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224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4:50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滑移连接的阀芯;跳变组件,用于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进行工位的切换;在跳变组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跳变组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通过跳变组件能够机械式驱动阀芯进行工位切换,避免了采用电磁的方式控制阀芯的工位切换,从而使得所述控制装置避免了因电压冲击造成损坏。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装置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计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开采和输送的过程中,输气管线也会用开关控制阀来进行天然气通道的切换。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开关控制阀大都采用电磁控制的方式,来控制开关控制阀中阀芯的工位切换。但是,开关控制阀采用电磁控制的方式比较容易被电压冲击损坏,且采用电磁控制的阀体通常仅适用在小压力的工作条件下。这样极不适用于天然气的开采和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一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滑移连接的阀芯;跳变组件,用于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进行工位的切换;在跳变组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跳变组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可选地,所述跳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位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定位部与所述阀芯伸出壳体的一端滑移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部与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二定位部与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中间位置滑移并铰接;在所述阀芯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一同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一连接件瞬间带动所述阀芯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所述阀芯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一同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一连接件瞬间带动所述阀芯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压缩弹簧,以及位于所述压缩弹簧朝向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压缩弹簧朝向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移动块铰接。可选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穿过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固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阀芯伸出控制阀的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芯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固接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通过第一腰型孔与所述阀芯滑移并铰接。可选地,所述壳体朝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第三连接件的侧壁开设有止推口,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止推口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分别位于止推口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止推口朝向所述阀芯的一端。可选地,还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三连接件相对于第二定位部摆动,以使跳变组件驱动阀芯进行控制阀的工位的切换。可选地,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以及用于驱动驱动杆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滑移并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且朝向驱动杆的侧面开设有条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驱动杆朝向第三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插入滑槽内,并与滑槽滑移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位于滑槽和第二定位部之间,且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腰型孔内设置有销轴,且所述销轴通过第二腰型孔与第三连接件滑移连接;所述销轴与第二连接件远离第三定位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移动块插接。可选地,所述第二腰型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侧;所述销轴贯穿移动块且所述销轴的两端伸出第三连接件;所述销轴伸出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平垫圈;且所述平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腰型孔的宽度。可选地,所述驱动杆的轴线与所述阀芯的轴线相互平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通过跳变组件能够机械式驱动阀芯进行工位切换,避免了采用电磁的方式控制阀芯的工位切换,从而使得所述控制装置避免了因电压冲击造成损坏;并且机械式驱动阀芯进行工位切换扩大了所述控制装置使用范围,使得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在电力资源匮乏的地区被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跳变组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用于表现跳变组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跳变组件的轴测图。附图标记1、控制阀;11、阀芯;111、第一腰型孔;12、壳体;121、第二定位杆;122、限位板;1221、止推口;2、跳变组件;21、第一连接件;211、第一定位部;212、第二定位部;213、第三定位部;214、第一定位杆;22、第二连接件;23、第三连接件;231、第三空腔;232、滑槽;233、第二腰型孔;3、移动组件;31、压缩弹簧;32、移动块;33、销轴;34、平垫圈;4、液压驱动组件;41、驱动杆;411、导向滑杆;42、驱动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一种控制装置,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跳变组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包括:控制阀1,所述控制阀1包括壳体12,以及位于壳体12内并与壳体12滑移连接的阀芯11。可选地,所述控制阀1可以包括多种形式,例如三位三通控制阀、两位三通控制阀、四位三通控制阀等能够实现两个工位间进行快速切换的控制阀。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控制阀1为两位三通控制阀,参见图1,通过两个工位的切换实现所述壳体12中间位置的通口分别与两侧的通口的导通。跳变组件2,用于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进行工位的切换;在跳变组件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跳变组件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跳变组件2能够机械式驱动阀芯11进行工位切换,避免了采用电磁的方式控制阀芯11的工位切换,从而使得所述控制装置避免了因电压冲击造成损坏;并且机械式驱动阀芯11进行工位切换扩大了所述控制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在电力资源匮乏的地区被广泛应用。可选地,结合图2,所述跳变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以及第三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连接件2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11、第二定位部212和第三定位部213,第二定位部212位于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三定位部21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21通过第一定位部211与所述阀芯11伸出壳体12的一端滑移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部213与第一连接件21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一端通过第二定位部212与第一连接件21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中间位置滑移并铰接。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23带动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连接件21一同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一连接件21瞬间带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1),所述控制阀(1)包括壳体(12),以及位于壳体(12)内并与壳体(12)滑移连接的阀芯(11);跳变组件(2),用于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进行工位的切换;在跳变组件(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跳变组件(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1),所述控制阀(1)包括壳体(12),以及位于壳体(12)内并与壳体(12)滑移连接的阀芯(11);跳变组件(2),用于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进行工位的切换;在跳变组件(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跳变组件(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机械式驱动所述阀芯(11)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变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以及第三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连接件(2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11)、第二定位部(212)和第三定位部(213),第二定位部(212)位于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三定位部(21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21)通过第一定位部(211)与所述阀芯(11)伸出壳体(12)的一端滑移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部(213)与第一连接件(21)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一端通过第二定位部(212)与第一连接件(21)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中间位置滑移并铰接;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23)带动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连接件(21)一同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一连接件(21)瞬间带动所述阀芯(11)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在所述阀芯(11)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的过程中,第三连接件(23)带动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连接件(21)一同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一连接件(21)瞬间带动所述阀芯(11)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第三连接件(2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移动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压缩弹簧(31),以及位于所述压缩弹簧(31)朝向第二连接件(22)的一端的移动块(32);所述移动块(32)与压缩弹簧(31)朝向第二连接件(22)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移动块(32)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21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转动连接的第二定位杆(121),所述第二定位杆(121)穿过第一连接件(21),且所述第二定位杆(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2)固接;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12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1)伸出控制阀(1)的壳体(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腰型孔(111);所述第一腰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南张英英陈云峰陈龙龙林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