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962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监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为保证对应需离岗人员工作的正常进行,且项目数据的完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限定对接人员;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接收到对应对接人员针对意愿请求反馈的接受反馈,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且调取该对接范围关联的历史数据至对接人员;对接人员接收历史关联数据后,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并同时关联对应离岗人员,在有人员需要离岗时,对该离岗人员工作进行移交和对接,便于对接人员在临时对接工作时的工作数据进行记录,从而进一步保证项目数据的完整性。

A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监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表甲方对乙方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工程监理是一种有偿的工程咨询服务;是受甲方委托进行的;监理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关合同及文件;监理的准则是守法、诚信、公正和科学;监理目的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传统的监理方在进行一些信息的记录时,通常使用纸质文件进行数据、责任人等信息的记录,长久以来,纸质文档较多,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且文件批示或问题反馈周期较长,工作周期较长,而且不便于后期数据的记录、统计和查询等。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发展和普及,为便于一线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情况的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员工履职情况、后期员工绩效考核、以及培训策划等技术方面的数据支撑,设计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推动了互联网办公向移动互联网办公的发展,通过对应的软件系统实现员工签到、移动办公、项目信息记录、日常监理数据统计、记录和查询等。但是这种软件,通常会根据对应的工作职位和工作内容等进行权限分派,目的是为使得对应人员的工作内容更加清晰,且工作内容保密性更高。但是,当其中对应岗位的负责人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在岗时,对应需离岗人员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且口头指派对接人员会造成项目数据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在有人员需要离岗时,对该离岗人员工作进行移交和对接,便于对接人员在临时对接工作时的工作数据进行记录,从而进一步保证项目数据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限定对接人员;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接收到对应对接人员针对意愿请求反馈的接受反馈,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且调取该对接范围关联的历史数据至对接人员;对接人员接收历史关联数据后,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并同时关联对应离岗人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应工作人员因故需要离岗时,离岗人员提交离岗申请,此时,通过限定对接人员,并征求对接人员的意愿实现工作正常进行的人员接替,而在接收到对接人员的接收反馈时,表示对接人员工作上可以接收离岗人员的代工请求,且在对接人员反馈接受反馈后,为便于对接人员了解离岗人员的工作进度和情况,服务器会发送与该离岗人员相关的历史关联数据,对接人员通过历史关联数据对离岗人员的工作进度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基于离岗人员的工作进度实现工作内容的衔接,并将对接时间内的工作数据进行上传,且上传的工作数据同时关联至对应的离岗人员处,从而使得离岗人员的工作内容数据为完整数据,便于后续项目内容的记录、统计和整理等。在有人员需要离岗时,对该离岗人员工作进行移交和对接,便于对接人员在临时对接工作时的工作数据进行记录,从而进一步保证项目数据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限定对接人员时,获取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筛查其余工作人员中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并指派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作为对接人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权限范围的筛选和匹配实现对接人员的自动筛选,使得对接人员的选择更加合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对接人员的权限范围大约或等于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定在进行对接人员筛选时候选对接人员的权限范围大于或等于对接人员,以此保证离岗人员所涉及工作对接人员可进行操作和对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筛查其余工作人员中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时,获取该离岗人员的位置,并计算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与该离岗人员之间的距离;筛选出距离最近的工作人员为对接人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距离离岗人员距离最近的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作为对接人员,提高对接人员工作对接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时,对接范围包括项目位置区域和职责内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项目位置区域和职责内容进一步对对接范围进行明确和细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限定项目位置区域时,在地图上标注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并以第一标记点为圆心,以第二标记点和第一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圈定项目位置区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进行确定,以自动生成项目位置区域,提高项目位置区域圈定便利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圈定项目位置区域后,识别项目位置区域内的项目施工区域,并获取项目施工区域内与离岗人员匹配的职责内容以发送至对接人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匹配离岗人员在对应项目位置区域内的工作职责,便于根据离岗人员的项目位置区域具体匹配对接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对接人员对接时对接工作的具象性和便利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包含离岗人员预计离岗时间,对接人员仅在预计离岗时间具有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的权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离岗人员预计离岗时间外,对接人员不在具有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的权限,以此来保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数据梳理的单一对接,以保证后期数据责任人的匹配和数据的清晰准确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离岗人员的预计离岗时间外,清除对接人员接收到的历史关联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除离岗人员在预计离岗时间外在对接人员处的历史关联数据,进一步减少对接人员数据存储量,同时提高历史关联数据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时,意愿请求中包含离岗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本信息便于对接人员在不清楚事项或紧急事务时与离岗人员及时取得联系,以保证工作正常且顺利进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离岗人员提交离岗申请后,通过对符合相应权限范围的工作人员进行筛选,并根据就近原则选择对应对接人进行意见征询,若该对接人接受代工请求并反馈接受后,服务器会发送与该离岗人员相关的历史关联数据,对接人员通过历史关联数据对离岗人员的工作进度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基于离岗人员的工作进度实现工作内容的衔接,并将对接时间内的工作数据进行上传,且上传的工作数据同时关联至对应的离岗人员处,从而使得离岗人员的工作内容数据为完整数据,便于后续项目内容的记录、统计和整理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S400的流程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S120的流程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121-S40122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限定对接人员;S200,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S300,接收到对应对接人员针对意愿请求反馈的接受反馈,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且调取该对接范围关联的历史数据至对接人员;S400,对接人员接收历史关联数据后,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并同时关联对应离岗人员。其中,在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时,意愿请求中包含离岗人员的基本信息,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限定对接人员;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接收到对应对接人员针对意愿请求反馈的接受反馈,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且调取该对接范围关联的历史数据至对接人员;对接人员接收历史关联数据后,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并同时关联对应离岗人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时,限定对接人员;发送意愿请求至对应对接人员处;接收到对应对接人员针对意愿请求反馈的接受反馈,离岗人员限定对接人员的对接范围,且调取该对接范围关联的历史数据至对接人员;对接人员接收历史关联数据后,上传对接范围内工作数据,并同时关联对应离岗人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离岗人员的离岗申请限定对接人员时,获取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筛查其余工作人员中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并指派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作为对接人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人员的权限范围大约或等于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查其余工作人员中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时,获取该离岗人员的位置,并计算与该离岗人员的权限范围相匹配的工作人员与该离岗人员之间的距离;筛选出距离最近的工作人员为对接人员。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祥梅金元陈继东李炳文王承东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宏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