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96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通过第一过滤板进行分隔的集水箱和过滤箱;集水箱的上方的过滤箱内设置有初步过滤腔和二次过滤腔,以及排泥腔,二次过滤腔的一端与排泥腔相连通;二次过滤腔内匹配的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排泥腔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叶片;排泥腔上部的过滤箱上设置有排泥口;初步过滤腔内倾斜的活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的中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道,初步过滤腔下端设置有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次过滤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for Sludge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水中自带的泥沙以及通过絮凝剂产生的污泥会堆积在池底,需要通过单独的设备对污泥进行分离、脱水等操作后才能对污泥回收,污泥回收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805819.4的中国技术专利给出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但是其技术方案中的第一过滤板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附着上很多污泥,从而影响过滤效果,造成后期污泥和污水的分离效果变差,而且第一过滤板上附着有污泥时,部分污水会流向旋转叶片所在本体一侧,随着旋转叶片的旋转,带走部分污水,造成污泥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箱和设置于集水箱上方的过滤箱,且集水箱和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进行分隔;所述集水箱的一端设置有排水总管,集水箱的一端的上方所对应的过滤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初步过滤腔和二次过滤腔,集水箱的另一端的上方所对应的过滤箱内设置有排泥腔,二次过滤腔的一端与排泥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包括均安装于过滤箱外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二次过滤腔内匹配的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旋叶片的另一端延伸至二次过滤腔和排泥腔的连通口处;所述排泥腔内匹配的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回收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箱和设置于集水箱上方的过滤箱,且集水箱和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进行分隔;所述集水箱的一端设置有排水总管,集水箱的一端的上方所对应的过滤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初步过滤腔和二次过滤腔,集水箱的另一端的上方所对应的过滤箱内设置有排泥腔,二次过滤腔的一端与排泥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包括均安装于过滤箱外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二次过滤腔内匹配的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旋叶片的另一端延伸至二次过滤腔和排泥腔的连通口处;所述排泥腔内匹配的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叶片;所述排泥腔上部的过滤箱上设置有排泥口;所述初步过滤腔内倾斜的活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为圆形结构,且第二过滤板的中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道,第二过滤板一侧的初步过滤腔下端设置有方便初步过滤后的污泥进入二次过滤腔内的缺口,第二过滤板另一侧多所对应的过滤箱上设置有连通排水总管的排水分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确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