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靖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6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由一平面板体、支架、控制电路板、驱动机构、标尺、滑块、齿带及设置在板体侧缘的滑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动板体的标尺可视文章不同行距而可供设定其自动跳行距离,即提供控制键按压而可每次迅速跳行及定位于所需位置,简化标尺移动的不便性及加速阅读效率的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标尺移动定位而迅速逐行阅读文稿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
技术介绍
现今的打字辅助板,亦即一般俗称为文稿夹,是用于夹持欲打字录入的文件,方便打字员或操作者逐行阅读及键入计算机内。常见的打字辅助板的标尺需通过手动方式予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以达到跳行的效果,因此影响打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它采用电机驱动标尺移动,克服了传统打字辅助板以手动方式移动标尺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其标尺直接通过键盘讯号进行跳行的控制,即直接借助按压键盘上的该特定键即可控制标尺进行跳行动作。这样本技术的板体与键盘相互整合成一体,更符合人们打字的操作习惯,进一步提高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其特征是包括一板体,于其一侧缘设有滑轨,且在滑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一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其内侧设有扣合槽,外侧铰接一标尺;一齿带,其外侧面贴靠于板体的侧面端部,其两端分别绕经上、下传动齿轮后,嵌合于滑块的扣合槽内;一设置在板体背面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由一电机、一光学测距机构及一传动齿轮组所组成;电机分别驱动该光学测距机构及传动齿轮组;使光学测距机构输出代表电机转动圈数的计数脉冲,而传动齿轮组具有动力传动轴,该传动轴与前述可带动有齿带的传动齿轮固定连接; 一设置在板体背面的电路板,包括一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参数存储器、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还与键盘、计算机及与光学测距机构连接,以输入键盘按键讯号、输出按键码至计算机、启闭电机及检测移动行程;还设有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键盘按键设定钮及跳行距离设定钮,以供设定触发板体标尺移动或跳行的键盘执行键及设定跳行的移动距离。借以构成一种可与键盘与计算机连线,而可由键盘设定按键启动阅读标尺移动及跳行移动的字辅助板体。该电机转轴上设有一个齿轮和一个蜗杆,以分别驱动光学测距机构及传动齿组。该光学测距机构由一光栅齿盘及对应设置齿盘前、后侧的光收发器组成。该滑块外侧设有铰轴,而标尺对应位置设有有铰孔,标尺活动铰接于滑块上。该板体一侧的滑轨上、下端部分别设置以供检测标尺上、下终点位置的微动开关,所述的两微动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还有由上述设定钮控制的闪烁指示输出端,该输出端与LED连接。其中,介于电路内电源端、各输入端、各输出端都接有抗干扰线圈。该送出键盘讯号至计算机主机的计算机连接端点为连接于微处理器与参数存储器的数据输入及输出的端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动板体的标尺可视文章不同行距而可供设定其自动跳行距离,即提供控制键按压而可每次迅速跳行及定位于所需位置,简化标尺移动的不便性及加速阅读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板体标尺传动构造的局部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板体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3,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由一平面板体10、支架15、控制电路板50、驱动机构20、标尺13、滑块12、齿带45及设置在板体10侧缘的滑轨11组成。所述的电路板50为通过螺钉15固定在板体10背面下方相应位置所成型的内螺孔凸柱14上;所述的驱动机构20同样设置在板体10背面下方,包括电机21、光学测距机构30及传动齿轮组40。其中光学测距机构30由一表面环状排列多个矩形通孔的光栅齿盘31及对应设置在光栅齿盘31两侧的光收发器32(包括发光体321和光接收器322)组成。