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233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所采用的染色剂是由染色助剂和染料组成,染料为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机的染缸温度达到45℃时开始分别注入染色助剂和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分为染色阶段和水洗阶段,在染色阶段中,染色机为气流模式,在水洗阶段,染色机为气液模式。染色时,染缸温度以0.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此温度设为始染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染色质量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使染色后的织物无瑕疵缺陷,而且可以赋予织物曲折状的绉感,使织物具有明显的气流风格,织物色彩重现性好,手感柔软,且纬向具备形状记忆功能,弹力效果明显,满足服用要求。

A Dyeing Process of PTT/PET Composite Fiber Fabric with Crepe S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印染
,特别涉及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气流染色机虽由德国于1979年研发并推广,但在我国起步和发展较晚。国内传统染色机普遍采用循环染缸原理,以其造价低、操作简单、维护便宜等优势,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利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印染行业进行升级改造,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必然性。气流染色主要是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高压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从入气口注入喷嘴,同时另一管路从入水口向喷嘴注入染液,染液与高速气流在喷嘴处相遇并混合形成雾状微细液滴后喷向织物。和传统溢流、喷射和溢喷染色机以染液牵引织物循环的方式相比,气流染色机是通过气流牵引织物循环,并完成染料对织物的上染。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水仅作为染料的溶剂和织物浸湿的溶胀剂,大大降低了织物染色的浴比。而浴比的降低,意味着加热升温所需的蒸汽耗用、冷却时所需冷却水、染化料的消耗以及排污量的降低,进而促进了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由于气流雾状染料分子液滴体积小于液状染料分子体积,染料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泳移次数增加,提高了坯布的染色匀染度,缩短了上染时间,染色重现性好。加之由于雾状气流作用,细化的染料分子更易进入绳状坯布折皱区域,故不易产生色花和染色折痕,使得染液与织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接触,以达到匀染的目的。气流染色在节能减排以及匀染性等方面的特性,使得其近年来在企业中不仅用来替代传统的液流加工,而且也广泛应用于加工天丝、天丝混纺等高档织物、化纤仿真类以及超细差别化纤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除了满足常规的染色要求,加工过程中,通过对染机自身性能的深挖掘,合理调节气流染色如风机、主泵、圏时等参数,配合升温染色工艺,可使织物获得液流染色机加工后不具备的新风格。出缸后的织物布面具有曲曲折折的绉感,这种“气流风格”不仅使得面料手感柔软,而且很好的迎合了市场需求。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织物是由PTT和PET交织而成,由于含有较多的PTT成分,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较好弹性以及形变记忆性,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运动服、休闲服、内衣、外套、家具装饰布等领域。但在染色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或者参数使用不当,面料易出现色差、染色不匀、擦伤擦亮以及手感偏硬等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决定了织物的染色质量以及其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其根据织物自身特性,通过制定合适的染色温度曲线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在保证染色质量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使染色后的织物无瑕疵,而且可以赋予织物曲折状的绉感,使织物具有明显的气流风格,织物色彩重现性好,手感柔软,且纬向具备形状记忆功能,弹力效果明显,满足相关服用要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所述染色工艺所采用的染色剂是由染色助剂和染料组成,所述染料为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机的染缸温度达到45℃时开始分别注入染色助剂和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分为染色阶段和水洗阶段,在染色阶段中,染色机为气流模式,在水洗阶段,染色机为气液模式;在染色工艺的染色阶段中,注入染色剂后,染缸温度以0.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此温度为始染温度,且在此温度下保温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保温1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保温10min,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30℃,保温80min,接下来以1.2℃/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80℃,然后进入水洗阶段,水洗阶段是将染色后的织物坯布在70℃的温度下进行中温水洗,中温水洗时间为30min,然后再进行常温水洗,常温水洗的时间为5min。优选的,所述染色工艺中的染色助剂包括硫酸铵、超细纤维高温匀染剂TF-212K和修色剂S-8231,该三种染色助剂在染色剂中的用量如下:硫酸铵0.8g/L,超细纤维高温匀染剂TF-212K0.6/L,修色剂S-82310.2g/L。