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46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多个背光开孔,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下偏光片、面板层和上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分别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液晶层,光束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的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所述下偏光片的第一开孔、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开孔到达所述功能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子设备的正面具有更多的区域用于显示,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用户要求具有更多功能和时尚外观。目前,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是轻薄、接近全面屏,同时具有前置摄像头自拍和人脸识别等功能。而随着电子设备支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需要设置的元件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占据一部分电子设备正面的显示区域的位置,影响美观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用户体验的电子设备。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与所述背光模组紧贴或间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多个背光开孔,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下偏光片、面板层和上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分别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包括两相对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液晶层,光束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的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所述下偏光片的第一开孔、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开孔到达所述功能模组。可选的,所述光束是来自外部光源发出的光束,或者所述光束是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束出射到所述显示屏外部后发生反射的光束。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所述功能模组包括传感器,所述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具有对应所述传感器的多个背光开孔。可选的,所述背光开孔、第一开孔、第二开孔位于所述功能模组的传感器在所述背光模组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可选的,所述光束为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电磁波,超声波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的,在所述功能模组工作时,所述背光开孔内壁具有反射所述光束的涂层,或者吸收所述光束的涂层。可选的,所述功能模组为包括透镜和设置在所述透镜下方的传感器,光束通过所述液晶显示模组、所述开孔和所述透镜到达所述传感器。可选的,所述功能模组用于二维或三维对象特征识别,或者二维或三维图像绘制,或者拍照和摄像。可选的,所述功能模组个数为多个,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对应所述多个功能模组的背光开孔。可选的,所述背光开孔内径为100微米到3毫米之间。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人体动作检测装置,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设备,安防设备,智能机器人中的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子设备的正面具有更多的区域用于显示,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文件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以便能够充分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即使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结构、组元等,也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之重点。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显示屏10、功能模组20和外壳30。所述功能模组2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0背面,与所述显示屏10紧贴或间隔设置。所述显示屏1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30内。一般地,所述显示屏10供用户浏览和操作的一侧称之为正面,相对的一侧称为背面。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0包括底框和/或边框。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0可以省略。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20可透过所述显示屏10接收外部光束102,所述光束102为可见光。所述功能模组20可用于二维或三维对象特征识别,或者二维或三维图像绘制,或者拍照和摄像。本技术其他或变更实施例中,所述光束102为可见光,不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电磁波,声波,超声波等。所述光束102通过所述显示屏10从外部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包括液晶显示模组11和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11背面的背光模组12,所述背光模组12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提供背光。所述功能模组2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12远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的一侧,与所述背光模组12紧贴或间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2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20的多个背光开孔101。光束102可通过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所述背光开孔101从所述显示屏10外部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束102通过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所述背光开孔101从外部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所述光束102可以是来自外部光源发出的光束,也可也是所述背光模组12发出的光束出射到所述显示屏10外部后发生反射的光束。例如,所述光束102为背光模组12发射出的光束,出射到显示屏10外部后,被显示屏10表面处的手指反射后通过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和背光开孔101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请参阅图2-图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2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射片121、导光板122、扩散片123、下棱镜片124和上棱镜片125。所述背光模组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22一侧的光源(图未示),所述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20包括传感器(未标示),所述反射片121、导光板122、扩散片123、下棱镜片124和上棱镜片125具有多个贯穿的背光开孔101。所述多个背光开孔101形成对应所述功能模组20所在区域的小孔阵列。图3是图2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光束102穿过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和背光开孔101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所述背光模组12具有多个与所述功能模组20所在位置对应的背光开孔101。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开孔101位于所述功能模组20的传感器在所述背光模组20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光束102通过所述多个背光开孔101的成像大小覆盖或部分覆盖所述功能模组20所在区域。所述液晶显示模组11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12上方的下偏光片111、面板层112和上偏光片113。所述下偏光片111和上偏光片113分别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20的第一开孔1101和第二开孔1102。所述面板层11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基板和设置在两基板中的液晶层。所述下偏光片111、上113用于允许特定方向光学进入所述面板层112。光束102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的第二开孔1102、所述面板层、所述下偏光片的第一开孔1101、所述背光模组12的背光开孔101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0。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20可接收所述光束102、并可用于二维或三维的对象特征识别,或者二维或三维的图像绘制,或者用于拍照或录制视频。例如但不限于:指纹识别,虹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与所述背光模组紧贴或间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多个背光开孔,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下偏光片、面板层和上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分别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液晶层,光束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的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所述下偏光片的第一开孔、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开孔到达所述功能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与所述背光模组紧贴或间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多个背光开孔,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下偏光片、面板层和上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分别具有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液晶层,光束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的第二开孔、所述面板层、所述下偏光片的第一开孔、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开孔到达所述功能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是来自外部光源发出的光束,或者所述光束是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束出射到所述显示屏外部后发生反射的光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棱镜片,所述功能模组包括传感器,所述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棱镜片具有对应所述传感器的多个背光开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