,通过在膜振动型吸音材料(膜主体)上设置重叠部件,能够使可得到吸音效果的频率区域位移至低频率侧(参考[0005]段等)。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322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262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当在窄的管道内或通风套管等空间上受限制的场所配置防音结构体时,或者在维持通气性的状态下配置防音结构体时等,无法将防音结构体设置为较大,因此存在尤其在低频率侧无法得到充分的隔音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小型且在低频带的防音性能高的防音结构体。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框的一个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孔部的方式层叠于弹性层,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层叠于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所述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即,发现了通过以下的结构能够实现上述课题。(1)一种防音结构体,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框的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孔部的方式层叠于弹性层,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接合于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2)根据(1)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弹性层为接合框与膜的粘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将弹性层的厚度设为t,将弹性层的厚度方向的有效弹性模量设为Eeff时,复合参数σ=t1.4×(1+1/Eeff)满足3.0×10-2<σ<5×101。(4)根据(3)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弹性层为单层,弹性层的厚度方向的有效弹性模量Eeff为弹性层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Eyoung(GPa)。(5)根据(3)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弹性层由多层构成,若将弹性层的压入弹性模量设为Eind,将层的数量设为N,将层的平均厚度设为t,则弹性层的厚度方向的有效弹性模量Eeff为Eeff=Eind/{(t/100)3×N5}。(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防音单元小于膜的膜振动的第1固有振动频率的波长。(7)根据(6)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第1固有振动频率为100000Hz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在低频带的防音性能高的防音结构体。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剖视图。图4为用于说明框的形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为用于说明在接合部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的示意性顶视图。图6为用于说明在接合部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的示意性顶视图。图7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的另一例的分解图。图8为图7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剖视图。图9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剖视图。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的另一例的分解图。图12为图11的B-B线剖视图。图13为用于说明声学特性的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14为表示频率与吸音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为表示弹性模量、频率及吸音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6为表示弹性模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7为表示弹性模量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8为表示弹性层的厚度与吸音峰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9为表示弹性层的厚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0为表示弹性层的厚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1为表示弹性层的厚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2为表示弹性模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3为表示弹性模量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4为表示有效位移量之比与吸音峰频率位移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5为表示复合参数与有效位移量之比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6为表示弹性模量、膜厚及吸音峰频率的位移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7为表示频率与吸音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8为表示弹性模量、膜厚及吸音峰频率的位移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9为表示频率与吸音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30为表示双面胶带的层叠张数与吸音峰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31为表示弹性模量、膜厚及吸音峰频率的位移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来进行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来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防音结构体]本专利技术的防音结构体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框的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孔部的方式层叠于弹性层,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接合于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音结构体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示意性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音结构体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图3所示的防音结构体10a具备具有非贯穿的孔部12的框14、弹性层18及膜16。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音结构体,其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所述框的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所述孔部的方式层叠于所述弹性层,所述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接合于所述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所述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4 JP 2017-0247801.一种防音结构体,其具有至少一个防音单元,该防音单元具备:框,具有孔部;弹性层,层叠于所述框的开口面的框架上;及膜,以覆盖所述孔部的方式层叠于所述弹性层,所述膜的膜振动产生时的、接合于所述弹性层的区域中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相对于所述膜的振幅成为最大的位置处的有效位移量为0.4%~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所述弹性层为接合所述框与所述膜的粘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音结构体,其中,将所述弹性层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弹性层的厚度方向的有效弹性模量设为Eeff时,复合参数σ=t1.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添升吾白田真也大津晓彦菅原美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