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26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该变电站方案的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A Three-Building Layout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节省面积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需求越来越大,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由于一些变电站在建设初期没有考虑采取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方面的措施,导致变电站建成后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浪费等问题。传统变电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设备体积大、间距大、占地面积过大,浪费土地资源;变电站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大量采用不节能设备,造成能源浪费。现有技术中,例如220kV户内GIS变电站按照标准设计有2座楼方案,但该方案110kVGIS户内综合配电楼较长,占地面积大,在征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案超出征地范围无法使用。另外,现有标准设计有1座楼全户内GIS方案,该方案110kV是电缆出线,需要电缆转架空出线,增加投资,且增大线路的实施难度。另外,现有技术中安装设备时,无法自适应调节支架结构的支撑面积,对于不同安装空间的适应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设置有消防车道;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与巡维中心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北侧与北侧围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南侧、东侧均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与所述配电装置楼之间、以及所述配电装置楼与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之间均设置有消防车道。还包括用于在屋顶面上固定电器设备的支架固定器,所述装置能够根据屋面宽度调节安装盘的大小,从而适应支架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创新3座楼方案,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2)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3)创新3座楼方案相比全户内1座楼方案楼层低,设备安装及运行维护检修方便,消防和通风简单经济,便于维护检修,不需设置电梯,方案经济合理。(4)每座生产建筑物均配置环形道路,便于日后的检修和扩建。(5)用于在屋面上安装避雷器等设备的支架固定装置,具有可调节的安装方式,能适应不同屋面大小,既保证安装牢固,又能保证占用的面积合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装置楼内部结构平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220KV电压接线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10KV电压接线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方案的鸟瞰效果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全站建成照片;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220kVGIS配电装置室建成照片;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10kVGIS配电装置室建成照片;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配电装置楼建成照片。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架固定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如图1所示,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110kVGIS配电装置室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的警传室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设置有消防车道;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与巡维中心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北侧与围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南侧、东侧均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与所述配电装置楼之间、以及所述配电装置楼与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之间均设置有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室内设置有四个主变,分别为#1、#2、#3、#4,如图2所示,从左往右依次相邻设置在配电装置室的中部。与上述四个主变相邻的北侧设置有四个电抗室,在配电室内还设置有配套的多个配电室。上述各楼和配电装置室总建筑面积4842.79m2;上述各楼和配电装置室外围建有围墙。在变电站围墙内用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如下优化设计:220kV进线构架及进线侧避雷器支架布置在22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220kV出线构架及出线侧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接地开关支架也布置在22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110kV进线构架及进线侧避雷器支架布置在11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110kV出线构架及出线侧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支架布置在11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还包括用于在屋面上固定电器设备支架固定器,所述装置能够根据屋面宽度调节安装盘的大小,从而适应支架安装,并保证安装牢靠;具体的,所述的支架固定器100如附图10所示,包括房屋顶面4,所述房屋顶面4上开有通孔,所述支架固定器100穿过通孔固定。具体的,所述支架固定器100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放置在屋顶上面,用于固定配电装置室屋面上的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下半部分放置在屋顶下面,与半部分协同配合进行固定。现具体介绍如下,所述上半部分包括支撑柱1,用于与避雷器等设备的底部相连接,进行设备固定,避雷器等设备的底部具有圆形孔洞可以套接在支撑住1上;还包括可伸缩支撑脚2,所述可伸缩支撑脚2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活动,所述可伸缩支撑脚2连接有加固连接块7,所述加固连接块7上设置有通孔,一带有旋转把手3的紧固杆12穿过加固连接块7,以及中心连接支撑块5;所述可伸缩支撑脚2放置在屋顶面上,用于支撑支架固定器100,通过旋转把手的转动,带动紧固杆12旋转,所述紧固杆12上左侧的螺纹为顺时针,右侧的螺纹为逆时针,从而使得两个加固连接块7同时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带动伸缩支撑脚2活动;当屋顶面面积较大时,可以将伸缩支撑脚2向外扩张,使得支撑更稳固,当屋顶面面积较小时,可以将伸缩支撑脚2向内收缩,使得支撑面缩小以适应屋顶区域,节约安装面积。所述中心连接支撑块5下端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下端设置有旋转把手11,以及设置有下部连接件9,通过下部连接件连接到两个托块8,所述螺杆1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部连接件9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1,使得螺杆10转动,带动下部连接件9和两个托块8一起向上运动,从而顶在房屋顶的下表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与巡维中心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北侧与围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南侧、东侧均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与所述配电装置楼之间、以及所述配电装置楼与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之间均设置有消防车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与巡维中心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的北侧与围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的西侧、南侧、东侧均设置有检修道路;所述220kVGIS配电装置室与所述配电装置楼之间、以及所述配电装置楼与所述110kVGIS配电装置室之间均设置有消防车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各楼和配电装置室外围建有围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220kV进线构架及进线侧避雷器支架布置在22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220kV出线构架及出线侧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接地开关支架布置在22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110kV进线构架及进线侧避雷器支架布置在11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110kV出线构架及出线侧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支架布置在110kVGIS配电装置室屋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配电装置室的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卿杨汝泉余崇高童能高卢小兰侯立峰邹颖梅侯光荣张伟强赖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