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换药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
技术介绍
医疗护理专业就是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医疗护理专业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体贴入微的精心护理,细心地观察,并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使病人转危为安,与医生密切配合,运用护理程序加速病人康复的进程,医护人员通常使用换药椅为病人进行护理换药,现有的医疗护理换药椅结构固定,无法进行调整,难以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更好的承托,导致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腿部换药麻烦,费时费力,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不利于护理换药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疗护理换药椅结构固定,无法进行调整,难以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更好的承托,导致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腿部换药麻烦,费时费力,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调整、省时省力的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包括有椅板、靠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大摆动板、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包括有椅板(1)、靠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大摆动板(5)、第一大托板(6)、第一大旋转轴(7)、第一大轴承(8)、第一大旋转轮(9)、第一大齿轮(10)、第一大弧形齿板(11)、第一导向杆(12)、第一凹形板(13)、第一挡板(14)、第一弹簧(15)和第一拉环(16),椅板(1)前侧壁的左部开有第一大摆动槽(101),椅板(1)的左侧壁开有第一大旋转孔(102),第一大旋转孔(102)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的左侧,第一大旋转孔(102)与第一大摆动槽(101)相连通,椅板(1)前侧壁的右部开有第二大摆动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椅,包括有椅板(1)、靠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大摆动板(5)、第一大托板(6)、第一大旋转轴(7)、第一大轴承(8)、第一大旋转轮(9)、第一大齿轮(10)、第一大弧形齿板(11)、第一导向杆(12)、第一凹形板(13)、第一挡板(14)、第一弹簧(15)和第一拉环(16),椅板(1)前侧壁的左部开有第一大摆动槽(101),椅板(1)的左侧壁开有第一大旋转孔(102),第一大旋转孔(102)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的左侧,第一大旋转孔(102)与第一大摆动槽(101)相连通,椅板(1)前侧壁的右部开有第二大摆动槽(103),椅板(1)的右侧壁开有第二大旋转孔(104),第二大旋转孔(104)位于第二大摆动槽(103)的右侧,第二大旋转孔(104)与第二大摆动槽(103)相连通,椅板(1)顶部的后端连接有靠板(2),靠板(2)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和第二大摆动槽(103)的后方,靠板(2)的左部开有第一大矩形槽(201),靠板(2)开有第一大圆形插孔(202),第一大圆形插孔(202)位于第一大矩形槽(201)的右侧,第一大圆形插孔(202)与第一大矩形槽(201)相连通,靠板(2)的左侧壁开有向右延伸的第一大矩形插孔(203),第一大矩形插孔(203)与第一大矩形槽(201)相连通,第一大矩形插孔(203)位于第一大圆形插孔(202)的下方,靠板(2)的右部开有第二大矩形槽(204),靠板(2)开有第二大圆形插孔(205),第二大圆形插孔(205)位于第二大矩形槽(204)的左侧,第二大圆形插孔(205)与第二大矩形槽(204)相连通,第二大圆形插孔(205)位于第一大圆形插孔(202)的右侧,靠板(2)的右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第二大矩形插孔(206),第二大矩形插孔(206)与第二大矩形槽(204)相连通,第二大矩形插孔(206)位于第二大圆形插孔(205)的下方,第二大矩形插孔(206)位于第一大矩形插孔(203)的右侧,椅板(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的左侧,第二支撑板(4)位于第二大摆动槽(103)的右侧,第一大摆动板(5)的上端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内,第一大托板(6)位于椅板(1)的下方,第一大托板(6)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大插槽(60),第一大摆动板(5)位于第一大插槽(60)内,第一大摆动板(5)与第一大插槽(60)滑动配合,第一大托板(6)的左侧壁开有第一导向槽(61),第一导向槽(61)与第一大插槽(60)相连通,第一大摆动板(5)的左侧壁开有第一小凹槽(50),第一大旋转轴(7)转动式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和第一大旋转孔(102)内,第一大摆动板(5)的上端固定套在第一大旋转轴(7)上,第一大旋转轴(7)的右端与第一大轴承(8)过盈连接,第一大轴承(8)嵌设在椅板(1)内,第一大轴承(8)位于第一大摆动槽(101)的右侧,第一大旋转轴(7)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大旋转轮(9),第一大旋转轮(9)位于椅板(1)的左侧,第一大齿轮(10)固定套在第一大旋转轴(7)上,第一大齿轮(10)位于椅板(1)与第一大旋转轮(9)之间,第一大弧形齿板(11)位于第一大齿轮(10)的正下方,第一大弧形齿板(11)与第一大齿轮(10)相啮合,第一大弧形齿板(11)与第一大齿轮(10)相接触,第一大弧形齿板(1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12),第一导向杆(12)位于第一支撑板(3)的左侧,第一支撑板(3)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凹形板(13),第一凹形板(13)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升降孔(131),第一导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升降孔(131)内,第一导向杆(12)连接有第一挡板(14),第一挡板(14)位于第一凹形板(13)内,第一挡板(14)与第一凹形板(13)相接触,第一弹簧(15)套在第一导向杆(12)上,第一弹簧(15)位于第一凹形板(13)内,第一弹簧(15)位于第一挡板(14)的下方,第一导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6),第一拉环(16)位于第一凹形板(13)的下方,第一拉环(16)与第一凹形板(13)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大摆动板(17)、第二大托板(18)、第二大旋转轴(19)、第二大轴承(20)、第二大旋转轮(21)、第二大齿轮(22)、第二大弧形齿板(23)、第二导向杆(24)、第二凹形板(25)、第二挡板(26)、第二弹簧(27)、第二拉环(28)、第一棘板(29)和第二棘板(30),第二大摆动板(17)的上端位于第二大摆动槽(103)内,第二大托板(18)位于椅板(1)的下方,第二大托板(18)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大插槽(180),第二大摆动板(17)位于第二大插槽(180)内,第二大摆动板(17)与第二大插槽(180)滑动配合,第二大托板(18)的右侧壁开有第二导向槽(181),第二大旋转轴(19)转动式位于第二大摆动槽(103)和第二大旋转孔(104)内,第二大摆动板(17)的上端固定套在第二大旋转轴(19)上,第二大旋转轴(19)的左端与第二大轴承(20)过盈连接,第二大轴承(20)嵌设在椅板(1)内,第二大轴承(20)位于第二大摆动槽(103)的左侧,第二大旋转轴(19)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大旋转轮(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