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熙满专利>正文

协同增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3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协同增力机,它属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是主轮盘2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1上,电动机或燃油机6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2上,从动齿轮4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2的边部,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动机或燃油机6的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相4啮合,增力杆5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的轮轴垂直相连。它可大大提高已有电动机或燃油机输出旋转力从而起到节约能源,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功效的作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一种机械动力装置。经专利文献检索和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目前世界上尚未见有与电动机或燃油机等协同使用可大大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输出旋转力的机械动力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电动机或燃油机等协同使用可大大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输出旋转力的机械动力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机架、主轮盘、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增力杆、电动机或燃油机组成,主轮盘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上,电动机或燃油机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上,从动齿轮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的边部,主动齿轮固定在电动机或燃油机的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增力杆的一端与从动齿轮轮轴垂直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它可大大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输出旋转力从而起到节约能源,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功效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正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它主要由机架1、主轮盘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增力杆5、重力盘7、弹簧8、传动齿轮9和电动机6组成,主轮盘2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1上,电动机6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2上,从动齿轮4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2的边部,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动机6机轴上,且通过传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4相啮合,增力杆5的一端与从动齿轮3的轮轴垂直相连,另一端还设有重力盘7及一端与机架1相连的弹簧8。权利要求1.协同增力机,它包括有机架(1)、主轮盘(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增力杆(5)、电动机或燃油机(6),其特征是主轮盘(2)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1)上,电动机或燃油机(6)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2)上,从动齿轮(4)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2)的边部,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动机或燃油机(6)的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4)相啮合,增力杆(5)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的轮轴垂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增力机,其特征是所述增力杆(5)的另一端还设有重力盘(7)及一端与机架(1)相连的弹簧(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增力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之间具传动齿轮(9)。全文摘要协同增力机,它属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是主轮盘2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1上,电动机或燃油机6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2上,从动齿轮4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2的边部,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动机或燃油机6的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相4啮合,增力杆5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的轮轴垂直相连。它可大大提高已有电动机或燃油机输出旋转力从而起到节约能源,提高电动机或燃油机功效的作用。文档编号F16H37/12GK1342850SQ00123799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明山, 韩熙满 申请人:韩熙满, 李明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协同增力机,它包括有机架(1)、主轮盘(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增力杆(5)、电动机或燃油机(6),其特征是主轮盘(2)通过其轮轴固定在机架(1)上,电动机或燃油机(6)成偏心状态固定在主轮盘(2)上,从动齿轮(4)通过其轮轴固定在主轮盘(2)的边部,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动机或燃油机(6)的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4)相啮合,增力杆(5)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的轮轴垂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山韩熙满
申请(专利权)人:韩熙满李明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