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05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交叉井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既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的需求,不影响其他管线的运行和布置。

Cross Joint Structure of Drainage Pipe for Subsidence Type Comprehensive Pipelin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属于市政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作为都市的骨架,不仅负担着繁重的地面交通负荷,同时还是城市各种市政公用管线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重视。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发布前,国内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多为电力管、给水管和通信管,用于雨水、污水的排污管线未纳入综合管廊内。解决雨水、污水的排污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内成为了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综合管廊汇流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所述交叉井为双层结构,其中主线管廊联通下层,支线管廊仅与上层相通。支线管廊通过一个斜坡与上层联通,由于污水管线为重力流,这样的交叉节点结构无法保证重力流管线的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的需求,不影响其他管线的运行和布置,解决综合管廊采用下沉式交叉处理构筑物时,排水管线交叉处理方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井的顶面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顶面齐平,其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所述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坡度分别与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坡度一致;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上设置有通往交叉井井底的爬梯,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所述支线管廊及主线管廊内的其它管线敷设于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下方的交叉井内。采用上述方案,在交叉汇流时,其它管线(压力流管道、通信、电力管线等)从下沉式管廊布线,解决电力、通信管线与排水管线交叉口高程问题。管廊下沉时,排水主管和排水支管在管桥上采用平交方式,排水管线设置于管桥上,排水主管和排水支管的敷设坡度不改变,满足他们重力流的运行需求,管桥还兼具人行的功能,方便检修。两头的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的水通过四通检查井汇流到排水主管,解决了排水支管与排水主管的汇流连接问题,方便检修。管廊设置爬梯,方便检修人员通行。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支管通过支座敷设于支线管廊内及纵向管桥的一侧。所述排水主管通过支座敷设于主线管廊内及横向管桥的一侧。方便人行检修。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管桥和纵向管桥的宽度不小于0.9m。满足行人及物料运输的需求。上述方案中:所述交叉井的底面设置有积水坑。交叉井内的积水流入积水坑内,保持交叉井井底干燥。上述方案中:所述交叉井的下沉部呈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锥形。这样其它管线在敷设时可以沿着锥形底部的斜面缓慢向下,便于管道的敷设。上述方案中:所述四通检查井整体现浇,其顶部设置有压力密封井盖。保证管廊内气体不外泄,管廊运行环境良好。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既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的需求,不影响其他管线的运行和布置,实现污水管道在综合管廊交汇处的汇流,四通检查井现浇密封,保证管廊气体不外泄,管廊运行环境良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由主线管廊1、支线管廊2、交叉井3、横向管桥4、纵向管桥5、排水主管6、排水支管7、爬梯8、支座9、四通检查井10、集水坑11组成。主线管廊1和支线管廊2呈十字形交叉分布,主线管廊1和支线管廊2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3。交叉井3的顶面与主线管廊1及支线管廊2的顶面齐平,其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1及支线管廊2的底面,交叉井3的下沉部呈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锥形。交叉井3的底面设置有积水坑11。交叉井3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1的横向管桥4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2的纵向管桥5,横向管桥4和纵向管桥5就好像横跨交叉井3中部的跨线桥。横向管桥4以及纵向管桥5的坡度分别与主线管廊1和支线管廊2的坡度一致。横向管桥4和纵向管桥5的宽度不小于0.9m。满足行人及物料运输的需求。结构强度应满足足以承载排水主管6和排水支管7以及行人和物料运输的载荷,优选横向管桥4和纵向管桥5采用钢架结构。横向管桥4以及纵向管桥5上设置有通往交叉井3井底的爬梯8,爬梯8为钢制爬梯。横向管桥4以及纵向管桥5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10,四通检查井10整体现浇,其顶部设置有密封压力井盖。四通检查井10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管道的口子,穿过支线管廊2内的排水支管7敷设于纵向管桥5上,并与四通检查井10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1内的排水主管6敷设于横向管桥4上,并与四通检查井10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优选排水支管7通过支座9敷设于支线管廊2内及纵向管桥5的一侧。排水主管6通过支座9敷设于主线管廊1内及横向管桥4的一侧。支线管廊2及主线管廊1内的其它管线(压力流管线及电缆电线管线等)敷设于横向管桥4以及纵向管桥5下方的交叉井3内。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井的顶面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顶面齐平,其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所述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坡度分别与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坡度一致;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上设置有通往交叉井井底的爬梯,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所述支线管廊及主线管廊内的其它管线敷设于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下方的交叉井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井的顶面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顶面齐平,其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所述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坡度分别与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坡度一致;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上设置有通往交叉井井底的爬梯,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所述支线管廊及主线管廊内的其它管线敷设于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下方的交叉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岚刘亭役蒲贵兵刘杰敖良根檀立朝周江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