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铜编织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3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铜编织线,涉及铜编织线领域,包括导线体,导线体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导线体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U型板和保护板,导线体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保护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通过将导线体放置在保护板上面,通过U型板两端放置在插孔内,通过转柄转动转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带动插杆移动,使插杆插入插槽内,从而便于使U型板和保护板进行固定,故从而便于对导线体进行保护。

A Kind of Soft Copper Braid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铜编织线
本技术涉及铜编织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铜编织线。
技术介绍
铜编织线是采用无氧铜或低氧铜丝编织而成,铜丝直径分为0.05MM/0.06MM/0.08MM/0.10MM/0.12MM/0.15MM/0.20MM.单丝越细,做出来的产品就越柔软,抗折、加工过程中经韧练处理,使产品柔软,外表光亮整齐美观。由于铜编织线长期裸露在外,极易被氧化,造成导电性差,同时,外界的灰尘等杂质极易渗入铜编织线内部,导致电阻变大,通电后发热量大,不仅浪费大量电能,还会发热变黑,甚至烧毁报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要对铜编织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铜编织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铜编织线,包括导线体,所述导线体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所述导线体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所述导线体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所述保护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所述插孔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安装槽槽底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插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保护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低端伸入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U型板的两端伸入插孔内,所述U型板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所述插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伸入插槽内。优选的,所述导线体是由多个导线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的下表面设有滑轨,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移动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端伸出保护板并固定连接有转柄。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头上设有安装螺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有U型板和保护板,通过将导线体放置在保护板上面,通过U型板两端放置在插孔内,通过转柄转动转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带动插杆移动,使插杆插入插槽内,从而便于使U型板和保护板进行固定,故从而便于对导线体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软铜编织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板和U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导线体;2-接线端头;3-保护板;4-U型板;5-插孔;6-安装槽;7-螺纹杆;8-移动板;9-插杆;10-第一锥齿轮;11-转杆;12-第二锥齿轮;13-插槽;14-滑轨;15-滑块;16-转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软铜编织线,包括导线体1,导线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2,导线体1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3,导线体1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4,保护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5,插孔5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6,安装槽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远离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远离螺纹杆7的一端连接有插杆9,螺纹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保护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11,转杆11的低端伸入安装槽6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U型板4的两端伸入插孔5内,U型板4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13,插杆9远离移动板8的一端伸入插槽13内,通过设有U型板4和保护板3,通过将导线体1放置在保护板3上面,通过U型板4两端放置在插孔5内,通过转柄16转动转杆11,通过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2带动螺纹杆7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8移动,从而带动插杆9移动,使插杆9插入插槽13内,从而便于使U型板4和保护板3进行固定,故从而便于对导线体1进行保护。实施例2一种软铜编织线,包括导线体1,导线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2,导线体1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3,导线体1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4,保护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5,插孔5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6,安装槽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远离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远离螺纹杆7的一端连接有插杆9,螺纹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保护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11,转杆11的低端伸入安装槽6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U型板4的两端伸入插孔5内,U型板4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13,插杆9远离移动板8的一端伸入插槽13内,通过设有U型板4和保护板3,通过将导线体1放置在保护板3上面,通过U型板4两端放置在插孔5内,通过转柄16转动转杆11,通过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2带动螺纹杆7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8移动,从而带动插杆9移动,使插杆9插入插槽13内,从而便于使U型板4和保护板3进行固定,故从而便于对导线体1进行保护。导线体1是由多个导线编织而成。安装槽6内的下表面设有滑轨14,移动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5,且移动板8通过滑块15与滑轨14滑动连接,通过设有滑块15和滑轨14,从而便于移动板8的移动,且便于对移动板8进行限位。转杆11的顶端伸出保护板3并固定连接有转柄16,通过设有转柄16,从而便于对转杆11进行转动。接线端头2上设有安装螺纹孔。工作原理:通过设有U型板4和保护板3,通过将导线体1放置在保护板3上面,通过U型板4两端放置在插孔5内,通过转柄16转动转杆11,通过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2带动螺纹杆7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8移动,从而带动插杆9移动,使插杆9插入插槽13内,从而便于使U型板4和保护板3进行固定,故从而便于对导线体1进行保护。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铜编织线,包括导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2),所述导线体(1)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3),所述导线体(1)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4),所述保护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5),所述插孔(5)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远离螺纹杆(7)的一端连接有插杆(9),所述螺纹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保护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低端伸入安装槽(6)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所述U型板(4)的两端伸入插孔(5)内,所述U型板(4)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13),所述插杆(9)远离移动板(8)的一端伸入插槽(1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铜编织线,包括导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端头(2),所述导线体(1)的下表面连接有保护板(3),所述导线体(1)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板(4),所述保护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插孔(5),所述插孔(5)的两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安装槽(6)槽底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远离螺纹杆(7)的一端连接有插杆(9),所述螺纹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保护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低端伸入安装槽(6)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普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