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5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出墨控制系统包括:墨水保存容器,其内部为容纳墨水的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与所述墨水的液面之间形成有气压腔;其中,墨水保存容器的上部设有与气压腔连通的气口,其下部设有浸没于墨水内的出墨口;气压控制系统,其提供控制气压的输出端与墨水保存容器的气口连通,用以调控气压腔的气压值;液压传感器,其检测端与墨水接触,其输出端与气压控制系统电连接;气压控制系统、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共同构成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中的腔室的压力闭环控制。该系统通过气压控制系统、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构成腔室内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了腔室内压力的动态调节,保障了墨水按照设定目标的稳定出墨。

An Inking Control System and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
本技术属于打印机构件及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及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印刷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液态金属为代表的导电流体应运而生,使得打印导线制作液态金属柔性电子电路成为了可能,不仅变革了以往传统的PCB硬制电子电路制造模式,还极大地降低了电子电路制造时间和成本。液态金属打印技术在柔性电路、PCB印制电路板、天线等电子器件的快速制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液态金属打印机的出墨控制主要是利用液态金属的自重与负压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出墨量的控制,开始时由于墨水高度为初始状态,在负压的作用下保持预设的出墨量,但随着墨水减小,墨水腔内的负压值将不断增大,使墨盒的出墨量无法继续维持期望状态,导致出墨量降低甚至发生断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出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印系统无法达到稳定出墨的问题。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出墨控制系统,包括:墨水保存容器,其内部为容纳墨水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部形成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的体积与所述墨水的含量呈反比;其中,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气压腔连通的气口,其下部设有浸没于所述墨水内的出墨口;气压控制系统,其提供控制气压的输出端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气口连通,用以调控所述气压腔的气压值;液压传感器,其检测端与所述墨水接触,其输出端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共同构成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中的腔室的压力闭环控制。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液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出墨口,用以检测所述出墨口的出墨压力。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出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下方的打印头,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出墨口连通。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的外部开设有与其内部墨路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液压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连通口连接。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为包括笔管与笔尖的直写打印头。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气体管路;负压部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正压部件,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气体管路的一端作为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对外输出控制气压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气口上。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管路上还连通有稳压腔室。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上部还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注墨口。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口上设有透气薄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出墨控制系统,该出墨控制系统包括墨水保存容器,以及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连通的气压控制系统和液压传感器,该系统结构通过气压控制系统、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构成腔室内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了腔室内压力的动态调节,保障了墨水按照设定目标的稳定出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打印设备,该打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墨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技术或技术构思。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均可以相互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出墨控制系统,包括:容纳墨水300的墨水保存容器100、气压控制系统200和液压传感器400。所述气压控制系统200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100连通,用以调控墨水保存容器100中的气压值;液压传感器400的检测端则设置与墨水300接触,从而获取指定点位的液压值;所述液压传感器400的输出端与气压控制系统200电连接,由液压传感器400、气压控制系统200和预设液压值共同构成墨水保存容器100内的压力闭环控制。墨水保存容器100,其内部为容纳墨水300的腔室101,所述腔室101的顶部与所述墨水300的液面之间形成有气压腔102,气压腔102的体积与腔室101中墨水300的含量呈反比;墨水保存容器100的上部设有与气压腔102连通的气口103,其下部设有浸没于墨水300内的出墨口104;气压腔102是由于腔室101灌墨后腔室内的液面与该腔室的顶面之间形成的空腔,该空腔的体积随着墨水液面的升高而减小,但无论空腔的体积小到何种程度,甚至为0时,其仍然会产生本技术实施例中气压腔的效果。气压控制系统200,其提供控制气压的输出端201与墨水保存容器100的气口103连通,用以调控气压腔102的气压值,增大/减小所述气压腔102中的负压值/正压值。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出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涉及参数P0和P1,P0为预设液压值,是设计人员经过大量测试后选定的某一点位保证良好稳定的出墨效果时的理想液压值;P1为液压传感器400实时检测该点位实际的液压值,初始时通过气压控制系统200对墨水保存容器100中的气压腔102的气压值进行调控,使P1=P0,使墨水保存容器100的出墨口104的出墨压力良好。当出墨控制系统开始使用后,随着墨水300逐渐消耗,墨水保存容器100的腔室101中的墨水300液位逐渐下降,气压腔102中的负压增大,导致液压传感器400检测墨水液位下的某一点位(如出墨口104)的液压值P1减小;此时,P1<P0,通过气压控制系统200泄掉气压腔102中的部分负压,使P1恢复至初始值,即P1=P0。整个过程中,通过动态调控使P1始终维持在P0状态,因此保证了墨水保存容器100良好且稳定的出墨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传感器400设置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100的出墨口104,用以检测所述出墨口104的出墨压力。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液压传感器400也可以设置在与出墨口104等高的位置上,效果相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液压传感器400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上,只需要做一些恒定值的转换即可获得出墨口104的出墨压力,甚至无需转换直接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压力闭环控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100下方的打印头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保存容器,其内部为容纳墨水的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与所述墨水的液面之间形成有气压腔;其中,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气压腔连通的气口,其下部设有浸没于所述墨水内的出墨口;气压控制系统,其提供控制气压的输出端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气口连通,用以调控所述气压腔的气压值;液压传感器,其检测端与所述墨水接触,其输出端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共同构成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中的腔室的压力闭环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保存容器,其内部为容纳墨水的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与所述墨水的液面之间形成有气压腔;其中,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气压腔连通的气口,其下部设有浸没于所述墨水内的出墨口;气压控制系统,其提供控制气压的输出端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气口连通,用以调控所述气压腔的气压值;液压传感器,其检测端与所述墨水接触,其输出端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传感器和预设液压值共同构成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中的腔室的压力闭环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出墨口,用以检测所述出墨口的出墨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下方的打印头,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墨水保存容器的出墨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涛张玉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