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0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拾音器,包括拾音源、前置信号放大单元、降噪音频处理单元、后级信号放大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拾音源的输出端与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和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电源单元包括输入电源、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输出电源和第二输出电源,输入电源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拾音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Pick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拾音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拾音器。
技术介绍
拾音器是声频设备中常用的一种采集声音的元件,由于拾音器能够对声音产生现场进行实时的采集,这点就像是对声音源头进行着实时的监听,因此在生活中,它又常常被我们称作监听拾音器。拾音器可以说是一种放大器,一种作用在音频上的放大器。它能够将声音进行采集和放大,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消除噪音的作用。传统拾音器的内部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拾音器的内部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拾音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拾音器,包括拾音源、前置信号放大单元、降噪音频处理单元、后级信号放大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拾音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和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包括输入电源、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输出电源和第二输出电源,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电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源的第二引脚和第二输出电源的第二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电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7kΩ。在本技术所述的拾音器中,所述电源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380pF。在本技术所述的拾音器中,所述电源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822T。在本技术所述的拾音器中,所述电源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5kΩ。在本技术所述的拾音器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实施本技术的拾音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拾音源、前置信号放大单元、降噪音频处理单元、后级信号放大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包括输入电源、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输出电源和第二输出电源,该电源单元与传统拾音器的内部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三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拾音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拾音器实施例中,该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拾音器包括拾音源1、前置信号放大单元2、降噪音频处理单元3、后级信号放大单元4、音频输出单元5和电源单元6,其中,拾音源1的输出端与前置信号放大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前置信号放大单元2的输出端分别与降噪音频处理单元3的输入端和后级信号放大单元4的一个输入端连接,降噪音频处理单元3的输出端与后级信号放大单元4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后级信号放大单元4的输出端与音频输出单元5连接,电源单元6的输出端与降噪音频处理单元3连接。本实施例中,拾音源1一般采用麦克风实现,电源单元6采用15V直流电源。工作时,拾音源1采集到的音频信号经过两级信号放大单元放大处理并经过降噪音频处理后送到音频输出单元5向外送出。具体而言,将拾音器接上电源,并接至视频服务器的语音输入端口;将拾音器安装到现场,现场的声音即会完美录制到视频服务器上,待需要回放时,从视频服务器中读取即可。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电源单元6包括输入电源Vin、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输出电源Vo1和第二输出电源Vo2,输入电源Vin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输入电源Vin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输出电源Vo1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输出电源Vo1的第二引脚和第二输出电源Vo2的第二引脚均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均与第二输出电源Vo2的第一引脚连接。该电源单元6与传统拾音器的内部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维护,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三电阻R3为限流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2的阻值为37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电阻R2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该电源单元6的工作原理如下:输入电源Vin由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进行分流,在经过稳压电路对分出的两个电源进行稳压,最后由第一输出电源Vo1和第二输出电源Vo2输出出去,整体采用双电源电路,相比单电源电路工作的可靠性高,成本低,当第一输出电源Vo1损坏时,可以用到第二输出电源Vo2供电,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避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源、前置信号放大单元、降噪音频处理单元、后级信号放大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拾音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和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包括输入电源、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输出电源和第二输出电源,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电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源的第二引脚和第二输出电源的第二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电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7k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源、前置信号放大单元、降噪音频处理单元、后级信号放大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拾音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和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后级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噪音频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包括输入电源、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输出电源和第二输出电源,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电源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