优选的,所述染色工艺的染色剂中的染料包括以下组分:分散蓝2BLN0.10%owf分散金黄NP-RGL0.02%owf分散红3B0.06%owf。优选的,该染色工艺的浴比为1:3.3。优选的,在染色工艺中,染色机的工艺参数为:主泵的输出频率为35Hz,风机的输出频率为37.5Hz,提布轮的转速为420rpm。优选的,在染色工艺中,染色助剂先以直抽形式全部注入染缸内,然后,分散染料采用比例注料的方式注入,注料时间为30min。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阶段,对染缸设置其染色模式为“气流模式”,染色后开始水洗时设置为“气液模式”,这样可保证既获得均匀染色效果,又能赋予“气流风格”,使得综合水耗维持在较低使用量;(2)本专利技术的染色工艺中,采用85℃为始染温度,并且在此温度下保温5min,然后以0.8℃/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可以使织物获得较好的初始染色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合理的升温染色工艺,并配合染色机的参数设计,使织物获得液流染色机加工后不具备的新风格,出缸后的织物布面具有曲曲折折的绉感,形成特殊的“气流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使得面料手感柔软,而且很好的迎合了市场需求;(3)本专利技术通过染色温度曲线和染色机参数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保证较好的染色效果,而且可以保证染色后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无瑕疵缺陷,复合丝的弹力也不会被破坏,织物具备形变记忆性,染色均匀性和色牢度也满足客户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染色工艺中的染色温度工艺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织物坯布:经向为75DPET,纬向为75DPTT/PET复合丝,经纬密:75*42,坯布幅宽为192cm,织物表面密度110g/m2,织物米克重为211g/m,织物的组织结构采用斜纹组织。该实施例所采用的染料、各种助剂以及使用的设备的厂家及型号如下:染料:分散蓝2BLN(浙江博澳染料工业有限公司)、分散金黄NP-RGL(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散红3B(浙江德欧化工制造有限公司);超细纤维高温匀染剂TF-212K(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铵(上海石化鑫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修色剂S-8231(宜兴市华联化工有限公司)。设备:SAF3-2HT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德意佳机械江苏有限公司),Datacolor600电脑测色仪(美国Datacolor公司),Y571B型干湿摩擦牢度仪(宁波纺织仪器厂),SW-12A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无锡纺织仪器厂)。本实施例所提供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所采用的染色剂是由染色助剂和染料组成,染料为分散染料。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助剂包括硫酸铵、超细纤维高温匀染剂TF-212K和修色剂S-8231,分散染料包括分散蓝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所采用的染色剂是由染色助剂和染料组成,所述染料为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机的染缸温度达到45℃时开始分别注入染色助剂和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分为染色阶段和水洗阶段,在染色阶段中,染色机为气流模式,在水洗阶段,染色机为气液模式;在染色工艺的染色阶段中,注入染色剂后,染缸温度以0.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此温度为始染温度,且在此温度下保温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保温1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保温10min,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30℃,保温80min,接下来以1.2℃/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80℃,然后进入水洗阶段,水洗阶段是将染色后的织物坯布在70℃的温度下进行中温水洗,中温水洗时间为30min,然后再进行常温水洗,常温水洗的时间为5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所采用的染色剂是由染色助剂和染料组成,所述染料为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溢流两用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机的染缸温度达到45℃时开始分别注入染色助剂和分散染料;该染色工艺分为染色阶段和水洗阶段,在染色阶段中,染色机为气流模式,在水洗阶段,染色机为气液模式;在染色工艺的染色阶段中,注入染色剂后,染缸温度以0.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此温度为始染温度,且在此温度下保温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保温1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保温10min,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30℃,保温80min,接下来以1.2℃/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80℃,然后进入水洗阶段,水洗阶段是将染色后的织物坯布在70℃的温度下进行中温水洗,中温水洗时间为30min,然后再进行常温水洗,常温水洗的时间为5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形成具有绉感的PTT/PET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芬周杰钱雯君朱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