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浮岛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42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浮岛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工浮岛上设置有贯穿漂浮主体的长条状植物种植槽,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种植在种植盆或者种植袋中的水生植物,植物能够机械化种植、采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且组装容易、快速,组装之后,连接稳定。

An 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浮岛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浮岛及其应用。技术背景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700余个,总面积达9.1万km2。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上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极大完善,然而其仍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有生态浮岛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生态浮岛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目前其管理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完成,在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中尚可,若大面积推广,由于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大多数不能过冬,尤其在冬季天气较冷的北方地区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需要经常、及时采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满足需要,限制其发展。现有生态浮岛制作施工周期长,从目前来看多数的生态浮岛都是采用现场制作及现场种植的模式,大面积制作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浮岛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人工浮岛植物能够机械化种植、采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且组装容易、快速,组装之后,连接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植物种植槽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植物种植槽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所述植物种植槽及所述连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所述植物种植槽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开有透水口。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种植在种植盆或者种植袋中的水生植物,便于机械化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漂浮主体中间凹陷形成所述植物种植槽,且所述中间凹陷部分设置有透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漂浮主体包括左、右漂浮体,所述左、右漂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右漂浮体与所述连接板共同组成所述植物种植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透水口。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口为孔或槽。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槽上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植物种植盆卡接,防止植物种植盆往下掉,而且所述卡接部的设置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中植物种植盆的滑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人工浮岛的四个角上的连接孔,安装时,通过将连接件插入相邻的两块人工浮岛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横向连接装置及纵向连接装置,所述纵向连接装置为卡接结构,其与所述植物种植槽平行,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孔以及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装置为倒刺型卡接结构,其包括倒刺部以及卡接部,连接时,直接将所述倒刺部插入所述卡接部即可实现固定,拆卸时,将所述倒刺部旋转180度,可将所述倒刺部拉出。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浮岛采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还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微生物净水剂包。所述放置槽包括多个透水孔,水可以自由进入所述放置槽。所述微生物净水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吸附性材料、微生物菌剂、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营养剂,高吸附性材料可以通过吸附、截留及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的铁、锰等污染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在对植物进行采收时,可以一起回收所述微生物净水剂,实现高吸附性材料的更换。进一步地,所述漂浮主体上还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两边,小型推车或者拖车可以沿着所述轨道运动。种植时,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一端将植物种植盆一个一个的放入所述植物种植槽内,用小型推车将植物种植盆往前推动,后面的推动前面的往前移动,从而实现植物种植盆的放置,采收时,用小型推车将水生植物沿着所述植物种植槽往前推,在所述植物种植槽的另外一端收集即可。或者,依次连接种植盆或种植袋,将种植盆或种植袋连接成一列,通过小型拖车拖动的形式来实现放置和采收。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浮岛的边、角采用圆角设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上述人工浮岛用于水生态修复的应用。对于被污染水体,采用上述人工浮岛,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人工浮岛能够实现植物的机械化种植、采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2、本专利技术人工浮岛组装容易、快速,组装之后,连接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图3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纵向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漂浮主体1,植物种植槽2,连接装置3,纵向连接装置3-1及横向连接装置3-2,倒刺部3-1-1,卡接部3-1-2,透水口4,卡接部5,连接板6,放置槽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浮岛,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1、植物种植槽2以及连接装置3,植物种植槽2用于种植水生植物,连接装置3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植物种植槽2及连接装置3均设置在漂浮主体1上,植物种植槽2为贯穿漂浮主体1的长条状,植物种植槽底部2开有透水口4。将多个人工浮岛连接起来后,每一列的人工浮游形成相互连通的长槽,长槽的任一位置均能放置水生植物,便于机械化操作。漂浮主体1中间凹陷形成植物种植槽2,且中间凹陷部分设置透水口4,透水口4为孔或槽。植物种植槽2上部设置有卡接部5。卡接部5与植物种植盆卡接,防止植物种植盆往下掉,而且卡接部5的设置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中植物种植盆的滑动。连接装置3为设置在人工浮岛的四个角上的连接孔,安装时,通过将连接件插入相邻的两块人工浮岛上的连接孔3-1,实现连接。人工浮岛采用纤维强化塑料、不锈钢加发泡聚苯乙烯、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植物种植槽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植物种植槽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所述植物种植槽及所述连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所述植物种植槽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开有透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漂浮主体、植物种植槽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植物种植槽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人工浮岛之间的连接,所述植物种植槽及所述连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漂浮主体上,所述植物种植槽为贯穿所述漂浮主体的长条状,所述植物种植槽底部开有透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主体中间凹陷形成所述植物种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主体包括左、右漂浮体,所述左、右漂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右漂浮体与所述连接板共同组成所述植物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增辉姜明洋杨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水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