电机21的中心转轴22上设置有一小齿轮23,小齿轮23与光栅齿盘31啮合。当电机21通电转动时,小齿轮23驱动光栅齿盘31转动,使光栅齿盘31表面的多个通孔依次通过该光收发器32,使其送出可代表电机转动圈数的脉冲讯号。该脉冲讯号经电路板50处理后即可获得与电机转动圈数对应的标尺13的移动行程的数据。电机21的中心转轴22上设置还设有蜗杆24。电机21经蜗轮41及多个啮合的大小齿轮组成的传动齿轮组40实现减速;而传动齿轮组40末端以一传动轴42向外伸出。在该板体10一侧滑轨11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传动齿轮44、43,在下端部的传动齿轮43与传动轴42固定连接,使电机21的动力传递至传动齿轮43上。另设一齿带45,该齿带45与滑轨11上、下端部的传动齿轮44、43啮合,且其两端部嵌接于滑块12的扣合槽122上。滑块12外侧有铰轴121,标尺13在其侧端形成有对应的铰孔131,且与铰轴121相互铰接,这样即利用滑块12带动标尺13移动,而且标尺13可绕其铰点向外翻转,利于置入文件于板体10上。如上述的机构相互组合后,即可通过电机21的正反转操作,经传动齿轮组40、传动齿轮43、齿带45而带动附于滑块12的标尺13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由此实现本技术的标尺电动滑移功能。为美观考虑,如图3所示,在该板体10背面的驱动机构以一罩盖60覆盖。参阅图4,为本技术实现设定标尺的每次跳行距离及借助键盘的执行键控制标尺自动跳行移动功能的电路原理图。该控制电路主要以一微处理器51、一可供记忆跳行距离及记忆启动跳行键盘执行键的参数存储器52、控制电机21正反的转驱动电路58所组成。其中,微处理器51相应与前述的参数存储器52、正反转驱动电路58以及光学测距机构20的光接收器322连接,并有两引脚分别与键盘按键设定钮53及跳行距离设定钮54连接,还有一引脚与一可在设定状态时呈现闪烁的设定指示灯56连接。此外,在微处理器51的B0、B1引脚及微处理器51与参数存储器52相互连的数据输出入端点DO、DI处分别外接两条导线,以形成供键盘输入时钟讯号(CLK)及数据讯号(DATA)的键盘输入端点I及可转送键盘脉冲(CLK)及键盘数据讯号(DATA)至计算机主机的计算机连接端点O,构成一种可与计算机键盘连接及转送键盘数据至计算机的连线结构。本技术的电源部份设有三端式稳压器55及一电源指示灯57,以分别供应内部所需的稳定电力及指示其电源的启闭。另在前述各个相关的讯号输出、输入及电源端亦分别穿设有抗干扰线圈59,以防止电磁或电波干扰,并可在前述电动板体的标尺13的运动行程的最上端及最下端相关位置分别设置上、下限位开关SW(509,591),其回路连接方式为如图3左下方所示;该上、下限位开关SW接点相互并联连接于微处理器51的一输入端,以便用以检测上、下限位置及用以停止电机21相关动作。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如下首先按压键盘按键设定钮53,使本技术进入按键设定状态,此时由微处理器51通过计算机的连接端点O送出提示讯号至计算机屏幕上,可依照屏幕提示依序输入上、下移动标尺13的按键及上、下跳行执行键,而微处理器51则依照键盘输入端点I送入的按键码而依序储存于参数存储器52内,即完成设定标尺13上、下移动及跳行的键盘按键的操作。而上述按键的具体设定可配合使用者的习惯自行设定;而欲设定标尺13每次跳行的距离时,先应通过键盘先前设定的移动按键使标尺移动至文字第一行位置,再按压跳行距离设定钮54,进入跳行距离设定状态;并通过移动按键将标尺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打字辅助阅读板,其特征是包括:一板体,于其一侧缘设有滑轨,且在滑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一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其内侧设有扣合槽,外侧铰接一标尺;一齿带,其外侧面贴靠于板体的侧面端部,其两端分别绕经上 、下传动齿轮后,嵌合于滑块的扣合槽内;一设置在板体背面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由一电机、一光学测距机构及一传动齿轮组所组成;电机分别驱动该光学测距机构及传动齿轮组;使光学测距机构输出代表电机转动圈数的计数脉冲,而传动齿轮组具有动力传动 轴,该传动轴与前述可带动有齿带的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一设置在板体背面的电路板,包括一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参数存储器、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还与键盘、计算机及与光学测距机构连接,以输入键盘按键讯号、输出按键码至 计算机、启闭电机及检测移动行程;还设有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键盘按键设定钮及跳行距离设定钮,以供设定触发板体标尺移动或跳行的键盘执行键及设定跳行的移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靖
申请(专利权)人:罗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