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用口鼻内分泌物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口鼻内分泌物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口鼻腔分泌物没有及时清除容易导致鼻窦炎,同时,口鼻腔分泌物可以后鼻腔向咽喉滴漏,部分患者会误吸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成人可以通过吸鼻来清除鼻腔分泌物,床上病人鼻腔内有分泌物时,一般把温热生理盐水盛在碗里,病人将前鼻孔浸于碗中用鼻抽吸,然后经口吐出,如此反复进行,把鼻腔内分泌物清除干净,上述清除方法,虽因简单易推广,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分泌物经口吐出,不卫生,也不安全,在抽吸时,不小心会吸入呼吸道,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二是生理盐水的加温,常采用热水烫,温度不好掌握,操作也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但是,儿科不能够很好的吸鼻,且其鼻腔小,容易堵塞,导致清除鼻腔分泌物困难。护工使用纸在鼻腔内转动,然后将鼻腔内的脏物粘出,由于儿科鼻腔小,在转动的过程中容易触碰到儿科的鼻腔,容易将鼻腔碰伤,同时也容易将脏物粘到护工的手上,还有的装置在使用时,有专用的吸鼻器,这种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通电,比较浪费电,同时容易发生漏电现象,对病人带来危害,从而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用口鼻内分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盛液腔(1)、转动体(2)、固定板(3)、支杆(4);所述盛液腔(1)下端均匀分布有出液孔(11),所述转动体(2)垂直设置于盛液腔(1)下端中心位置,转动体(2)呈中空结构,转动体(2)外表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固定凸条(21),所述三个固定凸条(21)上均设有刷毛(22),三个固定凸条(21)之间设有进液孔(23);所述固定板(3)垂直设置于转动体(2)下端;固定板(3)上端中心位置贯穿设有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与转动体(2)相连,且通过导管活动连接与外界收集袋相连;固定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螺旋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用口鼻内分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盛液腔(1)、转动体(2)、固定板(3)、支杆(4);所述盛液腔(1)下端均匀分布有出液孔(11),所述转动体(2)垂直设置于盛液腔(1)下端中心位置,转动体(2)呈中空结构,转动体(2)外表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固定凸条(21),所述三个固定凸条(21)上均设有刷毛(22),三个固定凸条(21)之间设有进液孔(23);所述固定板(3)垂直设置于转动体(2)下端;固定板(3)上端中心位置贯穿设有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与转动体(2)相连,且通过导管活动连接与外界收集袋相连;固定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螺旋杆(32),所述两个螺旋杆(32)上外套设有移动块(33),螺旋杆(32)一端固定连接有从齿轮(321),所述两个从齿轮(321)之间设有与其啮合的主齿轮(322),固定板(3)上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开口(34),所述两个开口(34)内设置有移动板(35),所述移动板(35)一端设有弧形支撑板(36),移动板(35)另一端与移动块(33)相连,移动块(33)与固定板(3)内壁之间设有缓冲件(5),移动板(35)与开口(34)之间设有伸缩板(37);所述弧形支撑板(36)上均匀分布有放置槽(361),所述放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芳,刘倩,杨再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