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31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43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该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中,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框体的一边至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本公开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

Air supply device and its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国技术201320474846.X公开一种出风口结构。图1为现有技术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10,设置在出风口上游侧的多片的导风百叶20。根据导风百叶的左右摆动,实现向左或向右吹风。但是,由于导风百叶短,即使实现了向左或向右吹风,风也只能到达机体附近的地方。特别是当冬天,需要开启空调的取暖模式或将该导风百叶搭载在浴室的浴霸时,只要人离机体稍远,热风就无法达到,使得人体舒适感下降。公开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的送风装置。(二)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中,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框体的一边至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一致。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包括:在摆动中作为转动驱动的轴的转动轴,和,位于转动轴的上游侧的上游导流片,和,位于转动轴的下游侧的下游导流片。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构成上游导流片的平面与构成下游导流片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出风口垂直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平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部还包括:使第一邻接导流片和与第二邻接导流片同时运动的动作单元。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动作单元包括:连接第一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的连杆,和,通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连接使连杆运动的把手。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和第二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比连杆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短。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设有中间导流片,中间导流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往相同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第二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导流片具有多片,在中间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靠近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相对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形成外廓设有进风口的外框架,和,设置在送风装置,和,引导空气从进风口到送风装置的鼓风机,和,设置在送风装置的上游侧的加热器。(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1)将导风部设置为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左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左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左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的摆动往左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左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左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左边,也能在出风口的左边感受到从出风口吹出的暖风。(2)将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位于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当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时,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上游侧端部更靠近框体的一边侧,也就是左边时。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比框体更长。这样,当空气从框体的一边和第一邻接导流片之间吹出时,顺着框体的一边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就会在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遇到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后,被迫与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空气一起继续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引导的方向,也就是往左边吹出。从而确保左边导风范围,抑制风量损失。风向更偏向左边,左边热风覆盖的范围更大。(3)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右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右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右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右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摆动往右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往右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同样,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右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右边,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所述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所述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所述框体的一边至所述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所述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所述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所述框体的一边至所述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包括:在所述摆动中作为转动驱动的轴的转动轴,和,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游侧的上游导流片,和,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下游侧的下游导流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上游导流片的平面与构成所述下游导流片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所述出风口垂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平行。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莹莹梁梓彦张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